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预言家史佚

 zqbxi 2021-03-02

史籍记载

[周]文王时史官。文王仁及草木,有虎不害,名曰驺虞,白质玄章,驯于灵囿,佚乃错综其体而为虎书。及武王观兵盟津,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命佚纪瑞,作为鱼书。又文王时,赤雀衔书集户,至武王复感丹鸟流室,佚又纪此二瑞,作为鸟书,势若翔羽。 《书林纪事》

白话文记载

周武王在河南牧野与商纣王决战时,史佚随从周武王出征。因商纣王惨无人道,百姓离心离德,武士纷纷倒戈,商纣王自焚而死,周武王挥剑砍下了商纣王烧煳了的脑袋。此时,史佚回望天际渐渐淡去的星影,记录下了在这一激动人心时刻天空上的星座和月相,凯旋归宫后,命铸铜匠在利簋上浇铸下"岁鼎克闻夙有商"的铭文。利簋在20世纪70年代出土后,铭文被经学家解释为"岁(木)星正当其位,在周的星土鹑火"。这一记载,使得3000年后国家"九五"规划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借此攻克了周武王克商的准确日期为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周成王封其同母弟叔虞于唐时,又是史佚择吉日,并记下了星象。《国语·晋语》载:"晋之始封也,岁在大火","岁在大火……唐叔以封。"周成王为前1042年继天子位,司马迁《史记·晋世家》载,唐叔之封在成王三年,叔虞封唐的确切年代即为公元前1040年。作为一名史官,在记下星座后并命铸铜工匠铭刻在器皿上,没有给后人留下竹腐简朽而湮灭的遗憾,实属功垂千古。

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剪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而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正是史佚这句"天子无戏言",为后人留下了"君无戏言"的典故。

“周初四圣”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周公旦、召公奭、姜太公、太史佚;另一种说法是:周公旦、召公奭、毕公高、姜太公。我们不去研究这两种说法的出处,我们只来谈一谈这两种说法到底哪一种更合理。

毋庸置疑的是:两种说法都有周公旦、召公奭和姜太公三人,证明这三人在人们心目中是公认的圣人,不用讨论了。唯一不同的是:太史佚和毕公高两人,到底谁更适合做四圣呢?我们先来看两人的功绩。

先来看太史佚。

太史佚,原名尹佚,太史是他的官名,他是周人里面负责记录重大历史事件的史官。周文王时,他就开始记录祥瑞之事,灵兽及朱雀丹书都出自他的记载。武王“孟津观兵”的时候,“白鱼跃王船”的祥瑞之兆,也出自太史佚之手。武王伐纣时,他曾随军征战,但他不是冲锋陷阵、英勇杀敌的那种,而是随行的记录官,专门负责记录战争中所发生的一切大事(按现代话来说,就是战地记者)。他在殷商灭亡的那一天记录下了当时的星象,后来又在周公旦平灭帝尧的后裔封国——唐国后,记录了当时的天象。这为现代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依据。

太史佚还有一项工作,就是在周天子身边随时提醒他们遗忘的事情,以及他们的一些过失。周武王很敬重他,很多事情都要找他商量。

有一次,周成王和弟弟叔虞开玩笑,像小孩办家家一样,分给叔虞一片树叶的一小块,说是给叔虞一块封地。当时太史佚在场,就把这件事情记录了下来。后来太史佚把这事告诉了周公旦,周公旦便义正言辞的要求周成王必须履行自己的承诺,于是周成王封叔虞于唐,就是后来的春秋大国——晋国。这个故事也被引为典故,名字叫“君无戏言”。

太史佚就是这样一个人。

再来看毕公高呢?

毕公高,原名姬高,是周王室的人,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五子。他的才能在周公旦和召公奭之下,排在第三。

毕公高的主要贡献在周康王时期。其实在周成王时期,毕公高就有所作为,他是第三辅政大臣,但是在周公旦的光辉下,他的功绩被掩盖了。直到周公旦死后,毕公高才显现出他的作用。周康王时期,毕公高成为正式的两大辅臣之一(第一是召公奭)。

