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村庄物语‖听“有偏”的礼数

 村庄物语 2021-03-02

那一天的午后,我就到高贺修家,再次走访。上午去的时候,他家没人。而一天的走访任务,又是固定的,只能多不能少。少了一户两户,当天的任务完不成,没法像上面报表。还好,正赶上饭时。

老高家是余庄的贫困户。老高呢,已是八旬高龄了。我得查看他家那一本红壳的扶贫手册,跟村里留存的副本相对照,看一看两本的填写上有没有出入。

一家人围在小饭桌边。看样子刚开始端碗,动筷子。见到我们,就“让”我们落座,一块吃。见我们不肯,老高一边找扶贫资料袋,一边说,“虽说穷吧,稀饭还能管得起啊。”

我知道他这是从前村里人客气的说辞,笑笑。接过资料袋,找到手册,并说,“你们接着吃饭,我们看我们的。”

老高呢,就去端碗拿筷子,顺口说了一句:“那我就有偏了。”

我一听,赶紧哈哈一笑,对老高说,“争礼,争礼了。”

老高说的“有偏”,是皖北村人曾经很流行的话。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饭时对别人说的一句客气话。我老家的人,也这么说。听起来,像“有偏”,又像“又偏”“右偏”。意思相当于,偏了你了。

人家用“有偏”客气来,对方还得客气回去呀。常说的,我记着就是“争礼”。有着那么一点儿跟人家“争礼”了的意味。

记得就为这个“有偏”,我不知道挨过祖父和父亲多少回的训斥。我那时少不更事,又脸皮薄,话少,客气话不想说,也不会说,话没出口脸先红。祖父慈祥,训的话轻一些。父亲是严父,眼一瞪,牙一咬,大有要扇巴掌的架势。好些回,一个人背地里练习,“有偏了,有偏了”“争礼了,争礼了”。我哪知道,若干年以后,在离老家几十里地的余庄,用上了这一番文文乎乎的对答。

细细品味,皖北村人的“有偏”,客气之外,更多的关乎人与人之间的礼数。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识文断字的文化人,好像说的少;反而大字不识几个的大老粗,说的多些。不知道,它又投射着一种什么样的文化意涵?

在一些场合,我听“有偏”,听“争礼”,会出现这样的幻觉:穿着长袖长衫的两个人,互相打躬作揖,反复说着“我有偏了”“我争礼了”的话。它与现时的“有偏”场景叠加,有谦和,有歉意,带来一种恍恍惚惚的感觉。

跟我一同走访的小王,似乎没听懂我和老高的那一番“有偏”。返回的路上,他问我是啥意思,怎么还要“争礼”,谁跟谁争礼?没人争啊。是啊。这些年,“有偏”的话,不常听到了。小王他才三十岁不到,哪能听得懂呢。但在村庄,还是有人在说。比如八旬翁老高。

对了。老高不识字。我们的入户调查表上要签字。他只按手印。但并不影响他与我有那一番文乎的对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