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池家岗年鉴︱卷二:事纪④清晨紫砂,红雨伞,午收

 村庄物语 2021-03-02

▲2020年5月3日

池家岗东头子杨立章领衔发起的颍上县红雨伞志愿者协会成立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宣读了颍上县民政局《关于同意颍上县红雨伞志愿者协会成立登记的批复》,表决通过协会章程,产生了协会名誉会长、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以及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名单。

网络图片

2016年12月,杨立章发起组建颍上县红雨伞志愿者服务队。来自全县各行业的爱心人士,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关爱孤寡老人、孤残儿童,先后开展公益活动100多次。2019年,杨立章获评“颍上好人”。2019年11月,颍上县民政局批复,注册成立颍上县红雨伞志愿者协会。

▲2020年5月10日

5月10日,池家岗东头子李文华老人去世。终年89岁。殡在莲花瓣东侧。

李文华老人娘家,在池家岗隔颍河,北方的李大郢子李老庄。

▲2020年5月14日

5月15日前后,池家岗北头子石振才位于河沿头的两亩多油菜,开镰收割。自此,池家岗进入“午收时间”。

摄于2020年5月16日。池家岗西庄子

油菜荚小而薄,且油菜秸秆高,池家岗人历来都是人工收割。2020年午收也不例外。

摄于2020年5月16日。池家岗西庄子

2020年池家岗油菜平均单产140公斤,最高亩产超过150公斤。

▲2020年5月21日

池家岗小麦开镰收割。至5月26日左右,基本收割完毕。

机械化作业。资料图

现今,池家岗小麦收割,全部是机械作业。人工收割的场面,已然不再。割麦,拉麦,打麦,扬场、晾晒等传统农耕作业环节,留存在池家岗人的记忆中。

 从前人工用镰刀割麦。资料图

2020年池家岗小麦平均单产400公斤,尤以小龙口、沟北地产量为高。南头子李西平在小龙口的一块小麦,亩产450公斤以上。

 从前扬场。资料图

 从前晒麦。资料图

▲2020年5月23日

池家岗东头子杨立章和颍上县红雨伞志愿者协会党团员志愿服务队的26名志愿者,前往十八里铺镇,帮助困难群众午收。在张王庄村,他们把朱国芳、焦银芝两户人家十多亩小麦抢收归仓。

 网络截图

▲2020年5月

池家岗东头子李传军领衔的无锡梁溪古镇陶文化工作室,设计的“清晨紫砂”,获国家外交部十位资深外交家联合鉴名。2020年1月,“清晨紫砂”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

清晨紫砂样品

联合鉴名的外交家是:廉正保,董津义,王四法,刘宝莱,华黎明,陈士球,郁兴志,周秀华(女),顾品锷,吴长胜。

清晨紫砂样品

    ▲2020年5月

5月30日,池家岗东头子杨立章和红雨伞志愿者协会30多名志愿者,开展主题爱心活动。他们带领志愿者推荐的10名留守儿童赏风光,逛商店,购衣物,玩沙滩。

微信截图

本次活动中的10名留守儿童,最远的家住黄桥镇。活动期间,“爱心爸妈”还向孩子们普及交通安全知识。

微信截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