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丈夫出轨,强悍的凤姐为什么打平儿,不敢打贾琏

 wenxuefeng360 2021-03-02

图片

本文由诗词世界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

《红楼梦》第44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中,凤姐过生日喝多了酒要回去歇歇,无意中撞破了贾琏出轨鲍二家的,一向要强的凤姐脸面尽失,气个倒仰,连着把平儿打了三次。

第一次凤姐在窗外听贾琏和鲍二家的调笑,两人都在赞平儿,骂凤姐,凤姐气的浑身乱战,酒劲涌上来,也并不忖夺,回身就把平儿先打了两下,以解心头之忿。

接下来一脚踢开门进去,抓着鲍二家的又打又骂,骂完鲍二家的又骂平儿,说她们是一条藤儿的,多嫌着她却在外面哄她,说着又打平儿,平儿气得干哭。

第三次是平儿和鲍二家的撕打起来被贾琏上来踢骂,平儿气怯忙住了手,凤姐见平儿怕贾琏,又赶上来打平儿,偏叫打鲍二家的,平儿急了,跑出来找刀子要寻死。

明明是自己老公出轨,凤姐为什么不去撕打贾琏,却屡屡打自己的贴身丫鬟?

这和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有关。

图片

封建社会,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没有独立的人格,表现在夫妻关系上尤为明显,清朝时期,“夫为妻纲”、“夫尊妻卑”的礼教观念发展到顶峰,妻子的家庭地位非常之低,而妻子低下的地位又被法律确认。

《大清律例·刑律·斗殴》:“其夫殴妻,非折伤勿论;至折伤以上,减凡人二等。须妻自告乃坐。”丈夫殴打妻子,除非达到伤残以上的严重程度,否则官府不过问。

丈夫殴打妻子,不受惩罚或者受较轻惩罚;如果妻子殴打丈夫,那事情就严重了。“凡妻妾殴夫者,但殴即坐,杖一百,夫愿离者,听……至折伤以上,各加凡斗伤三等;至笃疾者,绞;死者,斩;故杀者,凌迟处死。”

不论什么原因,只要妻妾殴打丈夫,不论轻重,但殴即成立殴罪,都将受到惩罚,丈夫可以因此休妻。既使丈夫有所过失,妻子不但没有责打的权力,就是加以指责也是逾分的行为。

图片

正因为有这样的法律规定,所以即使贾琏在凤姐生日当天偷情,凤姐也只能忍气吞声,独自一人咽下苦果。

她打鲍二家的,打平儿,因为她们都是下人,做为主母的她打骂她们天经地义,没有任何顾虑,但如果她打骂贾琏,在法律层面上,可能会被追究责任,可能被逐出贾府,面临被贾琏休妻的命运。

凤姐生日当天亲耳听到老公和相好的咒自己早死,气得浑身乱战,她也没有丧失最后的理智,她不能也不敢去触碰到这个底线,这是整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对女性的一条高压线,谁也触碰不得。

不公正的法律制度造成了夫妻之间权力资源失衡,丈夫享有种种特权,可以出轨偷情,为所欲为,妻子负有种种义务,却只能隐忍不发,有苦难言。

法律一边倒地设置了丈夫妻子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妻子几乎沦为从属的“物”,让她们在生活中人格尽失,心底的感受大多是血泪交加,红楼女儿的悲剧大都由此而来。

图片

被冷子兴称为“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凤姐,在和贾琏的夫妻关系中一向是以強势的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但这个“强势”只是表象,缺乏制度上的支持,在关键的时候显得是那样的不堪一击。

从这个方面上来看,凤姐也实在够惨,平儿夹在凤姐贾琏之间,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和此事并无关连却屡遭打骂,也是可怜,而鲍二家的事后竟然自尽而死,更是可悲。

而事件的始作俑者贾琏竟然毫无愧悔,靠酒盖了脸拿剑要杀凤姐,闹了个沸反盈天,凤姐慌忙逃命,披头散发、哭哭啼啼的跑到贾母跟前才躲得了一劫,平日里赫赫扬扬的琏二奶奶在丈夫出轨现场狼狈不堪,被丈夫提剑追杀,四处躲藏,倒像出轨的那个人是她。

图片

如果出轨的是凤姐,情况又会怎样呢?

《大清律例》规定:“凡妻、妾与人通奸,而本夫于奸所,亲获奸夫奸妇,登时杀死者,勿论。”

丈夫出轨妻子不能有肢体上的冲突和言语上冒犯,妻子出轨可以被丈夫当场杀死不负法律责任,出轨对男人而言是逢场作戏,对女人而言就是杀身之罪,天差地别,何其不公!

明明犯错的是贾琏,可受伤的却是女人,卷入到这场大战中的三个女人无一幸免,都受到了重创——能力超强有出众管理能力的凤姐,身心俱损,狼狈不堪,无辜的平儿莫名其妙地卷入到这场夫妻大战中成了替罪羊,鲍二家的已经预知了自己未来的命运,干脆一死了之,付出了生命的沉重代价。

凤姐错了吗?做为正妻,丈夫和女仆鬼混,她只不过是想捍卫一个妻子的权利;平儿错了吗?她忠心护主却两头不讨好被逼得差点自尽,鲍二家的错了吗?明明是贾琏许之以利,把她喊来的,作为下人她敢不来,敢得罪主子吗?

图片

贾琏事后也就是口头上道个歉完事,贾府的最高统治者贾母的话更是为整个事件做了个定性:“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儿似的,那里保得住不这么着。从小儿世人都打这么过的。都是我的不是,他多吃了两口酒,又吃起醋来。”

在贾母看来,这个事情根本就不值得一提,甚至还有打趣凤姐不够大度、捻酸吃醋的意思。

说的众人都笑了,一件给几个女人带来深重灾难的男人出轨事件,就这样在众人思空见惯、见怪不怪的谈论中一笑而过。 

【版权声明】作者:拈花一笑,社会工作师,自由撰稿人,痴迷红楼四十余年,看红楼、画红楼、唱红楼、写红楼,愿与红迷朋友以文会友,互通有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