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经.伊水注》所涉广成泽、大狂水、玄望山等考略

 水经注探究系列 2021-03-01

A3

△又东北过新城县南。

马怀桥长水出新城西山,东迳晋使持节征南将军宋均碑南。均字文平,县人也。其碑,太始三年十二月立。其水又东流入于伊。

宋均,杨守敬认为此处郦注出现的宋均与注纬书之宋均籍贯、时代接近可能是同一人。(守敬按:“后汉宗均,宇叔庠,南阳安众人。《后汉书》讹宗为宋,辨见惠栋《后汉书补注》。又有注纬书之宋均,《隋志》称为魏博士。此为河南新城人.与后汉初之宗均,时代、籍贯不同,而与注纬书之宋均时代相近。或在魏为博士,至晋为征南将军乎?”[1]

马怀桥长水,按次序及流向推析疑即今伊川县银河。

又有明水,出梁县西狼皋山,俗谓之石涧水也。西北流迳杨亮垒南,西北合康水,水亦出狼皋山。东北流,迳范坞北,与明水合。又西南流,入于伊。《山海经》曰:放皋之山,明水出焉,南流注于伊水,是也。

梁县,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四十里汝水南岸石台村。西汉属河南郡。北魏孝昌三年 (527) 属汝北郡。北齐属汝阴郡。隋属襄城郡。唐贞观元年 (627) 废。[2]

狼皋山,详前所述即九皋山。

明水,按其源出九皋山推析,部分河道与今陆浑总渠重合。

康水,按名称、流向及与陆浑总渠的交汇关系等综合考量,颇疑此处的康水约今杜康河的上游。

杨亮垒、范坞等,具体位置均不详。魏俊杰等学者认为在讨论十六国时期的郡县时,需要言及当时的坞壁、堡垒等。在十六国战乱的时代,“堡壁大帅,数不盈册”。当时有些地方坞主不与异族建立的政权合作,甚至与之抗衡,这在十六国初期较为突出。据《晋书》卷63,邵续、李矩、郭默、魏浚、魏该等各地坞主,成为留守中原的民众抗衡刘、石政权的主要力量……由《水经注》卷15《洛水注》、《伊水注》可知,仅河南郡就有零星坞、百谷坞、白马坞、袁公坞、盘谷坞、范坞、杨志坞、杨亮垒、白超垒等,不少坞壁为永嘉乱后所筑。《晋书》卷114《苻坚载记下》载“关中堡壁三千余所”……这些坞主、堡主所控制的据点,许多不在十六国郡县制的辖域内。[3]

伊水又与大戟水会。水出梁县西,有二源:北水出广成泽,西南迳杨志坞北,与南水合。水源南出广成泽,西流迳陆浑县南。《河南十二县境簿》曰:广成泽在新城县界黄阜,西北流,屈而东迳杨志坞南,又北屈迳其坞东,又迳坞北,同注老倒涧,俗谓之老倒涧水,西流入于伊。

大戟水(老倒涧水),不详。(备注:大戟水令人颇为困惑。因杨志坞(今汝州镇)位于北汝河流域与伊水流域基本无涉;而古广成泽虽勉强波及伊水流域,但今却属北汝河流域。故本文对此处大戟水相关注文姑且存疑,须与卷二十一汝水注作统筹校验后方可定酌。)

此处郦注“西流迳陆浑县南”之陆浑县是针对陆浑县辖境而言的,并不是针对陆浑县故城。

梁县,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四十里汝水南岸石台村。西汉属河南郡。北魏孝昌三年 (527) 属汝北郡。北齐属汝阴郡。隋属襄城郡。唐贞观元年 (627) 废。[4]

杨志坞,平顶山当地学者认为治所在今汝州镇。[5]

广成泽,当地学者认为古代的广成泽就是现在汝州市温泉乡的涧山口水库一带。[6]而按明正德《汝州志·山川》:广成泽,一名黄陂,在州西四十里。周围百里,汉为广成苑,地有灌溉之利。则古广成泽的范畴远大于今涧山口水库,经Google earth作方位及海拔校验,按上述正德《汝州志》“广成泽,一名黄陂,在州西四十里,周围百里”则古广成泽可辐射至内阜镇、陶营镇东缘。

图片摘自网络(广成湖!汝州百事  2019-08-29

黄阜,按注文“广成泽在新城县界黄阜”结合附近地形地貌地名等综合考量及颇疑与今内阜镇一带之丘陵有渊源。

伊水又北迳新城东,与吴涧水会。水出县之西山,东流,南屈迳其县故城西,又东转,迳其县南,故蛮子国也,县有鄤聚,今名蛮中,是也。汉惠帝四年置县。其水又东北流,注于伊水。

新城县故城,如前文所述汉新成故城位于伊川县平等乡北古城村。

吴涧水,约今沿伊川县上元村西、西村、东村一线注入伊水的那条季节性小支流,从Google earth 鸟瞰已基本干涸。

鄤聚,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蛮子营 (今名东、西村)。《续汉书 · 郡国志》 新城县:有鄤聚,古鄤氏,今名蛮中。[7]

