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县民的悲哀

 江苏城市论坛 2021-03-01

在中国,有一个群体是比较悲哀的,那就是“县民”,也就是生活在县城或县级市城里的居民。你把他们看作市民,但他们没有享受到市民应该享受的出行方便,都市繁华,三甲医院的医疗保健,想读个好点的学校还得花大价钱到别的城市去读,走路出门还得借道别的城市。

县城的物价可是一点都不便宜,县城规模小,商业竞争不充分,加上处于商业销售链的下端,货到地头死,所以生活物价比大城市还高。

现在大点的城市都把重化工业朝外搬迁,县城就成了最好的承接地了,所以县城居民得承受更多的污染,呼吸更差的空气。

县民们一般都抽好烟,这是他们唯一能甩派的地方,出手都是软中华,上海市民很多抽双喜烟,住五百万的房子。

说起房子,县民们更苦了,十年前花四、五十万在县城买套房,十年后再看,也就值五十万,基本没啥增值。上海人十年前拿了一套拆迁安置房,十年后涨到五百万了,跟谁说理去。

县民甚至不如农民,现在的农民,房子装修得跟别墅似的,年青人基本都有车,到那里也挺方便。农村公路一般不堵车,高兴了到城里逛个街,看个电影,也就是几脚油门的事情。俩口子上上班,家里老人在房前屋后种点菜,吃的比城里健康,年底,村里还有分红,这日子,难怪现在想转个农村户口还挺难。

县民们健健康康还好说,不幸生了大病,县城医院一般解决不了。于是只好到大城市医院去求医,县里的医保到大城市不管用,只好先用现金看,那钱出的,跟流水似的,等回来找医保局报销,这外地医院看病,报销比例特低,一场大病看下来,这一家人中产生活也能让你返贫了。

也有一些县城,通高铁,铁路,甚至有飞机场的,有的还通地铁的,这种个别案例,不在我这篇贴子说的范围内。

不说了,说起县民生活,全是眼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