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五章:德无不克莫知其极

 廿氏春秋 2021-02-28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五章(长生篇第二章)
德无不克 莫知其极
(原第59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
夫唯啬,是谓早服。
早服谓之重积德,
重积德则无不克,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注解】
1、治人事天:治理百姓,敬事天地。这里引申为做人处事。
2、啬:通“穑”,意指收割庄稼,引指为接纳美好的东西。
3、早服:提前做好准备。
4、重积德:多积累德。
5、无不克:没有什么做不到的。克:攻克。
6、莫知其极:无法估量他的力量。引义为德无限、功无尽。这里引申为不知道“大”的边界,功德无量。
7、有国之母:治国的根基、看不见的厚德。母:根本、原则。此句意为以德立国。
8、柢:树根、根底。
9、长生久视;长久地维持、长久存在。

【释义】
待人接物,首要的就是接纳。一个人懂得接纳,就为“做”提前作好了准备。接纳的越多则累积的德越厚。当德即能量到达一定的程度,则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德无限,功无尽,当到达一定的程度,可以立国。以德立国则自然稳固,可以长久。这样的国,根基深,可以长久存在下去。

【释意】
何为真正的德?儒家对德定义是德行,指做出来的行为。道家对德的定义是德性,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所在,无需做。每个人德性具足,每个人的天赋、长处就是德,都是天给的。那么如何积德呢?首先表现为接纳,心里对万事万物真正的接纳。其次,看到万事万物的本性,为其提供机会,让其绽放与成长。做到这两点,就做到了与天一样的“好生之德”,就是在做与天合一的事情,就是真正的积德。感恩万物,就是在链接万物的德;接纳万物,就是在积累自己的德。接纳与宽容代表着智慧、慈悲与爱的增长。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有德不是为做而做,而是要出发于本性、本心,要符合集体意识,是内在的发生;“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为外在标准和评价而做的,称之功,而非真正的德。内在德的世界决定着外在是否行得通。
所有的吸引都是被对方眼中自己的光所吸引——你的眼里有我,我愿意与你亲近;你目中无人,众人则无法亲近。当德积得越来越厚,即为厚德,厚德可以载物,德显化出来的就是财富和地位。一个有德之人,可以长生;家庭有德,家庭和睦;企业有德,企业长青。当德厚如国,则可以载国;而德不配位,必有余殃。国之母,即为看不见的厚德,来自人民则深根固柢,可以长久。修德可以从当下做起,从了解自己开始,推己及人,更加了解他人、接纳他人、利益他人。当一个人做到如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时,自然就拥有了德的品质。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四章(长生篇第一章)
命归于道 没身不殆
(原第16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没身不殆。

【注解】
1、致虚:致,极致。致虚,达到至空的状态,观照自己的念头,可以全知全觉地看。
2、极守静:指坚守清净,不妄作为。心如镜子般平静,在静中可以看到宇宙万物的起源,是与“极守静”的状态是一致的。这里指可以安住和保持在“寂静”的状态。
3、笃:极度、顶点。与极一样,表达一种极致的状态。这里指“定”,照见一切。
4、并作:一起生成活动。
5、复归其根:所有的根、源头的道,其原理是不变的。变的是人的想法,不变的是本性。其本性就是宇宙的本源、宇宙的根。复,返。指道的循环往复,回归根本,也就是回归虚静之境,天地万物的本始。
6、芸芸:纷繁众多。
7、归根:回归本原。
8、复命:回归本性,重新孕育的生命。
9、知常:指了解万物运行变化的永恒规律,即守常不变的规则。
10、明:明白。了解。指准确地认识和把握规律。
11、妄作凶:轻而易举地做出凶险之事。
12、容:包容、接纳。
13、公:公正。代表着更多的集体意识。
14、全:全面、周到。
15、天:天地自然。集体意识的显化,得人心者得天下。
16、道乃久:道如何长久?知道、做到、行道、得道。只有通过行走、检验、体悟的道,才是自己的道,否则就是一个搬运工。
17、殆:危险。

【释义】
大道无形,致虚才能“看见”;大音希声,极守静才能“听见”。道井然有序推动天地万物自然运行,我在万物的反复运行中“捕捉”其背后的规律。世间万事万物,都有缘起,寻找到这个原点(平衡点)故静,就把握了命运的主权(极守静),能把握自己生命主权的人,才是明道之人。不明宇宙生命实相的人,就会做出伤害“自我”之事而不自知。得道之人知命由我造,故不责求于外,又容纳外在的一切人事物;一个人接纳允许越多,就代表着更多更高的集体意识,这个集体意识就是王;当这个集体意识包括了整个宇宙万物时,这个集体意识就代表了天、代表了道。与天、道相和,就能长久,就能永续不落。

【释意】
越接近源头,越明了真相,你就会发现宇宙就是一个自动化工厂,万物秉道而行。面对这个真相,人类有两种选择:一是将自动化的“道”赋予爱与友情,一是走向无情。不管有情或者无情,都要秉道,才能顺利达成心愿。在佛陀看来,与人为善是一个“做人”的态度,而在老子看来,当你知道“常”和“命”,就会知晓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以及言行举止会带来的结果,为了自己的“命”,自然不会“妄作凶”。老子认为一个有智慧的人都会“容、公、王、天”。
存在即永恒,一旦存在和发生,即被宇宙全息的保留。当人拿回造物主的全部能力,人类的能力将被极度放大,公、王、天、道,代表着人类接收宇宙信息的程度,信息接收得越多越接近于道。这些信息也是跨越时空、无所不包的。
机器与人之间最后的帷幕就是情绪,如果情绪密码被破除,人类将要面临什么样的选择?哪些是需要我们保留甚至是捍卫的呢?从现在开始,就为“自己”,为“我们”创造所有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