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身材如此矮小的俾格米人,能在10岁前结婚生子?

 灵魂医学 2021-03-01

俾格米成年人平均身高在1.3~1.4米之间,但身高跟生育没有直接关系,联想下得侏儒症的患者,他们也能够正常结婚生子。

真正令我们惊讶的是,俾格米人在8~9岁就能结婚生子,按照常理来讲,这个年龄段,人类身体组织都没有彻底发育完全,暂时还不具备生育能力。

为什么俾格米人能“逆天而行”?

难道跟他们的身高有关?

带着一连串疑问,我查阅了大量资料,下面我将揭开俾格米人这层神秘的“面纱”。

“俾格米人”指的是谁?

其实最先“俾格米人”并非单指某个族群,至今也是如此,“俾格米人”是古希腊中的一种称呼,泛指平均身高不足150公分的人类。

也就是说全球身高不满150公分的,都可以被称为俾格米人,但其中最著名的还是非洲中部赤道密林中的一个族群,他们身高大多在1.2~1.4米,体重不超过50公斤,身材矮小,手臂略长,腿短鼻子扁。

正是由于这支族群数量太过庞大,且有过一段悲惨的历史往事,所以他们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很高,慢慢的,“俾格米人”就慢慢变成了用来称呼这支族群的称号,既可以泛指,也可以单指。

揭开俾格米人的神秘面纱

俾格米人通常在8岁就已经达到性成熟,9岁基本上发育就全部结束了,接下来就是结婚生子,他们会从其他游群中寻找语言相通的配偶。

令人感到惊讶的是,非洲中部的俾格米人,却遵循着一夫一妻制,跟非洲其他区域的一夫多妻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因为自然环境险恶、医疗条件极其落后,新生儿的存活率很低,为了壮大族群,俾格米人会选择多生多育,最后只有30%的孩子可以长大8岁(成年),因为他们的平均寿命在35岁左右,很少有超过40岁的俾格米人。

他们的游群通常由十几个、几十个家庭组成,其中200~300人居多,婚后的女性主要负责养育后代及处理些杂事,男性则外出打猎。

俾格米人不擅长耕种,衣食住行也都从大自然中获取,因为雨林茂密幽暗,正常狩猎难度极大,效率很低,所以俾格米人采用的是“网猎”。

他们会用植物纤维编制一张网,在狩猎前,他们将网支起来堵在一个狭窄处,然后猎人们通过大声吼叫、拍打树木器具的方式,不断恐吓猎物,最后让猎物“自投罗网”。

他们也会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捕鱼,每次出猎,基本都是“鱼肉满满”,而且他们也十分谨慎,在出猎前,他们会从某种植物中提出带有麻醉效果的汁液,最后将其附着在箭头表面,此法“进可攻,退可守”。

本来俾格米人的成年礼就是捕猎一头大象,现在大象被列为保护动物,俾格米人就将成年礼的目标猎物设为麂羚等中小型动物。

此外,俾格米人还会从白蚁、昆虫中补充蛋白质,有时候也会采集些蜂巢当作甜点,白天女性会结伴采集些浆果,一天工作结束后,大家伙一起处理猎物,然后开始大快朵颐。

到了晚上,俾格米人吃饱喝足后,他们会围着篝火尽情唱跳,以此来表达对大自然的崇敬以及抒发心中的快乐。

他们所获得的一切资源,都归整个游群集体所有,族长会分配给每个家庭足够的资源,如果多了,则拿出去跟其他部落交换些农产品等物资。

几个月后,整个族群就会进行迁徙,因为他们要让猎场“休息”,到了新的猎场后,他们又会重新开始生活,循环往复。

俾格米人身材矮小的真相

有科学家收集了两套DNA,一套来源于俾格米人(单指),另一套来源于热带雨林之外的正常人类群体。

计算机在分析了数百个实验样本后,终于发现了俾格米人身材矮小的秘密,问题就出在俾格米人的第3号染色体上,在这个染色体上发现了变异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

其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直接跟俾格米人的生长激素息息相关,它的变异关闭了俾格米人的“身高大门”。

俾格米人的基因秘密不止于此,科学家还发现了俾格米人的基因中存在可以免疫多数热带病毒的抗体。

不管是“染色体中基因的变异”还是“毒素抗体”,这些在正常人类身体中根本不存在,这个发现也就证明了,俾格米人的矮小,完全是独立进化后的结果。

俾格米人第3号染色体为什么会变异,目前还没有一个最终答案,我们只能去大胆假设。

1.雨林中缺乏光照,导致俾格米人体内缺乏维生素D,俾格米人因为缺钙,导致他们不得已减小体型,而且他们的肤色较浅,或许是为了“争夺”更多的阳光。

2.热带雨林极其闷热潮湿,其内生活的俾格米人体型越小,则代表整体表面积就越小,再加上森林空间狭小,无论是出于节省能量的目的,还是为了适应雨林环境,俾格米人都在往“小”方向进化。

3.俾格米人体内存在病毒抗体,似乎也印证了进化论,长期在病菌横行的雨林中生存,如果没有进化出抗毒体质,或许早在数千年前就已经灭绝了。

不过俾格米人的基因变异很脆弱,因为曾有科学家发现,如果俾格米人跟其他族群通婚,那么他们的后代身高明显超越俾格米人,也就是说,只要他们愿意走出雨林,经过若干代的繁衍,他们的体型、寿命或许能恢复到正常非洲人类的水平。

但遗憾的是,俾格米人至今不愿走出雨林,他们拒绝融入现代文明,因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悲惨事件。

因为矮小,他们被非洲其他区域部落嘲笑,嘲笑他们是一种类似猩猩的动物。

此外,俾格米人曾遭遇过一段黑暗时期,当时大量非洲人听信谣言,认为只要食用俾格米人身上的某些器官,就能强壮自身,在这一极其愚昧的思想蛊惑之下,大量俾格米人遇难,卢旺达大屠杀的遇难者中,也有许多不幸的俾格米人。

最后俾格米人得以幸免于难,一方面是非洲各国强制立法保护,另一方面则是他们重新进入雨林深处。

或许在他们看来,雨林中的凶猛,远不及人类的千分之一,所以至今他们不愿踏出雨林。

至于俾格米人10岁结婚生子的疑惑,其实答案早就在文中了,俾格米人平均寿命35岁,8岁性成熟,比例为22%。

按照这比例,假设人类平均寿命100岁,22岁性成熟很正常吧,但以过来人的经验,基本上人类在18岁就已经性成熟了,按照0.22比例反推,人类平均寿命约82岁。

所以俾格米人的8岁性成熟,35岁平均寿命,跟咱们的18~22岁性成熟,82~100岁平均寿命差不多,在这个比例下,10岁前的俾格米人能够结婚生子,就完全说得通了。

——END——

你觉得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