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头部县级市是怎样炼成的

 江苏城市论坛 2021-03-01

中国有多少县级市?

最新数据是截止到2019年10月,中国大陆共计382个县级市。而在县域经济极其发达的江苏省,有22个县级市。

如果将名列前茅的县级市称之为“头部县级市”,那么江苏的县级市多半属于“头部”。

头部县级市是怎样炼成的?

看江苏。

01

令人仰望的气魄


都说江苏县域经济发达,百强县排名年年第一,长期霸占前十位当中的多数名次;不过,恐怕很少人细思或了解过,这些县为何能“出人头地”?

江南虽然自古富庶,但江苏的不少县并非一开始就经济很发达。比如张家港,比如昆山。

那他们是怎样赶上来的呢?

1992年,张家港提出“工业超常熟、外贸超吴江、城市建设超昆山、样样工作争第一”,时称“三超一争”。

这个气魄是相当了不起的。然而,更令人仰望的还在后面。

2019年,张家港再次提出“三超一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1年超江阴,新兴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2021年超昆山,工业投资2023年超昆山,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23年超昆山和江阴,并在几天前举行了誓师大会。

再看昆山。

昆山市提出以热血尖兵的时代担当,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勇闯改革开放“无人区”,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试点走在前列。

这是百强县“头部”百尺竿头更进步、不停步的气魄。


02

与时俱进的精神


说到中国头部县级市,说到江苏县域经济发展,“张家港精神”是不得不提的“硬核”。

张家港原来叫“沙洲”,长期依靠长江生存,原先经济在苏南地区垫底。人们在长江荒滩上围垦,开造出一片片土地。这是张家港人艰苦创业的奋斗史。“围垦精神”,可以说是张家港精神的影子。

改革开放初期,张家港人抓住了机遇,在乡镇企业中崭露头角。张家港推进了以“五小”为主的社队工业发展,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成为“苏南模式”的一大创举。

张家港精神由原张家港市委书记秦振华提出,同时也是他提出了“三超一争”。此后,“争第一”的张家港市争创了28个“全国第一”:取得了全国第一个长江内河港口开发权,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内河型国家级保税区,在全国第一个实施了城乡社会保障统筹……

1995年,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在张家港市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从此,“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十六字“张家港精神”走向了全国。

与时俱进的“张家港精神”形成和传承的光辉历史,可以说就是中国头部县级市异军突起的成长史诗。传奇的背后,只有持续挥洒的汗水。

03

争先进位,唯恐落后


在1992年提出“三超一争”以前,张家港的工业远远落后于常熟。张家港1991年工业总产值仅为114亿元,而常熟1991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3161.6亿元,是张家港的三十多倍。

2018年,张家港全市有1136家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4790.59亿元,同比增长5.9%。而常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则为3759.31亿元,比张家港少1031.28亿元。

吴江在1981~1989年间年出口创汇已达到1.5亿美元左右,出口创汇连续8年全省夺魁,成为全国的外贸出口基地县。

吴江在1982年就已经实现外贸收购额1.1481亿元,当时位列江苏省县(市)级外贸第一。至1994年,吴江取得江苏省县级市外贸收购额“13连冠”的成绩。

1991年,张家港出口总额不足1亿美元,远远低于吴江。


2018年,张家港的外贸进出口规模连续创九年新高,达到240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其中出口1153.2亿元,进口1248.1亿元。而吴江2018年完成进出口总额为228.93亿美元,增长6.7%。

2019年,张家港最新提出的“三超一争”,与1992年相比,目标难度系数更大,且要求更高,任务更加艰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1年超江阴;新兴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2021年超昆山;工业投资2023年超昆山,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23年超昆山和江阴。

江阴和昆山,是百强县榜单上连续十多年的霸主,在全国三百余个县级市当中,无疑是“永远的传说”。

张家港这一次,直接挑战了王者。

04

超越自我,勇于担当

王者,是怎么思考的?

“以热血尖兵的时代担当,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勇闯改革开放‘无人区’,奋力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试点走在前列”……

——如此掷地有声的话语,出自刚刚在昆山市举行的一场超燃的经洽活动。

今天(10月31日),“热血尖兵 时代担当”2019昆山金秋经贸洽谈会隆重举行。昆山通过发布精准招商目录图谱、签约重大项目、表彰先进典型等形式,全面激发昆山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勇当走在前列的“热血尖兵”。

张家港提出,新兴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2021年超昆山,工业投资2023年超昆山,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23年超昆山和江阴。

而昆山要做的,正是超越自我。

昆山从自费创办开发区起步,就敢闯敢试,坚持以国际视野对接顶尖企业,以开放胸怀集聚高端要素。连续15年,昆山位居全国百强县榜首,并被列为全省6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地区之一。

从引进全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到目前汇聚56个国家和地区的8400多家企业,昆山人闯出了一条闻名全国的“昆山之路”。

我们来看昆山这组刚刚公布的数据:

2019年1~9月,昆山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0%,增速位列苏州各板块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3.7亿元,增长8.5%,总量、增量保持全省县级市第一;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211家,位列全国同类城市第一;实际利用外资7.5亿美元,位居苏州第一;市场主体突破42万户,位列全国同类城市第一。

苏州第一、全省第一、全国第一……一个个“第一”在这组数据中此起彼伏。

从时间线看,2021年到2023年这三四年间,可能是中国头部县级市之间的巅峰对决。而这种顶尖高手之间的PK,不会有输赢,永远都是“争第一”,不断挑战极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