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经注》卷五所涉原阳、延津、滑县等考略

 水经注探究系列 2021-03-01

河水又东北,迳卷之扈亭北。《春秋左传》曰:文公七年,晋赵盾与诸侯盟于扈。《竹书纪年》:晋出公十二年,河绝于扈。即于是也。

扈亭,按《左传》杜预注:扈,郑地,荥阳卷县西北有扈亭。

河水又东,迳八激堤北。汉安帝永初七年,令谒者太山于岑,于石门东,积石八所,皆如小山,以捍冲波,谓之八激堤。

八激堤,中国古代黄河上的水工建筑物。位于今河南原阳西南。东汉永初七年(113)于岑为了保护汴口安全,在石门东积石八处,皆如小山,以捍御黄河水溜冲击,故名。其作用与挑水坝相似[1]

河水又东,迳卷县北。晋楚之战,晋军争济,舟中之指可掬。楚庄祀河,告成而还。即是处也。

卷县,古县名。本战国魏邑。西汉置县,治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南原武西北(治原武镇古卷地之圈城村一带[2])。两汉属河南郡。西晋属荥阳郡。北魏太平真君时废,太和中复置。北齐天保七年(556)废。北濒黄河,为河津要地[3] 

舟中之指可掬,晋大将荀林父率兵与楚军在邲邑(今河南郑州以东)会战大败,败兵用手攀船争相上船。荀令父命砍攀援者的手指,船中断指无数,可以用手掬捧,其状惨不忍睹[4]

河水又东北,迳赤岸固北而东北注。

赤岸固,具体位置不详。

     又东北,过武德县东,沁水从西北来注之。

河水自武德县━━汉献帝延康元年,封曹叡为侯国,即魏明帝也。━━东至酸枣县西,濮水东出焉。

武德县,秦置,属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武陟县东南十四里大城村。《汉书 · 地理志》 注引孟康曰:始皇东巡置,自以武德定天下故名[5]

酸枣县,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延津县西南十五里。《元和志》8以地多酸枣,其仁入药用,故名。汉属陈留郡。北魏太和十八年 (494) 属东郡,移治今延津县北十五里[6]

沁水一名少水,即今山西东南部之沁河。源出沁源县北绵山二郎神沟,南流经安泽、沁水、阳城诸县,入河南济源市境,东流至武陟县南入黄河[7]

汉兴三十有九年,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大发卒塞之。故班固云:文堙枣野,武作《瓠歌》,谓断此口也。今无水。

金堤,古堤名。西汉时在东郡、魏郡、平原郡界内黄河两岸,均有石筑金堤,高可达四五丈。东汉时自汴口迤东,沿河积石,通称金堤。今西起河南省卫辉市、滑县,经濮阳市、范县、山东省阳谷县[8].

河水又东北,通谓之延津。石勒之袭刘曜,途出于此,以河冰泮为神灵之助,号是处为灵昌津。昔澹台子羽赍千金之璧渡河,阳侯波起,两蛟挟舟。子羽曰:吾可以义求,不可以威劫。操剑斩蛟,蛟死,波休,乃投璧于河,三投而辄跃出,乃毁璧而去,示无吝意。

赵建武中,造浮桥于津上,采石为中济,石无大小,下辄流去,用工百万,经年不就。石虎亲阅作工,沈璧于河。明日,璧流渚上,波荡上岸。遂斩匠而还。

延津灵昌津),黄河重要渡口之一。在今河南省延津县北。本名延津,十六国后赵石勒改名。《魏书·太宗纪》:魏泰常八年(423)南伐,济自灵昌津,即此[9]

澹台子羽,即澹台灭明,孔子学生,品行端正,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以貌取人的典故便与澹台子羽有关。【《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子羽即澹台子羽。】

澹台子羽入水斗蛟的故事,在《博物志》中有记载与上述注文大致相仿。

阳侯,传说中的水神,能兴风作浪,造成灾害。

A5

△又东,过燕县北,淇水自北来注之。

燕县,本春秋南燕国。秦置县,治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属东郡。《史记·高祖本纪》:汉王三年(204),卢绾、刘贾渡白马津,入楚地,“与彭越复击破楚军燕郭西”,即此。寻改为南燕县。东汉复为燕县。永平二年(59)封樊鯈为燕侯于此。西晋末改为东燕县[10]

淇水,古水名。即今淇河。源出今山西省陵川县,本东南流于今河南省卫辉市东北淇门镇南入黄河。《诗经·卫风》: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即此。东汉建安末,曹操于淇口筑堰,堨水东流入白沟(今卫河)[11]

河水于是有棘津之名,亦谓之石济津,故南津也。《春秋.僖公二十八年》,晋将伐曹,曹在卫东,假道于卫,卫人不许,还,自南河济,即此也。

晋伐陆浑亦于此渡。宋元嘉中,遣辅国将军萧斌率宁朔将军王玄谟北入,宣威将军垣护之以水军守石济,即此处也。

石济津(即棘津)。在今河南滑县西南古黄河畔。《宋书·垣护之传》:玄谟攻滑台,护之百舸为前锋,进据石济。石济在滑台西南百二十里[12]

陆浑,南留古城位于洛阳市宜阳县白杨镇南留村东田地之中。2013,在对伊川徐阳被盗墓进行发掘时调查发现,结合《水经注》所载,推测其可能是西汉早期的陆浑县城的县治所在。经初步调查得知,该城平面大致呈梯形,墙体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201411,为了解该城的夯筑方式及时代,我们在东城墙进行了试掘。发现有城墙、灰坑、灰沟、房屋、墓葬等遗迹,出土有陶器、骨器、蚌器、铁器、铜器等[13]

