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在印尼都干了些什么?(八)

 印尼老杜 2021-03-02

沼泽地里的丰碑

----浅谈中国宏桥印尼项目建设中的社会责任(二)

三、加强人员招收与培训,促进企业本土化管理

1、加强当地人招收工作,促进当地人就业。实行本地化管理,依靠印尼干部和技术骨干是融入管理文化,适应管理方式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我们项目建立之初确立的主要目标和方向。在人才引进方面,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管理办法,中高层管理人员依靠引进,中基层技术管理骨干依靠招收自行培养。自项目建设初期以来,我们先后招收了20余名车间副主任、副厂长级管理干部,并且副厂长级管理人员全部对外引进,逐步形成实行本土化管理模式的雏形;2014年5月份至12月份先后招收并派出两批124人大学生赴中国宏桥参加技能和管理培训,提前融入宏桥管理文化和制度,并且通过与印尼坤甸孔子学院合作,提前对这124名大学生提前进行为期4个月的语言培训和中国风俗文化培训,提前进入语言培训和逐步融入中国文化风俗习俗,124名大学生一次性培训合格。目前,该批学生已经大部分走上基层管理岗位,成为公司管理的中坚力量,承担着高层与职工沟通的桥梁作用,为建设和生产运营储备了人才基础。在普通操作工招收方面,公司立足于为当地人就业提供机会出发点,面向当地招收不同文化层次的员工,目前公司现有81%的职工为西加省员工,其中60%的为本县员工,在促进当地就业和当地人民融合方面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2、加快技术转让,促进印尼职工以主人翁姿态逐步独立参与参与生产管理。该项目是印尼第一家大型氧化铝生产企业,填补了印尼氧化铝工业的空白,同时在印尼人才技术上也是空白,中国宏桥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氧化铝建设、设备安装、设备调试,手把手的传授氧化铝设备工艺技术,采用集体培养和师徒传帮带,通过理论和实践培训多途径讲解氧化铝生产工艺设备知识,逐级传代,让更多的印尼职工尽快掌握起专业知识,逐步促进印尼职工以企业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到生产管理中。

四、加强与政府沟通,促进各类证件办理

1、主动邀请政府官员参观指导,加强认识和了解,促进各项许可办理进度。该项目是印尼的第一个大型氧化铝生产企业,各级政府部门不甚了解,好多问题是第一次遇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大都是想当然的去按照矿业、农业的思路去解决,加上工作效率较低,使得各项法律许可的办理进度较慢,与项目建设速度不配套。为解决这一问题,公司安排外协部门和证件办理部门经常性邀请印尼投资协调委员会、工业部、移民局、劳工局、警察局、议会等各级政府部门来现场参观指导,汇报工厂建设情况,也让他们更多的了解企业需求,做到企业实际情况与法律法规相匹配,尽最大限度的争取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配合。自2014年至今,印尼工业部部长、投资协调委员会主任、西加省省长、西加军区总司令、西加劳工局、移民局的各级领导先后到工地考察,听取企业汇报,了解建设工程中遇到的困难,给予了大力支持。

2、定期汇报、积极争取。为进一步取得政府信任,融洽关系,公司向有关部门汇报工程进展、外劳人员状况,使之了解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也让有关政府部门看到我们加快项目建设,促进项目建设早日达产的决心和信心,早日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印尼好政府部门间沟通机制欠缺,好多事各自为政,需要不断的去跟踪督促和积极争取。2014年下半年,项目建设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来自中国的大型主体设备纷纷集港待发,但设备进口免税许可迟迟批复不下来,需要工业部、税务总局、投资协调委员会等多部门联合审批,而部门间沟通欠缺,各站立场,许可办理一度处于僵持状态,为此公司成立专门攻关小组,技术部门负责整理设备清单,证件部门负责对外攻关政府,在长达近一个月时间里往返于公司和政府各部门,最终证件部门在与政府沟通时,遇到了正在投资协调委员会视察工作的印尼总统佐科维,趁机进行了建议和投诉,而最终也不负众望,我们的设备进口免税许可于2014年10月7日成功批复。

3、外劳维权、据理力争。印尼外劳政策一直是外资企业在印尼投资的诟病,印尼民众认为外劳人员抢当地人饭碗,存有敌视情绪,少数不法分子在印尼从事非法活动,导致了外劳政策“一刀切”,对工厂建设极为不利。今年以来,印尼政府不断收紧外劳签证政策,下放工作签名额较少,签证批复手续复杂,周期极长,一年期工作签审批越来越困难,与工程建设需求和技术人员支撑及极不配套。对于该情况,公司安排专人不断与印尼劳工部、移民局交涉协调,通过签证代理组织中方企业与印尼劳工部门的沟通洽谈,不断向印尼政府施加压力,该工作起到了一定成效,相继批复了部分工作签名额,但是效果仍然不容乐观,我们依然需要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和与印尼有关部门交涉。

五、加强军警联动,确保厂区及周边治安和谐

随着工厂建设和投产,周边流动人口逐步增多,当地不法村民也盯上了公司的各类建设物资,分外眼红,一段时期内一度出现多次偷盗现象,甚至厂区周边出现抢劫,社会治安状况一度较差,不法分子甚为猖狂,给工厂安全和职工安全带来较大隐患。为此,我们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治理:

1、加强军队、警察的沟通并寻求帮助。由外协部门牵头,积极联系当地警察、军队,加强警察军队与公司安保联动机制,与当地军队和警察达成服务协议,甚至邀请警察直接派驻人员在厂区及周边,对工厂遇到的不法分子偷盗、骚扰、破坏、堵路问题适时进行制止,对不法分子进行了严厉打击。

2、强化内部保安职能,提升安保管理水平。项目建设初期,公司按照印尼企业惯例,与保安公司合作,签订服务协议,实行外包机制。但一段时间以来,保安公司服务效果较差,各项管理较弱,偷盗时有发生,公司多次给予保安公司警告效果不明显,结合实际现状,我们打破了印尼大部门企业安保惯例,实行公司内部安保负责制,成立了公司保卫科,组件内部安保队伍,我们先后四批次经招收140余名安保人员,并通过科大帮县警察局进行正规安保培训,实行正规户管理,在军队聘用退休有丰富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负责安保管理工作,制定安保考核机制,每月对安保人员进行绩效评定,对月度绩效评定优秀或有特殊贡献的进行奖励,不断激励安保队伍健康发展,积极行使安保职责。

六、切实遵守印尼法律法规,保障企业合法运营

遵守法律是一个企业的立身之本,是企业正常运营的重中之重。在印尼更是如此,印尼法律体制总体较为健全,对企业生产运营的各项要求较多,小到单体设备的验收许可,大到工厂建筑许可和运营许可等等,每一项都有法律条款约束,公司为此成立专门证件法务部,督促各项证件许可办理,从工厂建设至今已经办理了149项法律许可,总体上没有因证件问题限制到项目正常建设和投产运营。

尊重当地风俗是我们融合当地社会的关键,遵守当地法律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实行本地化管理是我们安全运营的有效途径。近三年来,中国宏桥集团始终坚持与合资方紧密团结、优势互补、精诚协作,充分遵守印尼法律法规,尊重当地文化风俗,积极融入到当地社会,在印尼西加里曼丹这边热带雨林的沼泽地里树立起了三国三方合作的丰碑。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