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PO遭遇急刹车!监管层的妥协能唤醒牛市?

 新用户7837YUP0 2021-03-01

对此,市场欢呼声一片。要知道,此前IPO提速一直被视为行情疲软的罪魁祸首,随着IPO步伐放缓,减持新规出台,A股市场的资产供给量大大减少,这理应是监管层为了市场稳定,而在政策方面做出的妥协。

但在“买什么股”微信公众号看来,IPO大扩容此前之所以为市场所诟病及抵触,在于新股发审的力不从心,散户的投资专业能力较弱,对于上市公司的几乎不具备鉴别能力,一旦上市公司造假、业绩变脸,其股价下跌的后果直接由散户来承担,散户自然而然会向监管层要个说法……

换言之,决定行情走向的并不是IPO扩容的速度,而是投资成本与盈利预期。理论上,如果上市资产都是经财务包装上市后业绩即变脸,或者长期融资从不注重融资回报的“铁公鸡”,这样的扩容只会让A股沦为“万人坑”,反过来看,如果上市资产不仅质地优良,而且能够在市场化询价的博弈中有一个合理的定价,同时还注重股东回报,那么如此扩容带来的就不是资金上的承接压力,而是增量资金的进场追逐下A股整体估值溢价的提升。

在这一点上,至少我们看到了这一届证监会的努力,在“强制分红”上对上市公司进行了督促和引导,内部也以反腐肃清了发审委班子的纯洁性。

而来自历史的经验显示,A股从来就没有在IPO功能丧失中诞生牛市,相反,牛市从来都是在大扩容的风暴中逆风飞扬,不背负责任就没有权力。

在股灾之后,中国股市一直在被“去杠杆”和“强监管”所束缚,唯一的机会正是在于以IPO实现股市资金的“脱虚向实”,也只有主动以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承担起孵化“新经济”的责任,股市才有望在接下来的金融改革当中,分配到更多的资源、政策资源,占据中国金融的舞台中央。

众所周知的是,五年一度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在今年召开,这一定是一个重新分配金融发展资源的大会,只有中国股市表现出有持续向实体经济输血的能力,以及对新兴产业的孵化作用,才有希望以此为功绩,将拆掉的资金杠杆重新接回来,同时扣开银行资金的大门,以直接融资取代间接融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