河水又东,淇水入焉。又东,迳遮害亭南。《汉书.沟洫志》曰:在淇水口东十八里,有金堤,堤高一丈,自淇口东,地稍下,堤稍高,至遮害亭,高四五丈。又有宿胥口,旧河水北入处也。

遮害亭,在今河南浚县西南、淇口之东十八里,古为黄河所经[14]

河水又东,右迳滑台城北。城有三重,中小城谓之滑台城。旧传滑台人自修筑此城,因以名焉。城即故郑廪延邑也。下有延津。《春秋传》曰:孔悝为蒯瞆所逐,载伯姬于平阳,行于延津,是也。廪延南故城,即卫之平阳亭也。今时人谓此津为延寿津。宋元嘉中,右将军到彦之,留建威将军朱修之守此城。魏军南伐,修之执节不下。其母悲忧,一旦乳汁惊出,母乃号踊,告家人曰:我年老,非有乳时,今忽如此,吾儿必没矣。修之绝援,果以其日陷没。城故东郡治。

滑台城,《中国历史大辞典》滑台古城即今河南省滑县东滑县故城。十六国南燕慕容德曾建都于此。北魏、南朝宋时为兖州及东郡治,又是北魏河南四镇之一。城池坚固,北临黄河,为东晋、南北朝时期军事要地[15]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认为廪延邑,古邑名。春秋郑邑。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古黄河南岸。《左传》隐公元年(722):郑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即此[16]但按注文河水又东,右迳滑台城北。城有三重,中小城谓之滑台城……城即故郑廪延邑也”考量则廪延邑应即滑台城(城有三重)之外城。因相关考古资料的匮缺,本文无法做出进一步之推证,而是姑且存疑

平阳亭,春秋卫地,在今河南滑县南。《左传·哀公十六年》卫候饮孔悝酒于平阳,醉而送之,《杜注》燕县东北有平阳亭。

延寿津(延津),对古代黄河流经今河南省延津县西北至滑县以北一段的重要渡口的总称。其在今延津县西北的,又名灵昌津;其东又有棘津,亦名石济津或南津;其在旧滑县北的亦名延寿津。历代作战时常为行军所经[17]

《续汉书》曰:延熹九年,济阴、东郡、济北、平原,河水清。襄楷上疏曰:《春秋》注记,未有河清,而今有之。《易乾凿度》曰:上天将降嘉应,河水先清。京房《易.传》曰:河水清,天下平。今天垂异,地吐妖,民厉疾,三者并作而有河清。《春秋》麟不当见而见,孔子书以为异。河者,诸侯之象,清者,阳明之徵,岂独诸侯有窥京师计也?明年,宫车宴驾,徵解渎侯为汉嗣,是为灵帝。建宁四年二月,河水又清也。

汪前进认为黄河河水变清本来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那“天人感应、皇权神授”的年代,它却具有了预示皇权更迭或预示圣上贤明的重要功能。朝野因此而展开了一系列呈报祭祀与颂扬活动。一种自然现象演变成了政治文化现象。过去人们对它的解释不是从自然的角度,而是从政治文化的角度,人们忽视了它的自然成因,放弃了对自然成因的探索,使得生态环境的恶化得不到及时与有效的控制,反而将黄河清出现的时间,人为地概括成定期出现的规律……如《清史稿.樂志则曰:河千年而一清,聖人千年而一生 [18]

△又东北,过黎阳县南。

黎,侯国也。《诗.式微》黎侯寓于卫是也。晋灼曰:黎山在其南,河水迳其东。其山上碑云:县取山之名,取水之阳以为名也。王莽之黎蒸也。今黎山之东北故城,盖黎阳县之故城也。山在城西,城凭山为基,东阻于河。故刘桢《黎阳山赋》曰:南阴黄河,左覆金城,青坛承祀,高碑颂灵。

黎阳县故城, 西汉置。治今河南浚县东南。黎山在其南,河水经其东,因以为县名。东汉置黎阳营,为军事重镇。《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袁绍引兵至黎阳,将渡河,即此[19]

昔慕容玄明自邺,率众南徙滑台,既无舟楫,将保黎阳,昬而流澌冰合,于夜中济讫,旦而冰泮,燕民谓是处为天桥津。

东岸有故城,险带长河。戴延之谓之逯明垒,周二十里,言逯明,石勒十八骑中之一,城因名焉。郭缘生曰:城,袁绍时筑。皆非也。余案:《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三年,郑釐侯使许息来致地平邱、户牖、首垣诸邑,及郑驰地,我取枳道与郑鹿,即是城也。今城内有故台,尚谓之鹿鸣台,又谓之鹿鸣城。王玄谟自滑台走鹿鸣者也。济取名焉,故亦曰鹿鸣津,又曰白马济。津之东南,有白马城,卫文公东徙渡河,都之,故济取名焉。袁绍遣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关羽为曹公斩良以报效,即此处也。白马有韦乡、韦城,故津亦有韦津之称。《史记》所谓下修武,渡韦津者也。

鹿鸣城,即战国魏鹿邑。在今河南滑县东北。为黄河重要渡口[20]

白马津,大体在今滑县枣村乡鱼池村北、白马坡西端之酸枣庙南街(今称马村,原属白马县、滑县,1949年后为浚县辖)附近,当地的地形显示,该村位于古黄河南(东)岸,往对岸望去,五六里宽的黄河故道相当平坦,对岸就是故黎阳津,这与《浚县志》河南岸曰白马津,北岸曰黎阳津的记述相吻合[21]。今枣村乡鱼池村北白马坡中有“汉将军颜良之墓”碑,于注文“关羽为曹公斩良以报效,即此处也”可为参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