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负债指南196 | (随笔)催收给他发了一条前后矛盾的信息

 岸在脚下 2021-03-01

小罗。

之前在金融公司做分析老师。

主要从事黄金、原油和外汇。

17年行业整顿以后,出来单干。

因为自身能力不足,对市场的敬畏之心不够,一直处于亏损中,期间通过信用卡、网贷作为储备子弹,不停的打进市场里面。

一直到19年年底,彻底崩盘。

上个月找我的时候,债务已经全面逾期3个月,他说他过去的2-3个月里,按照我在文章里写过的思路去做,和广发银行达成了分期协议,同意分60期还款,其它的都在慢慢交涉中。

他的账,他算了2遍。

第一遍的时候,他说,是55万。

第二遍的时候,他说,是66万。

这么大的出入,原因就是少统计了1个债主。

对于算账,我一直的看法就是。

只捏大账,不算小账。

有读者因为负债了,对待自己的生活特别的小心翼翼,比如每天的开支都会拿个小本子记起来,单位精确到毛毛钱。

一个人长期习惯了小数字,会变得很狭隘。

也会错过很多机会。

有些平台的利息是按天计算的,有读者会去做一件愚蠢的事,循环借,当你循环上几个来回的时候,你有没有去算过,为了这笔不变的本金,你往里贴的利息,真实对等的本金是多少?

不会算没关系,不要循环借就好了。

昨天小罗发给我一张截图。

内容里说,你好,罗XX,我这边是银行资料科的,我这边有一份函件需要邮寄给您,需要您本人用身份证签收,或者直接邮寄您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也可以。如果想和解,这边可以给您减免全部罚息和利息的政策,您看需要吗?(基本原话)

他问我这条信息的真实性如何,需不需要理会。

我反问他,你没读出来前后矛盾吗?

矛盾点在哪里?

第一,银行若是真有资料科这个部门,里面的工作人员应该没有权限,用私人号码发这种短信内容吧?

第二,和解这个词用的不对,只要这个经济纠纷没有解决,这个矛盾就和解不了,这个事似乎也不是和资料科的人谈?

前些天,有读者留言。

他问,第三方催收在银行的委托下与欠款方协商,怎么就都不可信了?你的意思,都不用还钱了是吗?

我没有回复。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关于他问的2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

答案是不可信。

人是受环境影响的动物,任何一个刚入行的催收,都不愿意见到悲剧发生,但是当他们面对生活的压力,同样的是他们家里有老人,有老婆,有孩子,他们要开单,他们要追回欠款。为了生活,为了开单,他们必须学会善意的不诚实。

第二个问题。

答案是人死债不死,要还。

我对自己写文章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客观、正面、积极。我从来没有引导过任何一个读者,你可以不还钱,而是告诉大家,欠了点钱,不是什么千古罪人,网贷是时代的产物,我们只是这个时代下的一个缩影。坦然的面对现在生活的窘状,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落地方案,按部就班的把生活重新走回轨道上就是了。生命只有一次,面对未知,把它们变成已知,就不再害怕了。

高圆圆有部电影,叫《搜索》。

讲网络暴力的,很好看。

下一步我准备把头条也删了。

每天在评论区里都看到了什么?

每个人都像一个个网络法官,审判着一件件和自己八竿子打不着边的事。

咨询的过程里,小罗不需要我引导。

他是带着问题来找我的,说明他思考过。

小罗的身上,我看到一个优点。

能屈能伸。

按理说,在资本市场走过一圈,手里长期捏着大数字,每天的波动单位都是以万来计算,是不再愿意低下来头干小事了。

但他现在干嘛去了?

在一家电子厂打工。

他需要一个跳板,用时间去平复挫败感。用他自己的原话说,进电子厂只是一个过渡期,有一份稳定的收入维持生活,这份工作上班的时候几乎不用动脑子,我可以深度思考,下班以后我可以毫无压力的去尝试一些我想做的事情。

他给自己定了2个长期的目标。

第一,2年的时间,有3个加满人的微信号。

第二,5年的时间,解决手里66万的债务。

有目标,不放弃,悄悄干。

我很期待他带给我更多关于他的好消息。

秋秋最近很烦恼。

烦恼什么呢?