毕公高和召公奭以周成王临终的遗命写成《顾命》,反复告诫周康王,先王能够成就王业,来之不易,重要的是在节俭,克制贪欲,以专志诚信来治理天下,国家才能长久。

后来,毕公高又为周康王作下《毕命》。引导周朝的屏藩及子民们,应如何效忠王室,拱卫周天子的统治。

总之,在毕公高和召公奭的辅佐下,周成王到周康王在位的这段时间,天下安定,百姓富足,四十多年内没有使用过刑罚,创造了“成康之治”。

综上所述:毕公高的功绩在于当世,为百姓万民谋福利;而太史佚的功劳更多的在于对后世的影响。而国之根本在于万民,所以,毕公高应为圣人。

周太史史佚世系

一世

佚,伯邑考之子,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史官(南宋罗泌《路史》:“史佚是西周文王长子伯邑考的儿子,周初时史官,办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周武王的侄子,生活在镐京(今陕西西安)。周武王克商建立周朝以后,佚掌管周朝国史,任“太史官”,亦称为“作册逸”。周武王死后,成王诵继立,佚因为与周王朝的血缘关系,受武王遗命,与周公旦、召公奭等人担任顾命大臣,成为“四大臣”之一,常立成王之后(据《大戴礼·保传》载:“博闻强记,接洽而善对者谓之承。承者,承天子之遗亡者也。常立于后,是史佚也。”《周太史史佚传》:“成王中立听政,而四圣维之,周公常立于前,太公常立于左,召公常立于右,史佚常立于后,是以虑无失计,而举无过事。”《汉书·艺文志》墨家有《尹佚》二篇,今佚,有清马国翰辑本)。成王执政以后,曾封史佚于洛阳(在今河南),赐姓“史”,此即史姓的来历。

佚子史升,世袭史职,遂留居洛阳(详《鄞东下水史氏谱序》)。今天全国除西藏外的各省及美国、新西兰等国分布的史姓人物,绝大多数是史佚的后人。按宁波《史氏受姓祖图总序》记载:“按豫章(今河南开封)谱,周太史佚十三传至春秋时卫大夫鳅。鳅,字子鱼,以直闻,鳅生瑕。瑕后有起,字伯初,徙中州汝阳平舆里,历传元道、积篁等。迨西汉武帝时,杜陵侯讳恭者,又鳅之十七世孙也。王者三十年为一世,考通记、编年合之,周太史、卫大夫、邺令、杜陵侯世次合符,但溧浙遗谱,杜陵侯而上至周太史,其中多间断,大多以年湮代远,无从征文。今阅豫章谱,必有所本,谨志之,以俟吾宗博雅者考订焉!”据此,史佚至史恭有三十世,但目前无详细资料,此皆因秦始皇焚书,导致世系失传之故。

西周末年,周王不断发动掠夺战争,奴隶和平民的负担越来越重。公元前九世纪中期,周厉王在位,其贪财好利,残暴地剥削人民。他霸占山林川泽,不准平民上山砍柴、打猎,不准下河捕鱼。他还派人监视平民的言论、行动,谁有不满,就杀死谁。人民为了免受迫害,彼此不敢互相交谈。路上遇见熟人,只是互相交换眼色,就各自走开,他们的嘴被封住了。人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就起来反抗。

公元前841年,终于暴发了“国人起义”,平民从四面八方攻入镐京王宫,周厉王仓皇逃跑,后来死在外地。政权由世袭周公之职的姬旦后人周定公和召公奭后人召穆公虎共同执掌,史称“周召共和”。由于平民的不断起义,王室逐渐衰微,诸侯常常不来朝见。公元前771年,狄人攻破镐京,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朝被迫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前770—前476),东周历时294年。周室东迁以后,鲁惠公派人到东都请平王派人协助举行郊庙之礼,周平王就派史角(史佚的后人)前去指导。史角到了鲁国后,就被鲁惠公留在那儿做官,从此鲁国有了史姓,如后来的史克、史晨、史恭等,都是史角的后人。史姓在公元前1046年至西汉武帝时的900余年历史长河中,由于秦始皇灭掉战国并于公元前221年建立秦国,随后焚毁了除秦记以外的儒家经书及大量史书,史氏世系也因此失记。