伊水又北,迳当阶城西,大狂水入焉。水东出阳城县之大苦山。《山海经》曰:大苦之山,多㻯琈之玉,其阳,狂水出焉,西南流,其中多三足龟,人食之者无大疾,可以已肿。狂水又西,迳纶氏县故城南。《竹书纪年》曰:楚吾得帅师及秦伐郑,围纶氏者也。右与倚薄山水合。水北出倚薄之山,南迳黄城西,又南迳纶氏县故城东,而南流,注于狂水。

大狂水,按注文“狂水又西,迳湮阳城(白沙乡下磨村东一里处)南”等结合Google earth 综合校验,狂水应即今白降河。

阳城县,秦置,属颍川郡。治所即今河南登封市东南二十四里告成镇。西晋属河南郡。后废。北魏正光中复置,属河南尹。孝昌二年(526)为阳城郡治。隋属河南郡。唐武德四年(621)为嵩州治。[8]

纶氏县故城,古纶氏城,汉颍阳县城址,北魏颍阳县城址均位于今颍阳镇颍阳村。[9]现存有断续城垣,夯土层厚15 -20厘米,平夯无窝.城内面积约22万平方米,出土有陶、铜器和北魏“招抚局印”和“招抚副使之印”铜玺各一枚,据文献记载,北魏献文帝天安年间曾置颍阳县于此。[10]

大苦山,按“大苦之山,多㻯琈之玉,其阳,狂水出焉,西南流”推析大苦山约今登封市号召乡以北嵩山西侧之山岭。

倚薄之山,按方位次序等综合考量,约今登封市冯家村一带风门山东侧之山岭。

倚薄山水,按“(倚薄山水)又南迳纶氏县故城东”推析约今源出登封市冯家村沿宋窑村东、颍阳镇东、安寨村东一线注入狂水(白绛河)的那条支流。

黄城,黄城城址位于登封市君召乡黄城村东;城址平面呈长方形,现存断续夯筑城垣,一些地段残高2 6米,夯层厚12厘米。城内散存陶罐、豆及板瓦、筒瓦等。据《路史》等载:许由曾隐居于黄城沟。据调查为战国时代城址,后代曾多经修补。[11]

狂水又西,八风溪水注之。水北出八风山,南流,迳纶氏县故城西,西南流,入于狂水。狂水又西,得三交水口。水有三源,各导一溪,并出山南流合舍,故世有三交之名也。其水西南流,注于狂水。

八风山,按方位及次序考量约今大封(风)门山。

八风溪水,按“水北出八风山,南流,迳纶氏县故城西,西南流,入于狂水”其发源地及流向、次序等考量约今沿伊川县遵王村、江左镇、白土窑一线注入白降河(狂水)的支流。

狂水又西,迳缶高山北,西南与湮水合,水出东北湮谷,西南流,迳武林亭东北,又屈迳其亭南,其水又西南,迳湮阳亭东,盖藉水以名亭也。又东南流,入于狂。狂水又西,迳湮阳城南,又西,迳当阶城南,而西流,注于伊。

缶高山,按方位及次序等综合推析,缶高山约曹丕墓南一带之山岭。

湮水,按流向、次序等系统考量约今伊川县孙岭村西,西南流注入白降河的那条支流。

武林亭,具体不详,按注文所述约今伊川县范村东北一带。

湮阳城,湮阳城在白沙乡下磨村东一里处,北环焦枝铁路,西南临白洚河,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四周城墙城壕残迹明显可见城内堆满瓦砾、砖块、石头等物。数十年来曾有房屋顶柱石玉石印章等物出土。湮阳城建于魏孝文帝太和十三年(489年因南临湮水而得名。湮阳城建于魏孝文帝太和十三年(489),因南临湮水而得名。隋文帝开皇六年(586),改湮阳县为武林县,十八年(598)又改为纶氏县。随着县名的变化,县城迁移,此地遂成废墟。[12]

当阶城,具体不详,按注文所述方位推析约位于伊水与狂水交汇处东北一带,约今伊川县水寨镇一带。颇疑与水寨遗址[13]有关,仍待微观层面的进一步细探甄别。

伊水又北,土沟水出玄望山西,东迳玄望山南,又东,迳新城县故城北,东流注于伊水。

新城县故城,汉新城县故城位于伊川县平等乡北古城村,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四垣周长5 935米,西垣保存较好,残高8米,基宽67米.东南部为官署区,西侧有夯土台基.城内出土有铜镞、陶器残片、板瓦等,文献记载为汉新城县故址。[14]

玄望山,按注文所述玄望山应位于“新城县故城”西北。约今伊川县“二程墓”一带之丘陵山地。

土沟水,按注文所述“土沟水出玄望山西,东迳玄望山南,又东,迳新城县故城北”结合Googleearth 推析土沟水应是流经伊川县城西南上、下楼子沟村的那条季节性小支流。


[1]《水经注疏》,第1342页。

[2]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3]魏俊杰著,十六国疆域与政区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05,35

[4]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5]平顶山市地名办公室编:《地名考论集》第1,平顶山市地名办公室,19901,147页。

[6]平顶山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平顶山文史资料》第11,2001,34页。

[7]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8]《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9]登封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登封文物志,登封县志编纂委员会,1983.05,172

[10]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21页。 

[11]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21页。 

[12]李耀曾主编,《伊川县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11,582页。

[13]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141页。 

[14]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143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