她的房子已经找到了买家,对方也付了定金,但是房子要到8月份才可以过户,她很担心被起诉,认识我这么久,她担心的层面也不是那些未知的恐惧。

而是害怕被起诉以后,债主申请财产保全。

这样房子到期就无法过户了。

对于这个烦恼,我脑袋里的数据库给出的答案,应该是多余的烦恼。

但是,咱不敢把话说死。

所以,只能陪着秋秋数着过日子。

秋秋和简简昨天约着喝了一杯。

关于她们俩,特别有缘分。

她们在一个城市,住的小区相挨着,简简是幼师,秋秋的小孩就在简简上班的幼儿园里面。

她们找我的时间相差了1个月左右。

有天秋秋问我,亮老师,有我在的这个城市的朋友找你吗?

我第一反应就是简简。

征得二人的同意,我给她们拉了一个群,她们就这样认识起来。

昨天她们在群里组局见面。

我说,等我,明年我过去找你们。

为什么是明年?

根据我的判断,明年的时候,我们仨即使坐在一起,聊起来债务这个话题,都能笑着说出来这一路的心酸,那种患难相逢,劫后重生的时刻,可以喝一杯。

其实我觉得她们俩比我勇敢。

换位思考,如果我是简简或秋秋,一定想把这段经历藏起来,至少在解决掉以前,不让其他人知道。

不过想想,其他人知道了又如何?

他们会因为我的不幸,而感到难过吗?

妹子隔离的酒店,在我小时候住的地方附近,十多年过去了,那里的变化很大,趁着大晚上,我开着车在附近转了一圈。

我和妹子说,这里是我以前读书的小学,我姑姑的网吧以前开在这条街道旁边,现在这里已经变成了商场。

她说,你的记忆力真好,以后我们的小孩也要和你一样优秀。如果我们生的是儿子,就让他学弹钢琴,如果我们生的是女儿,就让她去学跳舞。

我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不要把我们小时候的遗憾强加在他们身上,对他们是不公平的,我只想他们的童年过的开心,至于他们长大以后,咱们只要做好一件事。

她问,是什么事?

我说,有资本让他们去犯错。

她问,你要给钱给儿子创业?

我说,不全是。我目前的读者里,我知道解决掉债务的,都是家里掏钱给擦了屁股,有的读者从后来找我聊天的过程里,我能判断他重蹈覆辙是必然的。而有的读者,算是修行到位,明白挣钱不易,生活不易。站在他们父母的立场来想,如果子女的成长,是可以花钱买回来的,这个钱其实掏的很值。我想以后我们的孩子,需要这样一笔学费的时候,咱们可以轻松的支付,而不至于砸锅卖铁。

我爹买了点糯米糍(广东的一种荔枝名字,肉多核小),拿了一点给妹子吃。

她说,这个荔枝很甜。

我说,咱爹买给你吃的。

她问,他说了什么吗?

我说,他说我是无业游民。

有的时候,我爹问我现在干点啥?

我说,跟着姐夫打下手,给他当助理。

而我心里想说的是。

我现在跟在现实生活里,开了一间饭店。

有什么区别?

我们想吃饭,会去饭店吃上一顿。

只是有时候,找不到合适的词去形容。

饭店,和客户之间做着双向筛选。

我和我的读者们,也是做着双向的要求。

读者们对我的要求是,要写的越来越好,这个好体现在,有趣,有用,有深度,最直接的就是有所收获。

而我对读者的要求是,要独立的思考,要对自己发起挑战,去做一些自己以前做不到的事,最直接的就是要从负债中走出来。

以前,我觉得凡事都要做大做强。

现在,我觉得做小做精更有意义。

--------------------

1、以上名字均为化名,亮亮除外。

2、一对一咨询方案收费,无售前。

我是岸在脚下!我会在这里

陪伴着你走过一切迷茫,走出失败,走向希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