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中国的“疫苗之父”,一生救人无数,死后却无人知晓

 wenxuefeng360 2021-02-28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

国外疫情失控,尸横遍野,如同人间地狱一般。

面对病毒的肆虐,中国的救治成效极为显著,疫苗的研究已走在世界前列。

这就是让世界为之震惊的“中国速度”。这一速度早在71年前就有一个人验证过并创下了奇迹。

1949年10月,原察哈尔省北部鼠疫流行,为了控制疫情,需要大规模接种鼠疫减毒活菌苗,国内没有,需从苏联进口,根本不能满足需要。

无数老百姓在痛苦中挣扎死去,有位病毒学家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他亲自领导一个组突击研制,只用了二个多月,就制造出菌苗900余万毫升,数以万计的老百姓得到拯救,有效遏制鼠疫的蔓延。

他就是汤飞凡,汤飞凡何许人也?

汤飞凡,世界著名微生物学家,中国第一代病毒学家。

他发现了沙眼病原体,被医学界列为“学科奠基人之一”。

他在微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尤其擅长快速研制传染病疫苗。

可以这样说,汤飞凡在对付突发性传染病疫苗研制方面,经验非常丰富,科研工作的效率也非常高,速度很快。

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位“疫苗之父”的一生,感受那份豪迈与悲情。

漫漫求学成名医

1897年9月13日,汤飞凡出生于湖南醴陵一个中落的望族家庭。

六岁时,父亲将他送到二十里外的东岗何家义塾里。

年幼的汤飞凡性格倔强,好学上进,不甘人后。休息时都伏案读书,被同学们笑称书虫。

汤飞凡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迂腐之辈。

而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有志之人。

汤飞凡从小目睹人们受苦受难,少年时就萌生了“学医拯救中国人!”的梦想。

12岁的汤飞凡在父亲的安排下,正式进入新式学堂。

中学毕业后,因没有学医的机会,只好考入湖南省立甲等工业学校,学习金工科。

1914年,由中美合办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成立。汤飞凡毫不犹豫的弃工学医,申请报考。

前进的道路无比艰辛。

那时的湘雅医学院,无论是教学还是考试全部使用英语。

而汤飞凡却从未接触过英文,但这一切都动摇不了他学医的决心。

于是,他鼓足勇气向校方提出,请求准许他用中文答卷,随后再集中学习英文以进行补考。

有梦想的人总是被“偏爱”。

学校领导见他学医心切,破例录取了他。

入学后,汤飞凡求知若渴,好学不倦。

为了补上英语,他拼尽全力,一年翻破了一本英文词典,眼睛也因此变成高度近视,终于克服了英语语言障碍。

正可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七年后,品学兼优的汤飞凡成为湘雅首届毕业生,获得了哈佛医学院的奖学金。从此,远赴美国,走上中国病毒学研究第一人的艰难之路。

汤飞凡在哈佛一待就是三年,他的导师是非常著名的细菌学家和免疫学家秦瑟。

汤飞凡昼夜苦读,博览群书,给导师秦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次,秦瑟当着大家的面半开玩笑地说:“当今世界上,真正认真读书的人,除了我,汤飞凡可算是一个。”

在秦瑟教授的指导下,汤飞凡不断摸索学习。后来,二人默契合作,在病毒领域攻克了不少难关。

毕业时的汤飞凡在哈佛大放异彩,受到导师和大家的青睐和赞许。完全可以享受优越的科研环境和极佳的待遇,在美国大展宏图。

但是,在1928年的一天,汤飞凡收到一封中国的来信。

写信人是时任中央大学医学院院长颜福庆,他希望汤飞凡回国任教。

面对湘雅恩师的邀请和祖国的召唤,汤飞凡做何决定?

在今天,出国留学的高材生,毕业后不再回国,不愿放弃优越的待遇,不愿从头做起,这是人之常情。

何况当时的中国陷于苦难的深渊。

拳拳赤子拓荒路

汤飞凡说过:“一个科学家的勇气和责任,就是应该知难而进,为人类解决最迫切的问题。”

1929年春天,汤飞凡谢绝哈佛大学的高薪挽留,携夫人回到祖国,担任上海中央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兼细菌学主任。

他在这里着手筹建了新的细菌实验室,利用简陋的仪器开始了中国微生物学科艰难而精彩的拓荒。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何陋之有?”

在“陋室”里,汤飞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验证日本野囗英世的实验,彼时的野口英世宣称发现了沙眼的病原体。

汤飞凡潜心研究整整三年,最终证明野口英世的论文无效。

当汤飞凡干劲十足,想真正解决沙眼问题时,七七事变爆发了。

在民族存亡之际,汤飞凡果断暂停手头的研究工作,投入到抗日救亡的运动中去。

他报名参加了“上海救护委员会”的医疗救护队,随上海医学院的师生组成的医疗队驻扎宝山。

妻子非常担心他的安危。身高仅有1米60的汤飞凡毫不畏惧,风趣地说:“因为我目标小,炮火打不中我,所以我干这个最合适。”

