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执着坚持不放弃,三度返印终成功

 印尼老杜 2021-03-02

2020年1月19日,终于等来了春节回家休假一并换办工作签证的日子,这是加盟我公司海外工作7年来,第二次在春节期间回国休假,期盼着这次春节回家团聚并可以给父亲庆祝七十生日,心情格外激动,于是开开心心从雅加达回到了江苏盐城和家人团聚。没有想到再回印尼竟是一波三折:

回国之前,隐隐约约听到武汉有不明肺炎的报道,但确实没有想到新冠病毒会这么厉害;随着疫情的不断严峻,美国、欧洲、越南等越来越多的国家发布了禁止中国签证入境的通知,2月2日印尼同事得到印尼会在2月5日暂停中国签证入境的通知,由于我的工作签证正在印尼驻广州领事馆办理中,适逢领事馆春节假期,我颇感无奈。

一、办理工作签证并第一次返岗印尼:

1、办理工作签:

3月4日印尼政府的签证政策终于下发,准许在印尼的海外使领馆办理工作签,但前提是必须准备以下材料:A.健康证明,是指由中国境内三甲医院(政府权威认可的医院)或者有关卫生部门签发,证明当事人未感染新冠病毒,要求必须是英文文件,英文证明文件可由医院直接开具,如医院开具中文需经第三方翻译并公证。B. 非疫区指非湖北。湖北护照暂不支持办理,除非持湖北护照,但不在湖北居住,需提供证明函。C.愿意自愿签署到达印尼后隔离观察14天的声明函,要求第三国停留14天。收到印尼的签证政策后,我立刻去办理相关材料,当时盐城市几家3甲医院都不给正常人做COVID-19核酸检测,只能开车去300公里外的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做核酸检测,并对核酸检测进行了翻译和公证,然后随护照邮寄到印尼驻广州领事馆办理工作签证。

2.第一次返岗:

3月20日终于拿到贴有工作签证的护照,马上订了3月21号去柬埔寨金边的机票(因没有直飞印尼的航班,且印尼政府要求必须在疫情不严重的国家中转14天,当时泰国政府宣布从3月11号开始,禁止办理中国的落地签),3月22日上午抵达金边,并顺利办理了落地签证,成功入境柬埔寨。到了3月24日,国外的疫情愈演愈烈,隔离住的宾馆也不再提供点餐服务,每天只能蹲在房间泡着自己带的方便面清苦生活,同时关注最新消息,3月26日,亚航停飞印尼航线,随之越来越多的航班停飞。公司的Y总和H总打来电话催促赶紧回国,3月27日回国被接回江苏盐城集中免费隔离14天。幸运的是3月28日晚中国民航总局就发布了“5个1”政策,从国外回来的航班也被限制,不然真到了去不了印尼回不了国的囧境。

二、第二次返岗印尼:

4月10日终于结束集中隔离的日子,政府要求再居家隔离14天,只好呆在家里一边隔离一边天天查返回印尼的政策和航班。4月28日,印尼政府允许持有工作签和kitas(外国人居住许可)的外国人入境,我立刻在各大订票软件上进行查看,但整个5月并没有去印尼的航班,只查到6月2日上海中转吉隆坡飞印尼的航班,于是马上购买了行程机票,但不幸的是5月10日收到了航班取消的信息。。

转眼到了6月8日,终于等来了6月16日有包机飞印尼的好消息,但是我的工作签证入境截至日期是6月11日,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报名参加了包机回印尼的航班(印尼片区L总和L经理也搭乘6.16首班去印尼的包机并成功返岗印尼),接下来又是准备核酸检测证明和英文翻译证明。。。6月15日夜里来到广州机场,办理换领登机牌时,才被告知必须持有工作签证和KITAS(外国人居住许可)且两证必须在有效期内,第二次返岗印尼再次失败,但是幸运的是经过和包机方沟通退还了机票款。

三、第三次返岗印尼终成功

6月24日,印尼疫情确诊总人数达到5万例,同时也收到包机方消息:旅行社经过和印尼机场移民局多方协调,新工作签证过期且没有办理KITAS的外国人也可以入境了!于是再次订购了6月30日包机印尼的机票,并办理核酸检测等相关证明,6月29日到达广州白云机场终于顺利登机;6月30日清晨,飞机降落在吉隆坡机场,再次登机时,马来机场人员又开始查验工作签证和KITAS,他们发现我的新工作签的入境有效期已经过期,于是将我叫到一旁,其他人员都陆陆续续的登上了飞机,我的心有点凉凉的,真担心拒绝我登机飞往印尼,终于其他人员登机结束了,工作人员这时过来,我再次拿出印尼政府关于对新签证疫情期间过期的解读,幸运的是印尼语和马来语基本相通,一通解释后居然允许我登机;6月30日印尼当地时间中午12:30,飞机终于落地雅加达。

经过漫长的排队并检查健康信息,终于到了入境这一关,担心的事情又出现了,移民局的人将我带到了通道旁的办公室,然后将我晾在一旁不闻不问,我马上联系包机方和印尼片区雅加达行政线路同事帮忙沟通,终于在等待半小时后给予放行入境。

本次疫情,因为各种原因滞留在国内的同事们,其实内心都是非常焦虑和烦躁的,但是公司及印尼片区的领导和同事对我们始终不离不弃,同样滞留在国内的同事们互相鼓励、交流信息,这让我更加坚定了要回到团队中去的决心。想起这逆行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苦涩但却温馨。

我公司在疫情期间无一人请假回国,另陆陆续续4名中方人员通过各种途径艰难返岗印尼,体现出了我们这个团队“像军队,像学校,像家庭”企业文化在印尼区域的落地生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