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5第二十四章江南时疫乱人心 药酒“屠苏”颂神医
2021-03-02 | 阅:  转:  |  分享 
  
25第二十四章江南时疫乱人心药酒“屠苏”颂神医江南一带有一个从唐朝流传下来的习俗:每逢农历正月初一清晨,全家都围坐在一起,共饮“屠苏药酒”
。喝酒的顺序,不是先长后幼,而是先由最小的幼儿喝起,直至年长的老人。这种酒为什么叫“屠苏”这么个怪名字?江南一带为什么会有这一习俗
呢?这里边有着一个曲折动人的民间传说,而这个传说故事还与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哩。这一年,江南一带的天气反常,初
冬时节出奇得冷,没有多久,天气便慢慢转暖。接近阴历年那一个月里,天气简直有些阳春的味道了。溪头湖畔的杏树爆出了嫩红的花蕾,进而绽出
满树的花朵。田野里、道路旁、池塘边长出了绿茸茸的青草。人们都喜滋滋地准备着出城踏青赏春呢!这时,一场突然降临的大瘟疫在江南流行开了
。疫病是先从孩子们身上开始猖獗地传播的。起初,幼儿们整夜哭闹。继而,大孩子们晚上也哭闹起来了!紧接着,许多孩子开始发寒热、咳嗽,晚
上则惊恐号叫,直出虚汗,吓得父母们日夜守候在病孩子身边。已会说话的孩子们在惊恐哭闹之后,就向父母描绘自己在梦中被鬼怪所缠的恐怖情景
。孩子们说着说着,会被这些梦中情景吓得再度哭嚎起来。孩子们的父母忧心忡忡,操劳过度,有的也染上了疫病。无奈之下,人们纷纷去庵庙中请
道士和法师来家中画符捉鬼驱病。一时间江南很多城里城外的道士、法师成了最吃香的行道!于是,街上的一些地痞无赖也穿上长袍,戴上高冠,四
处招摇撞骗去了。他们用香灰作“仙药”骗人,病孩子们服了这种药,有的被夺去生命,有的活生生地被装神弄鬼的法师们那狰狞的面目惊吓死了!
不久,竟连那青壮年和白发苍苍的“老寿星”们也染上了病。一时间,江南沉浸在恐怖和绝望的气氛中!愚昧无知的人们,听信了道士、法师们的鬼
话,认为这是上天要惩罚敬神不恭的江南人,要灭绝整个江南!于是不少还能双掌合十的人,便遵照道士、和尚们教的“药方”,整日烧香叩头求菩
萨保佑……正在这时,孙思邈云游采药来到了江南一带,住在城外的一所屠苏庵中。他听说城中有瘟病流行,不敢怠慢,顾不得歇一歇因长途跋涉而
劳累的身子,便背着药箱、携着针包,疾行入城。经他诊断,大部分人得的都是肺炎、麻疹、大脑炎等春季流行病。孙思邈清楚地知道:这些流行时
疫本是三岁以下幼儿们的多发病,也能传染给少年的兄弟姐妹,进而传染给中年的父母、老年的爷爷奶奶。他急忙扎针、施药,不分白天黑夜地抢救
病人。他还把全城的郎中们召集在一起,教给他们治这些病的针法和方剂,让他们到大街小巷中去给人治病。十天过去了,绝大部分的病人都被治好
了。这时发生了时疫县城很多,孙思邈整理好行装刚刚走出这座城。突然有人来报:“原来的城中不少小儿瘟疫复发!”他急忙转回去抢救。这一反
复,使他更明确了他“健身防病”的一贯主张是正确的。那么,在作“五禽戏”练拳脚的基础上,再吃上一服什么样的药,就能有效地防止时疫的发
生与流行呢?他心里萌发了要创制一种预防春季时疫药物的愿望。孙思邈打发一些郎中到附近州县抢救时疫病人,自己回到城外栖身的古庵中翻阅医
书,潜心思索,拟定预防春季时疫的方剂。经过几天几夜的细心揣摩、研究,运用他几十年的丰富经验和药物知识,孙思邈终于拟出了一个药酒的配
方。孙思邈知道,经过一场大时疫,城里已没有什么存药了。于是他自己不辞劳苦上山采药,拿回庵来。先制了一瓶,自己试用,感觉良好。这才把
配好的药材送给城里城外的人家服用。每送一服药材给一户人家,他都亲自讲清制成药酒的方法和服用的时间,非常仔细认真,从不马虎大意。常州
