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果酸

 happymanlla 2021-03-01

熊果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30H48O3,是天然三萜羧酸化合物,具有预防和抗癌活性,可作为药物、食品的乳化剂。

存在于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全草,冬青科冬青属铁冬青(Ilex rotunda Thunb.)的叶等许多植物中。
1、乙醇和甲醇提取熊果酸的提取一般采用乙醇和甲醇进行提取,提取物再进行分离纯化。一种方法是将提取物减压浓缩后采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分离,该工艺成本高,污染严重;另一种是将提取液减压浓缩,用硅胶柱或交联葡聚糖凝胶柱分离富集,采用该工艺,柱填料成本高,工艺过程复杂,并且常用有毒有机溶剂作洗脱剂,污染环境;此外,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提取物进行分离效果较好。任秀莲等研究了用沉淀-吸附法提取苦丁茶中熊果酸的工艺,将苦丁茶先用乙醇提取,提取液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碱化至pH值约为10.96%,过滤除去多酚等杂质,沉淀后,滤液先用体积分数为10%的硫酸酸化至pH值为4.00,再用相同体积的PH值为4.00的酸性水溶液稀释,得到熊果酸沉淀粗产品;粗产品用甲醇溶解后,将样品溶液PH值调整为7.07,洗脱液PH值调整为11.0,用D型大孔树脂吸附,分步洗脱,收集体积分数为90%乙醇溶液的洗脱液,浓缩结晶得到熊果酸产品。吸附分离后产品纯度为90.23%,回收率为98.02%,总回收率89.09%.
2、由含熊果酸的皂甙进行水解有些植物原料中熊果酸以皂甙的形式存在,必须将皂甙水解才能采用溶剂进行提取、分离,皂苷可用酸或酶水解,皂苷的水解速率与氢离子浓度有关,有机酸如质量分数20%的醋酸几乎无水解作用,在硫酸和磷酸溶液中其解离常数亦较低,同一浓度其催化能力不及盐酸、溴酸,故常用盐酸水解。
原春兰等对地榆中熊果酸进行提取时,先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放冷、过滤、回收醇得浸膏,将浸膏用水溶解,然后用石油醚萃取去除脂溶性杂质,水层用正丁醇萃取得粗皂苷;粗皂苷用水溶解,加食盐饱和,用正丁醇萃取,合并正丁醇层用水洗去还原糖,减压回收正丁醇至干得到精制皂苷;精制皂苷加入体积分数7%HCl和95%乙醇使其溶解,加热回流使晶体析出,水解液放冷至室温,抽滤,用水洗涤,沉淀再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得白色针状结晶熊果酸。
3 采用超临界萃取技术进行制备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技术应用到熊果酸提取中,选择性较高,较好地保持熊果酸的生物活性,有利于提取熊果酸后的原料再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对于提取高附加值的熊果酸来说具有广阔的前景。崔星明等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芦笋中熊果酸,超临界流体提取条件为:萃取压力40MPa,萃取温度60℃,二氧化碳流速40mL/min。此外,由于熊果酸与原料中其他三萜化合物(如齐墩果酸)性质非常相似,直接分离比较困难,可将熊果酸制备为衍生物再进行分离,例如酯化后再进行分离,可达到熊果酸与原料中其他三萜化合物的有效分离。分离后再水解,即可得到高纯度的熊果酸。

药理药效

熊果酸是存在于天然植物中的一种三萜类化合物,具有镇静、抗炎、抗菌、抗糖尿病、抗溃疡、降低血糖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熊果酸还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功能,因而被广泛地用作医药和化妆品原料。
熊果酸临床表现有显著而迅速降低谷丙转氨酶、血清转氨酶、消退黄疽、增进食欲、抗纤维化和恢复肝功能的作用,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效果稳定的特点。

印度学者Saraswat等 发现熊果酸(5~20 mg·kg ) 对CC1引起的大鼠肝毒性有保护作用。用熊果酸作预处理可明显提高大鼠肝细胞的成活率,并在实验中观察到熊果酸具有抗胆汁淤积的作用,胆汁流量及其内容物均有增加。由CC1 的作用机制推测熊果酸对损伤肝细胞的治疗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同分异构体齐墩果酸相似,在于保护和稳定肝细胞膜及细胞器的生物膜系统,使其变动通透及主动运输功能恢复正常,细胞内外离子和水的移动及分布亦随之复原,再生能力相继恢复,促进肝小叶中央区坏死肝细胞修复。
“抗肝炎中药一类新药乌索酸及其制剂的研究开发”课题取得重大进展,被列入2002年国家“863”计划,获国家科研资助经费100万元,成为国家级重大研究课题(2002AA2Z3217)。
熊果酸是一个较强的抗氧化剂。有实验表明熊果酸能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过程中5-脂氧化酶、环氧化酶活性,阻止前列腺素白三烯生成, 这可能是熊果酸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的 原因。Subbaramaiah等研究表明熊果酸能抑制人乳腺上皮细胞中的环氧化酶的转录,也由此抑制前列腺素生成。
熊果酸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安定与降温作用。

临床应用


李开泉等研究发现UA在制备治疗病毒性肝炎药物中不论单独使用,还是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只要制备成药品或保健药品均具有显著治疗 病毒性肝炎的作用。他们以齐墩果酸为对照,用 UA治疗甲、乙型急性肝炎102例,剂量为102和60mg/d,平均治疗时间为21d,治愈率为89.3% , 优于同期100例齐墩果酸对照组的疗效(68% ,P< 0.01);临床试验证明,UA具有显著而迅速降低谷丙转氨酶,消退黄疸,恢复肝功能的作用。服药3周后,对21例HBeAg阳性患者的转阴率为61.9% ,对 21例HBsAg阳性患者的转阴率为42.8% ,表明对乙型肝炎也有一定治疗作用。另外谭仁祥等 研 究也证实了UA不但具有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作用, 它还具有抗抑郁作用,并将含有UA的紫苏提取物 作为治疗抑郁症的药物。UA几乎无不良反应,相 比西药的抗抑郁谱窄、毒副作用大,用药后易复发和 诱发自杀倾向等有显著优势。以UA为主要成分的 女贞叶提取物制成的胶囊剂主要用于肝肾阴虚、阴虚阳亢症所致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是我国批准的二类新药 。

研发进展


近年来发现熊果酸具有抗致癌、抗促癌、诱导F9畸胎瘤细胞分化和抗血管生成作用。研究发现:熊果酸能明显抑制HL-60细胞增殖,可诱导其凋亡;能使小鼠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显著提高。熊果酸对精子有一定毒性作用,它能破坏胆间桥的肌动蛋白,打开桥键,产生共质体,抑制精子的形成, 利用这一作用有望开发成男性避孕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