然而,一腔孤勇难挡灾祸降临。战火带来的瘟疫在九州肆虐横行,急需重建中央防疫处。

颜福庆向上级报告:能胜此任者,天下仅汤飞凡一人。

汤飞凡不辱使命,带领团队在这个连自来水都没有的车间里,靠着每天都需要维修的锅炉进行实验。

透析时用一只破木船放在湖里透析,胃霉用完了,从猪的胃里提取。

苦心人,天不负。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他研究出震惊世界的国产青霉素

青霉素最早是由英国微生物学家弗雷明于1928年首先发现的。

其实,中国唐代就有古人用长毛的浆糊涂抹伤口来消炎的记载,汤飞凡特别关注。

有一天,汤飞凡无意中发现同事的鞋子上有绿色的东西,他眼前一亮,让同事不要动,小心翼翼地把绿毛拔了出来。

这一发现帮助了汤飞凡的科研队伍生产出了抗日战场紧缺的青霉素。

1943年9月5日,国产青霉素诞生了。挽救了中国抗日部队,驻滇美军及无数抗日军民的生命,为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英国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英国杂志《自然》上高度赞扬汤飞凡严谨的工作作风,不怕困难的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让他攻艰克难,创造奇迹。

短短几年时间,中央防疫处从一穷二白到研制出国产青霉素,从牛痘疫苗扑灭流行天花,到狂犬疫苗、世界首支斑疹伤寒疫苗……

汤飞凡成了快速研制疫苗的代名词,可以说,此时的汤飞凡已经是中国的“疫苗之父”。

而他并没有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他要继续一件已经搁置了将近20年的任务,重启沙眼病毒的研究工作。

以身试毒救苍生  

沙眼,当今人们看来是很普通的小病。而在当时,全球几乎六分之一的人患沙眼,中国沙眼发病率更是高达55%。

在一些医疗条件恶劣的农村地区,患病率甚至高达八至九成,故民间流传有“十眼九沙”一说,成为国内致盲率最高的疾病。

为了对抗沙眼病毒,汤飞凡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泰戈尔在《飞鸟集》中有一段话: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创造出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1954年,汤飞凡在同仁医院的沙眼门诊部开展工作,亲自收集了两百例典型病例。

这些工作使他对沙眼的病理有了比较明晰的认识,并首次成功地在动物身上找到了沙眼病原的包涵体。

汤飞凡带领团队废寝忘食地工作,但却总是以失败告终,研究所内开始蔓延出了低落的情绪。

汤飞凡此时没有丝毫退缩的想法,他决定另辟新径,釆用鸡卵黄囊分离实验。

终于在四年后分离出了沙眼病毒,甚至将病毒分离率达到50%。

不到两个半月内又连续分离出病毒8株,再次印证了震惊世界的“中国速度”

这株病毒就是闻名全球的“汤氏病毒”TE8。

二十多年的心愿终于实现,汤飞凡成为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第一个中国人,也是迄今为止的唯一一个中国人。

科研者,必以身偿苦,而后造福众人。

1958年元旦,为了证实这次分离出的就是沙眼病毒,他竟然要求助手协助把病毒注入自己左眼中,冒着失明的危险,四十天坚持不治疗,眼睛红肿得让人心疼。

汤飞凡因此感染了沙眼,也证实了分离出的病毒正是沙眼病毒,收集了可靠的临床资料。

他彻底解决了七十多年来关于沙眼病原体问题的大争论。

汤飞凡的论文发表之后,引起了世界范围的沙眼病毒研究热潮,也为自己赢得了“衣原体之父”的美誉。

他的发现让人们精准找到了沙眼的治疗药物,一度危害全球的沙眼以惊人的速度减少。仅上海一地,沙眼发病率就从84%降到5.4%。

对于汤飞凡来说,求真的路是永无止境的。

在以后的日子里,汤飞凡又很快地分离出麻疹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

正当他率领中国生物制品业,昂首挺进在世界前列时,不幸却发生了。

这直接让原本在世界前列的中国生物技术,因此而倒退了至少20年!

巍巍青山埋忠骨

上世纪80年代,国际眼科防治组织准备推荐汤飞凡申报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

那时人们才发现,汤飞凡已经在特殊时期去世了。

原来,在1958年一次所谓的“拔白旗,插红旗”运动中,身兼诸多要职的汤飞凡被打成一面“大白旗”,受到了残酷的批斗、诬陷和侮辱。

这位“疫苗之父”万念皆灰,最后在同年9月30日凌晨,自尽身亡,时年61岁。

名将可以靠百战,名臣可以靠历练,然而无双的国士却是要靠上天的赐予。

那是百年不遇的国之瑰宝啊。

噩耗传来,人们为他的辞世扼腕痛惜。也想起了他的一句话:“当一个医生一辈子能治好多少病人,如果发明一种预防方法,就可以使亿万人不得传染病。”

正是这句话鼓舞着他无怨无悔地为祖国效力,为科学献身。

汤飞凡对中华民族,对全人类,都有巨大的贡献。是无可争议的世界级科学家,是全人类爱好和平人士的朋友,是中国人民的科学公仆。

1981年国际沙眼防治组织,为他颁发了沙眼金质奖章这个迟到的荣誉。

虽然汤飞凡先生已经走了,但巍巍青山埋忠骨,人民从不曾真正地忘却他。

我国于1992年发行了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四位杰出科学家中就有汤飞凡。

他的坚韧不拔,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索精神;死不悔,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都应该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应该为后人所铭记。

无双国士,谢却功名身外物;悬壶济世,一壶清气满乾坤。

他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

今天,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又涌现出一大批这样的无双国士,钟南山、李兰娟、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

他们是汤飞凡精神的弘扬者,是这个“岁月静好”时代的“负重前行”者。

还有许多为国家为人民奉献一生的“共和国勋章”。

他们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

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敬仰和点赞,此刻,让我们一起向这些闪亮的名字,致敬!

作者 | 王渤,自由撰稿人,传递正能量,书写亮丽人生。

主播 | 简宁,声音控,jianning20171114。

图片 | 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