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五律《野望-清秋望不极》读记

 小河西 2021-02-28

杜甫五律《野望(清秋望不极)》读记

(小河西)

野望

清秋望不极,迢递起曾阴。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

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沉。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

杜甫以“野望”为题的诗有四首。两首七律作于蜀地。一首五律作于湖湘。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秋,时杜甫客秦州。

迢递:形容遥远或高峻。《入朝曲》(齐-谢朓):“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陇头水》(梁-顾野王):“陇底望秦川,迢递隔风烟。”

曾阴:层叠的阴云。《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梁-江淹):“日落长沙渚,曾阴万里生。”

兼天:《秋兴》(杜甫):“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独鹤:孤鹤。《日夕出富阳浦口和朗公》(梁-何逊):“独鹤凌空逝,双凫出浪飞。”《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杜甫):“独鹤元依渚,衰荷且映空。”

昏鸦:暮鸦。《隋宫》(唐-李商隐):“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祁山堡》(宋-胡明善):“昏鸦啼古戍,秋水咽孤村。”

大意:深秋时节天高气清望不到边,遥远的天边生起层层叠叠的阴云。顺河望,水天相接一片明净。回头望,一座孤城隐雾深深。树叶本已稀疏,秋风吹之更落。因为山峰高迥,太阳刚刚下沉。孤独的白鹤为何晚归?黄昏的乌鸦已经满林。

诗意串述:这首诗写在秦州城野远望所见,四联皆景。首联点时令及远望所见。清秋时节,遥远之处“层阴”生起。次联写两个方向远望所见。一是顺河远望,远方天水相接之处,一片明净。二是向城远望,孤立的边城隐于云雾之中。三联写近望所见。树叶稀疏,风吹叶更落;山峰高迥,太阳刚落山。末联还是写近望所见。独鹤归晚,昏鸦满林。可把这首诗理解为一幅边城深秋野望图。结合杜甫经历,此诗好像也不仅是写景。诗中有两个“亮点”。一是“净”。写水天相接之处用净字。一是“独鹤”,古诗中鹤常指品行高洁君子。诗中还有“暗点”。一是“隐雾深”,可指秦州城隐于雾中。也可想象长安,长安的朝廷隐于云雾之中,让杜甫看不明白。二是“风更落”。至德元载(756)五月房琯罢相,只是整肃开始,一年后房琯外贬,张镐罢相,严武外贬,杜甫移官等,政治清洗没完没了。这不就是风吹叶“更落”吗?三是“山高日沉”,杜甫认为对房琯一党的贬谪,不一定是皇帝之意,是因“山迥日沉”。如这样理解,“独鹤”、“昏鸦”的指向就明白了,“起层阴”也有着落了。杜甫站在秦州野外,眼睛所望皆景。但选择这些景写在诗中,或是心中另有所想。秦州期间的杜甫,刚从华州辞官不久,至德二载五月任左拾遗以来亲身经历的房琯事件以及最终导致自己不得不流离边塞的悲惨遭遇一定是时时萦绕于心挥之不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