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邢台老沙河城的张家巷

 社会学者胡顺安 2021-02-28

《邢台沙河老城小街名巷》系列之

邢台老沙河城的张家巷

作者:胡顺安

微信公号:shunanhu

  

      当地老人传言,邢台开发区老沙河城村的姓氏来源复杂,土著或居住时间长一点的居民如胡、苑、高等姓氏占比不足百分之三四。百分之九十多的姓氏,系清末至民国后期从沙河县域内的其他村落或周边邻近县市逃难迁来。其中,尤以1945年秋沙河城解放节点,大批难民按照政策入城,分得富户民宅的定居者为主。

据考证,目前沙河城的姓氏数量多达八十个。“北街胡、南街苑、西街高”是流传百年的说法。而“七王、八赵、十来张”更是奇特有趣。他们虽为同姓,却源自八方,没有明显的血缘关系。这是在其他普通村落极为罕见的居民姓氏文化现象。

  

我们闲话少谈,书归正传。这里单表一下沙河城张姓及由其形成的张家巷。

沙河城的张姓,总人口数量很少。但据调查,其来源复杂,属于明显的同姓异源。在对沙河城多位张姓族人的采访中,他们对自己的祖籍表述不一,或语焉不详。

综合起来,这些张姓族人基本上都是大约在清末民初,或1945年沙河城解放时分别来自早期沙河县的西北留村、东九家村、张庄村、北阳村、册井村、洛阳村、户村等。他们在老城的居住也颇为分散,南、北街,东、西街均有居住,绝大部分属于单门独户。除了1930年代末来自早期沙河县东九家村的两三户张姓嫡亲兄弟聚居东街外,其他只有北街中北段路西的张姓因属同源近亲而群居,民国年间形成一条东西走向、初具规模的张家巷(此称南张家巷),与后来北街北端路西新形成的皂角树张家巷(此称北张家巷)相距约百余米。

为行文方便,分述如下。

南张家巷,位于北街中北段路西,与知名的扫帚街斜相对应。是东西走向,长约百余米,宽一米三多,西行百米左右南向,通达陈家巷。

  

南张家巷如今健在的沙河名士---张士民先生自述,他们这一脉的先人,大约在清末民初从早期沙河县的西北流村逃荒到这里谋生。刚来时,其爷爷做走街串巷的货郎小商人,父亲随一本县姚庄村籍的人一起给北街胡家打工,后家底渐丰,遂翻建土坯房为石基蓝砖新房。笔者现在仍能对少时记忆中的南张家巷深处的几户精制蓝砖民宅有深刻印象。

  

  

  

南张家巷近现代知名达人: 1950-1980年代的享誉沙河县基础教育界张士栋、张士民诸先生及张建平、张建芳诸女士等。

  

北张家巷,位于北街北端的路西,在裴家巷北边几十米处,与马家巷隔街相望。北张巷也是东西走向,长六十米左右,均宽约一米二。

  

该巷张姓族人不能确切说出其先祖来源,只能简述为民国年间外地张姓嫡亲兄弟数人逃难至此,在北城门外漂泊半年多。1945年沙河城解放时,该张姓兄弟随着政策而涌入城内,选北端街西荒地的一颗老皂角树(注:该皂角树经早年走访,多位耄耋老人说皂角树在张氏迁居前就存在,并非张家栽植)周边垦荒,搭建简易房子聚居,逐渐繁衍成群,巷北至西马道南的区域基本都是其主要活动范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北张巷族人的简陋土坯房也足见其历史概貌与经济状况。

  

  


北张巷的张姓后人因该皂角树而以“老皂角树张氏”闻名城内外。近年来,经相关部门评估认定,该皂角树有三百余年树龄,列入河北邢台市名木古树,且挂牌予以保护。笔者曾对此做过一定的关注和努力。

北张家巷的近现代优秀代表:张起才、张起文、张起祥(俗名英海、二河)、张军、张市、张勇等,多以从事基础教育为主。

关注微信公众号shunanhu,阅读更多内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