分享

奇迹是如何诞生的——《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读书与积累写作 2021-02-28

凡柏读历史 2021-02-21 18:06



奇迹是如何诞生的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新密支行 栗志方

最早被《跨过鸭绿江》这部电视剧吸引,是源于短视频平台上刷出来的一些拨人心弦、催人泪下的片段。从网上找到正片,断断续续看了一部分。第一次被这种真实还原历史的战争片吸引住了,一把年纪了还时不时看得热泪盈眶。

春节假期终于有时间集中把四十集的《跨过鸭绿江》看完了。看着画面渐渐隐去,片刻间竟然有一些失神。诸多英勇壮烈、荡气回肠、激动人心的画面还反复在脑海中回放,总感觉想说些什么或者写些什么。

毫无疑问,抗美援朝就是一场在世界军事史上不断创造奇迹的战争。据说,事后美国西点军校对抗美援朝战争中各项战役进行复盘推演。无论如何推演和论证,都应该是美国纠集的联合国军取得胜利。这个说法是否真实,我没去考证过,但事实确实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武器装备、战斗经验、海空协同等诸多方面远远落后于美军的情况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最终打疼了美国,促使其在停战协议上签了字,捍卫了朝鲜半岛的和平,也为我国赢得了几十年宝贵的经济建设发展期。

这的确是一个奇迹!而这样的奇迹是如何诞生的呢?

剧集中两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

两相对比,我们似乎明白了志愿军取得胜利的关键:不讲条件,全力以赴,顾全大局,不怕牺牲。

的确,整个电视剧中最让人震撼、动容和感动的,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执行力。不论是一夜奔袭140余里阻击敌人的三十八军,还是藏冰卧雪长津湖十余天的第九兵团,以及用血肉之躯坚守汉江、铁原、上甘岭等地,承受住无数轰炸和冲击,依然岿然不动的五十军、六十三军、十五军等。他们从没有过多地讲条件,只是用尽全力确保任务的完成,包括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

这种强大的执行力从何而来呢?从方法论角度,我斗胆进行一下归纳,大体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从明代先贤王阳明开始,就提出了“此心强大”的概念,心理强大、意愿强烈则一切皆有可能;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更进一步明确,“此心”是“利他心”才能迸发出强大力量。我党一贯重视思想统一工作,战前的各种动员和宣传工作更是非常到位。志愿军战士们每个人都清楚自己肩负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责任,发自内心的理念就是:为了自己身后的祖国和亲人,坚决不能让美国鬼子打到鸭绿江边。正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们英勇顽强,创造了无数战斗奇迹,用血肉之躯铸造了钢铁长城。

整个战争看似打得热闹,其实每个部队接收到的命令都非常简单,加之当时我军的通讯技术还不发达,很多重大指令都只能通过无线电台传送。所以,各个军队接到的命令无非是:在某个时间,到达某个地点,在什么时间发动进攻或者坚守阵地多长时间。具体通过什么战术,采用什么技巧,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打的详细指导,基本上不可能有。

其实,大道至简,反而是这最简单的命令发挥出了最大的作用:如果指令过于复杂,可能要么与前线实际情况不符而让一线部队无所适从,要么让前线耗费了巨大的精力解读和学习命令。所以,指挥官们运筹帷幄、殚精竭虑地思考了各种可能,设计了各种方案,但是把最终的命令传导到一线,反而最简单,基本上就是:一二三,干就完了!

清晰简单的指令,也给了身处一线的指战员们充分授权以及充分展示战斗智慧的机会。任正非曾经说过,“让听得到炮火的人指挥战斗”,就是因为这样会更高效,更切合实际。事实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之前从来没有跟美军的作战经验,无数的经验都是从实战中一点一点地摸索出来的。包括:用轻武器打坦克的经验、“人员前轻后重,火力前重后轻”的阵地阻击战经验、利用挖掘地下工事应对轰炸的经验,以及后勤保障方面的经验等等。

一旦有了好的经验,志愿军司令部立刻进行归纳总结,并全军推广。这样的快速反馈推广机制,使得志愿军在战斗中不断成长成熟。到朝鲜战争后期,美军指挥官都慨叹,自己作为战争陪练,反而通过一次次的实战,把中国军队的各项综合战斗素质给全方位培养起来了。

抗美援朝战争已经结束几十年了,而归纳总结的以上三条方法依然历久弥新,应用到现代经营管理中一样有效。例如:我们是否应该在企业管理中首先在思想统一上多下下工夫,然后再全力以赴地执行,以避免内耗?例如:我们的经营考核思路可以严谨复杂,但是下到基层的指令越简单越好,以提高执行效率?再例如:我们是否不要自上而下地设计产品并推动产品营销,而是根据自下而上的需求“指挥”产品创新,以适应市场需求?

从这个角度来看,除了应该感谢伟大的志愿军战士们为我们的和平发展、经济建设赢得了宝贵时间,还应该感谢他们身体力行为我们经营管理带来的有益启示。

行文至此,随着对这场战争的深入反思,我的崇敬之心更甚。无以言表,只能再次致敬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唯有努力工作,好好生活,才能对得起各位英烈们为我们打下的江山、守护的和平!

祝山河无恙,愿祖国昌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