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就会论和应该论

 karlinms 2021-03-02

端木持易说明:今天的文章是每周创造的自由写手,笔名:文青,授权发布。大家都知道,每周一篇文章,每日看人民日报,坚持半年以上,才能做我的入门笔友。文青先生可能会成为这样的笔友,这是他的开篇之作,预祝他能写出更多好的作品并坚持做到两点要求,半年以后,成为我真正的入门笔友。

就会论和应该论

作者:文

在技术对教育影响的诸多研究中,有两种推理方式颇值得关注:就会论和应该论。

 就会论,概要来说,就是如果存在某种条件,肯定带来某种结果,常出现在论文推理论证部分。比如,“如果学生缺少学习体验,大脑构建的观念模型就会不足”。其简洁的表达是:有了MOOC资源,就会提高教育质量,或者说学生成绩就会得到提高。更一般的的表达是,应用了某种新技术或者建设了某新的学或教资源,某种预期成果自然随之而至。它还有些变式,比如,“就能”“就可以”等,还常和“从而”“进而”等搭配,以推演深化。比如,“引导大学教学模式转型,就能推动学生主动学习行为,进而提升我国大学课堂教学质量”。

应该论,概要来说,就是要实现某一目标,相关各方应扮演的角色,或采取的行动。应该论最常出现在论文结尾提出政策或建议的部分。一般表达为:学校应该XXX,学生应该XXX,老师应该XXX;视野宽阔点的,还加上社会应该XXX,家长应该XXX。也就是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相关各方都要行动。

这种两种推理方式所以值得关注,不仅在于它们比较普遍,从本科生到博士生,从讲师到教授,多多少少可能都会用用,更在于它们很可能反映出这些研究大都止步于文献,大都是纸上谈兵,大都对教育现实了解不深不透,严重的会误导人们的认识,扰乱人们的决策。

就会论的不足,在于它逻辑简单,“见风就是雨”,把充分条件当作必然,特别是把学习的主体性给抛到脑后去了。事实上,再便捷的技术,再优质的资源,最终都仰赖学习者发挥学习主体作用,才能把可能变成现实。简单的例子是,如果这样的逻辑成立,那么常务副市长有64个兼职的徐州市,将肯定是世界上或至少是中国城市建设得最好的一个。要成为知识渊博、学富五车的大学问家,也大可不必“头悬梁,锥刺股”,应聘大图书管或者书店工作人员就够了,因为依照这种逻辑,天天接触图书,就意味着有大学问了。要致富,能接触钞票的印钞厂或银行柜面可能是最理想的工作。

而事实上,就像图书管理员或书店营业员,接触图书只是出于养家糊口的工作,他们或根本无心博览群书,或忙于事务,不少人文化不高。因此,从接触图书的充分条件,到成为结果的大学问家,其中的差距,不止是十万八千里。这种从“就会”推理出来的结论,并不靠谱。

应该论的出现,根本的原因在于作者没有抓住问题的矛盾或要害之处,于是不分主次,没有重点,想当然地对各方开处方。依照它的逻辑,社会要走向文明,主要的举措就是各社会成员变得文明就可以了。事实是不是这样,答案相信大家心知肚明。

当然,我们也不否认“天时地利人和”之际,就会论和应该论偶尔会有正确的瞬间,但更多的时候,它们只是作者的臆想和一厢情愿,实在不能与严谨、严密的科学研究搭上边。教育研究与它们搭上边,轻的会辜负人们对教育研究的期待;严重的,则会伤害教育研究的自身声誉和生存的根基,实在马虎敷衍不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