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村庄物语︱打开村庄的正确方式:在泥土路上行走

 村庄物语 2021-03-02

于我而言,回家,就是回到那个叫池家岗的村庄北头,那几间瓦房里去。我从县城坐车公交车,11路。向东南方。到一个东十八里铺的集头上。下车,再顺着颍王公路朝前走,步行的11路。在邵圩子下路,朝东北,也不过里把路的样子,就到家了。

现今,村庄的路,有了很多的改观。水泥路,很常见了。它平整,结实,免了雨天两脚泥的难处。但走进村庄,如果要打开村庄,浏览村庄的不同页面,还是免不了会走在村庄的泥土路上。

泥土路,是村庄的标配。它的枝枝杈杈,勾连村庄的各处,四通八达。它还向村外的庄稼地里延伸,一直能到几里地的远方,与邻庄的村里接头。

在村庄行走,在村庄的泥土路上行走,首先的要领,你得换上一双得劲的鞋子,布鞋。村庄的泥土路,不同于城市的大马路。城里的大马路,有的是水泥路,有的是沥青路。穿着亮亮的皮鞋走上去,一溜平,但觉着硬梆梆的。

村庄的泥土路,高洼不平。尤其是阴雨天过后,路面上布满了坑坑洼洼。雨后,那些坑洼处,还有浑浊的积水。不小心踩进去,裤腿脚上,都会跟着“沾光”。穿皮鞋在泥土路上行走,弄脏鞋帮不说,走起来总有不稳当的感觉。

但穿着布鞋,走在泥土路上,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舒适。踏实。每一步都走得稳当。半干的泥土路上,一踩,再一踩,硬的感觉没有了,似软软的,但又不是软乎乎的。是那一样舒服的软乎。到村子里的各家各户去,还没到人家门口,先就觉着心情舒畅了。

再来比较一下,在泥土路上,布鞋和皮鞋的不同。

皮鞋底硬。但硬而不实。踩在泥土上,恰巧不平处,会有悬空的感觉。如果是女同志,皮鞋的后跟还高些,就更不是个味儿了。悬空,会带来身体的不平衡。由不得人地扭身体。这一扭不打紧,整个身体都进入不平衡的状态。它带来的后果,不是崴了脚脖子,就是伤了腰。

布鞋底软。但软而不空。踩在什么地方,都实在。由踏实而放心,哪怕有泥水呢,也不心疼脚下的一双鞋子。跟村里人说话,问路,人家一看你穿的是布鞋,先就亲近了许多。如是皮鞋,还锃明挂亮,村人还未开口,就先皱了眉头,心里面多了一分不易发觉的警惕。

我回家,总不能跟来的客样啊。给老娘搭把手,干些事,自在情理之中。再没事,也得出门转一转,跟老亲老邻打声招呼啊。因此,我进家门,第一件事,就是换一双布鞋。

那是我家老父亲留下的几双布鞋,算作他的遗物了。一直没舍得扔掉。这些年,我一穿上,心里的舒服感觉,顿时就升腾起来了。在村里走走转转,到人家门前站一站,从不担心脚底下悬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