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颍湄脞録︱从“桥保”说到“冬瓜儿”

 村庄物语 2021-03-02

颍湄脞録 引言

颍水之湄的皖北颍上县,临淮跨颍。古往今来的颍上人,在这一片“胜似江南”的沃土上,繁衍生息,创造文化。特辟颍湄脞録专门整理这一方水土上的各式民间小典故。

前阵子,从黄桥镇新庙学校的卢金鑫老师那里,得到一个信息说,黄桥西边的曾家桥,曾是当地很多人“求子”的神奇之地。

所谓“求子”,是以婚后无子,或者本就没“开怀(生育)”的人家,寻一个地方,用烧香磕头许愿的方式“求”来。这种民间自我救济的行为,在很多地方,如今仍有余韵。

据卢老师说,在县北的黄桥镇,如有人站在集上喊“桥保,桥保”,保管会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扭头应答。或者他们的小名(乳名)就叫“桥保”,或者那个“桥保”就是他小时候的玩伴。

而且他们扭头的动作,会略显迟疑,继而咧嘴一笑。许是一声“桥保”的称呼,唤起了他们心底深处已生青苔的久远记忆。——这里的桥,指的就是曾家桥。

它以一种传奇的姿态,成为从前时候一些当地人,乃至周边颍上人与生俱来的“胎记”。

由“桥保”,我想起从前颍上人中,还有个唤作“冬瓜儿”的求子法子。我有一个亲戚,好像就是这个办法求来的。而且他的小名,就有个“冬”字。

这“冬瓜儿”究竟怎么个求法,我不甚明了。但好像记得,有人在一个大冬瓜上,画上人形。有求的人家,把它带回家如何如何,然后就有孕,孩子出生,如了心中所愿。

虽听起来神乎其神的,但似乎也确有其事。我那个小名中带“冬”字的亲戚,据说所求之初,人家把“冬瓜儿”上的那个小鸡画歪了。结果他出生后,那个也确是歪着的。

——是不是很神奇?

请在这里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