城里的人们服了孙思邈的药酒后,身体日见强壮,没有一个再发病的!人们把孙思邈敬之若神,亲切地称他“药王爷”、“孙真人”。有人问孙思邈
:“药王爷,你那防病驱疫的药酒叫什么名字?”孙思邈还没来得及给这药酒起个名字,现在经人一问,心里灵机一动,顺口答道:“这药酒方叫屠
苏酒方,这药酒就叫屠苏酒吧。”从此这药酒及药酒方便有了名称。因这“屠苏”两个字用得奇特,更重要的是,人们传说这屠苏药是孙思邈庵中出
的避疫神药,有屠绝鬼气,使死人的魂魄苏醒的神力。越传越神,越传越玄,后来,竟传说在大年初一早晨饮这种屠苏药酒,饮酒人的魂魄便会变成
手持斩鬼剑的天神,或手持观音净瓶的仙童,能赶杀一切鬼怪疫魔,使病人苏醒。还说小儿常喝这种药酒,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读书时一目十行,过
目不忘,将来准能考中头名状元呢。这样一来不管有病没有病的,到屠苏庵中找孙思邈讨屠苏酒的人越来越多了,简直是车水马龙,门庭若市,有时
孙思邈出外采药行医,屠苏庵都会挤满等候他的人。为了打消人们关于屠苏药酒的迷信传说,宣传健身防病的主张和药物知识,孙思邈找来一张黄绢
,笔蘸浓墨,把屠苏酒方以及炮制和饮用的办法都一一写在上边,张贴在屠苏庵的山门柱上。打从方子一贴上,人们便人山人海地站在山门前读啊、
抄啊,每天像过庙会一样热闹。一位城里很有名望的老郎中,拈着胡须看着黄绢却微微地摇了摇头。这情形让行医归来的孙思邈看见了,便上前去虚
心求教。老郎中说:“您是名扬四海的药王爷,国医老前辈,在下跟着您学还来不及呢,还怎敢班门弄斧?”孙思邈向他一拱手说:“话不能这样说
,人有所长,己有所短,请先生赐教,看这屠苏酒方还有哪些不妥之处,这不仅是使我孙思邈得到教益的好事,也是使万民得福的善举啊!”老郎中
见孙思邈态度恳切,便说:“药王啊,屠苏药酒的神效已名满江南,家喻户晓,只是你这屠苏酒方却都是些一般草药,名与它的神效不符。你的方子
是大黄、桔梗、白术、肉桂各一两八钱,乌头、毕蘖一两二钱,这些药哪一味能屠鬼气,醒人魂呢?”孙思邈听完后说:“屠鬼气、醒人魂是无稽之
谈,这些药都是为防春季时疫而配制的。”老郎中说:“新春时节人们,特别是小儿为什么容易发病?请先生赐教。”孙思邈说:“在下根据对小儿
时疫诊治的体会,以为小儿春患时疫,一般因为严冬时寒气入侵体内,到春季天暖就会发病,就是古医书上说的‘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这些药虽
是平常草药,却有温肝暖胃、驱风祛寒的功效,放入酒中借酒的行窜作用,舒窜全身,就起到驱风寒却疫病的作用了。”老郎中连连点头称是。但他
又想起了什么,便问:“请问药王,这药入酒前为何要在大年三十的午时,装入袋中,沉入井底浸泡一宿,直到第二天清晨才取上来入酒煎服呢?”
孙思邈说:“这也丝毫没有什么神奇的地方,药中的乌头有毒性,浸在井水中,是为了减少它的毒性,其他几味药中有的也有些热燥性罢了!”老郎
中被孙思邈一心为人防病除疫的精神深深感动了,他叹服地点着头,又问:“那这药酒为何要起名叫屠苏药酒呢?”“哈哈哈……”孙思邈爽朗地笑
了,指了指山门上的匾额,说:“这药方本无名,那天有人问起方名,我偶然看到匾额上‘屠苏庵院’的题字,就随口说,这药酒方就叫屠苏酒方吧。”“原来如此!”老郎中充满感情地说,“起这名字没有什么意思,还不如遵循黎民百姓的叫法,称它为‘药王酒’方好呢!”“不可,不可,万万不可!”孙思邈连连摇着手推辞说,“我孙思邈不图名利,不能为此更名!就仍叫它屠苏酒
献花(0)
+1
(本文系龙山红歌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