秦政府推行郡县制,遭到一些儒生的反对。他们谈论诗书,以古非今。丞相李斯认为这会削弱封建国家的统治,建议把秦记以外的历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诗书以及诸子百家的书通通烧毁,秦始皇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于公元前213年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焚书,大量历史书籍和文化遗产遭到了空前的浩劫。全国各地的诗书烧了一个多月,千年史册典籍绝大部份灰飞烟灭,唐代诗人章碣题了一首《焚书坑》的诗,对秦始皇焚烧天下典籍,想永保万世基业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因为消灭秦国的首领刘帮及项羽并不喜欢读书。诗云: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秦始皇焚书后,史氏世系有30代只能断续连缀,而且多数是从时间上推断,不一定是直系。国内一些史姓谱及有关史料载:史佚至史鳅13世,史鳅再传17世至史世宗,这一记述有一定道理,理由是:(1)从通记和编年看,一般30年一代,900年中有30代,与历史基本一致。(2)与史佚为堂兄弟的鲁公伯禽(他们的父辈是亲兄弟)传至公元前249楚灭鲁历34君,一共是26世,加上至西汉武帝时近百年约4世,就是30世,平均也是30年一世。为了弄清史佚以后的大概世系,以下特录鲁伯禽世系作对比映证。史佚之后的史籀、史伯、史角、史克、史鱼等,都是当时的名人,但他们之间的世系只是推断而己,仅供参考。

二世

升,宁波《世家序》及史致圻1995年夏著《史氏源流》皆言:“佚子史升,世袭史职,遂家洛阳。”其后未详。散见于古籍中的有史扃、史豹、史良、史籀等。54世至65世鳅仅据其间人物所处的年代列出,供研究参考,不一定是直系。

六世

籀,周宣王时(前827—前782年在位46年)时太史,详《汉书·艺文志》、《说文叙》,史籀是著名的大篆书法家,所著《史籀书》,又称为《太史籀书》,今存《说文》中所引籀文有223字,字体与秦金文同。

七世

伯,西周末期春秋初期(前774年左右)郑国人,为西周末代国王周幽王(前828—前782年在位)的太史(详《郑语》韦注)。他是中国阴阳五行学说的创始人。他的观点有独道的见解。他说:“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味一无条。”即一种音调没有乐感,一种颜色无有文彩,一种味道不成美味。他还提出:“和五味以调口,刚四肢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也指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命题。“和”是事物多样性的统一,“故先王以土与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他是百物构成的法则;“同”是指无差别性的单一事物,如不与另一事物相和,就不能产生出新的事物来。“若以同裨(益)同,尽乃弃矣”(事见《国语·郑语》)即是说:不同的东西与不同的东西相配合,才叫做和,所以事物就能得到发展壮大,如总是以一种东西和同种东西相加,即使再多,用尽了也就空了。这是“整体大于他的部份总和”的一种天才思想。

《国语》云:“史伯封郑桓公虢(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郑放州荥阳东北),郐(音快,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密县东北)十邑,华(指华阳)其一也。”

郑桓公友,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前806-前771),宣王立22年,友封于郑(今河南新郑),封时33岁。桓公问史伯:“王室多故,予安逃死?”伯对曰:“独雒(洛)之东土,河济之南可居。”公曰:“何以?”对曰:“地近虢、郐,虢、郐之君贪而好利,百姓不附。今公为司徒,民皆爱公,公诚请居之,虢、郐见公方用事,轻分公地。公诚居之,虢、郐之民皆公之民也。”公曰:“吾欲南之地,何如?”对曰:“昔祝融为高辛氏火正,其功大矣,而其于周未有兴者,楚其后也。周衰,楚必兴,兴非郑之利也。”公曰:“吾欲居西方,何如?” 对曰:“其民贪而好利,难久居。”公曰:“周衰,何国兴者?”对曰:“齐、秦、晋、楚乎?夫齐,姜姓,伯夷之后也,伯夷佐尧典礼。秦,赢姓,伯翳之后也,翳佐舜怀柔百物。及楚之先,皆尝有功于天下。武王克商后,成王封叔虞于唐,其地险阻,以此有德与周衰并,亦必兴也。”桓公曰:“善”。于是卒言王,东徙其民于雒(洛)东,而虢、郐果献十邑,竟围之。后桓公取十邑而居之,最后死于犬戎之难,子武公建虢(今河南荥阳东北)、郐。

史伯是我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的倡导者,其哲学思想主要见于《国语·郑语》和《国语·周语》,他把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金、木、水、火、土五种具体物质,当作世界的本源,是一切其他物质的始基。“杂,合也”,正是这五种不同物质相互结合才生成了万物。这是一种古朴的唯物主义思想。(来源《贵州史氏族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