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日,闲居

 美物计 2021-03-01
文|美物计
前几天看书,
读到林语堂的一句话,
他说:中国人的生活艺术,
归结起来不过两个字——闲适。
深以为然。

春节过后,又回归了忙碌,
难得有半天清闲时光,
于是沏了壶茶,坐在窗前,
望着窗外北归的大雁,
享受春日融融,
只觉烦恼尽消,神清气爽。
人生几度诗意,不过诗酒茶花,
若能远离纷扰,闲居宅院,
也不失为一种修行了。

01
闲居,一种雅致

林语堂还说过:
“真正的闲适绝不含有懒惰的意思,
闲适所代表的是一个非功利性质,
但却是最符合人性的世界。“
对于中国人来说,闲居不是懒,
而是一种情怀,一种雅致的享受。


自古至今,
文人雅士都在追求一种精神境界,
摆脱纷扰,与世无争,隐居田园......
当一个人静下心来生活,
便能寻回久违的那份纯真。

明代文人陈继儒,
从二十九岁开始便远离世俗,
他在《小窗幽记》中将闲居生活写了下来:
“余尝净一室,置一几,
陈几种快意书,放一本旧法帖,
古鼎焚香,素麈挥尘,
意思小倦,暂休竹榻。
饷时而起,则啜饮苦茗,
信手写《汉书》几行,随意观古画数幅。
心目间觉洒空灵,面上当亦扑去三寸。”

把屋子打扫干净,
趁着阳光正好,
在屋内临摹大家书法,
欣赏古画藏书,
屋内有焚香静心,
屋外有修竹怡情,
再配上一壶清香的茉莉花茶,
坐看朝霞暮霭,仰观星月竹影,
闲居之风雅意趣,
只有中国人才懂。


02
闲居,最高级的养生

如今,人们为了柴米油盐行色匆匆,
忙忙碌碌于钢铁水泥的丛林中,
虽然满足了一口饭吃,
但是也透支了身体,
错过了太多美好,
而闲居,既可养身,又可养心。

久在樊笼里,
特别渴望悠闲的生活,
陶渊明的诗句常常在脑海徘徊: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
笼子里的鸟儿渴望森林,
池子里的鱼儿思念潭水。
如果可以,
真想像陶渊明一样,
寻一幽静山村,圈起篱笆,
盖一间简单的小瓦房,
院中种些瓜果蔬菜,养一猫一狗。


早上打理打理菜园,招猫逗狗,
呼吸带着泥土香味的新鲜空气,
饿了,就在菜地里摘点瓜果蔬菜,
饱餐一顿。
午后沏一壶热茶,
趁着阳光明媚,
在院中的躺椅上吹吹风,
笑看庭前花开花落,
静观天上云卷云舒。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不去追逐那些扰乱心神的事物,
惟愿简简单单,
把日子过得诗意从容。


03
春日融融
闲居一隅

李商隐曾写过一首诗,
名为《春宵自遣》:
地胜遗尘事,身闲念岁华。
晚晴风过竹,深夜月当花。
石乱知泉咽,苔荒任径斜。
陶然恃琴酒,忘却在山家。
闲居山中,竹影摇曳,泉水叮咚,
小路斜斜,曲径通幽。
无法像古人一样彻底远离世俗,
却也渴望闲居几日,
尤其是在这春风送暖的季节,
看着窗外柳条抽新芽,
听着喜鹊叫喳喳,
唯有闲居,方不负好时光。


春暖花开,
无需到什么遥远的地方旅行,
在家闲居,煮水烹茶,
也是种美好。

周末,哪也别去了,
就在家里享受几天清闲的时光吧,
你看院子里那一簇簇嫩绿的小草,
看看那新开的桃花,
是不是正温暖的阳光下微微摇曳着?
要是没人欣赏,
该是件多么可惜的事情啊。

去园子里折一支桃花,
放在玻璃瓶中,
把春天藏在家里,
桃花香气细微,不浓不燥,
最是温和。
闻着花香,躺在床上,
拿一本喜欢的书阅读,
困了就窝进被子里,
睡个回笼觉。
让时光缓缓过,
让春风吹走往日的焦躁。


04
愿你我
都能偷得浮生半日闲

古人云:
“清闲无事,坐卧随心,
虽粗衣淡食,自有一段真趣;
纷扰不宁,忧患缠身,
虽锦衣厚味,只觉万状愁苦。”

人生如寄,不过数十年,
生命不该尽日追逐声色犬马,
也应留半日清闲,
追寻内心,为自己活一次,
去感受四季变化,
体味花香鸟鸣。
于明窗煮茶,于池边抚琴,
临帖看书,赏竹影摇曳......


人间喧嚣,生活不易,
把“闲居”留给自己,
是生命中的另一种奢侈。
春日已至,
愿你我都能在奔波忙碌中,
偷得浮生半日闲,
不负春光,也不负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