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匈奴人去哪儿了?~匈奴人是蒙古人吗?

 木香草堂 2021-03-02

英雄的黎明(陶笛版)(完整版)

匈奴在华夏历史上的渊源

  匈奴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先驱,匈奴人,英文为破坏者或野蛮人;中文有很多名字,如鬼方、昆戎、猃狁、荤粥、胡等,有人统计多达32种,直到司马迁定名为匈奴

夏朝以前,北方的草原沙漠就有匈奴的足迹,随畜牧而转移。他们勇猛好武、非常强悍,天生就会骑马射箭,奔驰如闪电。

他们似乎生活在中华圈之外,但其习俗与中华文明初始的形式大同小异。

  因为华夏始祖黄帝原本就是游牧民族,史有“殷人屡迁,前八后五”之说,夏商周时期华夏人不是单纯的农耕民族,至少是半渔猎半游牧的民族。

公元前3世纪,匈奴人生活在北部的大漠戈壁,与秦、赵、燕三国交界的阴山、漠南一带。

  秦汉之际,匈奴冒顿单于统一各部,建立匈奴单于国。

其势力范围超过汉朝数倍,骑兵数量超过40万,而汉朝兵力只有30万。

冒顿单于自称王之王,他的野心是称霸世界。

其后,华北的鲜卑族强大起来,逐步占有原匈奴故地,50万南匈奴人“皆自号鲜卑”,成为鲜卑人。

匈奴与鲜卑的混血后代称为铁弗人。铁弗人刘勃勃自认为是末代的匈奴王,改姓赫连,在河套地区创立夏国,史称胡夏。之后击败东晋军队,夺下了关中地区,以长安为都称帝。

  425年赫连勃勃去世,其子赫连昌继位。428年北魏俘虏赫连昌,其弟赫连定又自称夏皇帝。

431年北魏又俘虏赫连定,夏国灭亡。

秦末匈奴称雄北方,等到秦军赶来,他们又溜之大吉,事过之后又来侵扰,对北方汉族造成巨大的威胁,有时还侵犯到黄河以南,汉人对匈奴总是束手无策,统治者也感到头疼。

  秦长城遗址

公元前215年,匈奴再次占领河套地区,秦始皇大怒,令蒙恬将军带领30万兵力征讨,将匈奴北逐800里,然后花那么大的人力物力修长城,主要是对付匈奴人的入侵,大约安定了20年。

  汉武帝时期养马匹之多,远远超过匈奴,汉朝的骑兵也与匈奴势均力敌。

公元前129年,匈奴屡犯边境,汉武帝转而采取攻势,对匈奴实施大范围反击,派卫青和霍去病(卫青的外甥)攻打匈奴。卫青带兵进入漠南,打败匈奴右贤王、左贤王;霍去病突击河西地区,斩杀很多匈奴王族,几大战役打下来,干掉匈奴15万人。

浑邪王只得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匈奴老实了一段时间,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打通了西域道路。

  公元前33年,匈奴王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归附,多次进长安朝觐,向汉朝求亲,自请为婿。

宫女王昭君请求出塞,被封为匈奴王后。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

汉朝每年赠与匈奴大量财物,汉匈关系趋向稳定,维持了60多年的和平。

  东汉光武帝时,匈奴分裂成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向汉称臣,被安置在河套地区;北匈奴仍留居漠北,但生性难改,仍经常骚扰边境。

汉和帝刘肇派大将军窦宪带领5万人马收拾北匈奴。北匈奴带领部下向北方逃去,汉军追了上去,斩杀了1万多匈奴人,但北匈奴的首领们全逃走了。

  第二年,窦宪再次率领大军攻打北匈奴,南匈奴为了表示诚意能够灭了北匈奴,还派了8000个骑兵与汉军一起去征讨。

窦宪兵分为东、西两路包抄北匈奴,大破北匈奴主力,俘虏北匈奴太后,但北匈奴首领们逃往河西走廊。

  漠北匈奴的阿史那、阿史德部落建立以游牧为主的部落联盟国家,随后成为突厥汗国。

突厥趁着八王之乱入主中原;隋朝还把公主嫁到突厥和亲,说明突厥还是很有实力的。

突厥的颉利可汗趁李世民登基未稳,发动了对大唐的侵略;李世民派出尉迟敬德与突厥军打了一场恶战,浑生擒阿史德部乌没啜,击毙骑兵1000余人,但颉利可汗的部队依然突击到了渭水河畔,直逼长安城。

当时长安兵力空虚,李世民只身带6人到渭水河畔与颉利可汗对峙,责问颉利可汗为什么负约?颉利可汗非常害怕,以为李世民精兵将至,于是求和,李世民和颉利可汗杀白马为盟,大唐的危险局面得到化解。

两年后突厥发生了分裂,于是大唐进攻突厥,俘虏了颉利可汗,灭了东突厥,匈奴地界也就没有了

匈奴灭亡后,最后一支匈奴部队进入了辽东半岛,与汉族和其他民族融合;匈奴人后裔大多在陕西、山西、山东等地

汉化后的姓氏有刘、丛、呼延、万俟等;有的迁移到蒙古地区,蒙古族、突厥族、契丹族等都是其后裔;有的迁移到宁夏、甘肃等地,改姓氏为慕容,宇文等;有的迁移到四川西部形成了羌族;后来赫连勃勃建立起西夏,但其姓氏及其文化习俗仍保留了下来,其子孙姓刘、金较多,或许就是匈奴后裔;进入中原的匈奴人多以部落或氏族为姓,如姓呼延的、姓独孤的,有可能是匈奴后裔。

匈奴经历了各种融合以后,大都融入了汉族大家庭,与汉人没什么区别了。

西迁的匈奴人 北匈奴失败后,有一部分向西去了欧洲,继续作恶,打败了东、西罗马帝国,把欧洲闹得天翻地覆。

406年,欧洲出现了一个自称匈奴后裔阿提拉,他像后来的成吉思汗一样,给欧洲的打击让整个欧洲颤抖,被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

453年阿提拉死后,匈奴人渐渐消失。不过,通常认为他们就是如今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地各民族的祖先,西迁的匈奴人融入了欧洲各民族之中。

那匈奴人长什么样?”罗马历史学家威格尔的话作这样的描述:“他们的身材矮而粗壮,头大而圆,阔脸,颧骨高,鼻翼宽,上唇胡须浓密,而颔下仅有一小撮硬须。

  长长的耳垂上穿着孔,佩戴着一只耳环,厚厚的眉毛,杏眼,目光炯炯有神。

他的身穿长齐小腿的两边开叉的宽松长袍,腰上系有腰带,腰带两端都垂在前面,由于寒冷,袖子在手腕处收紧。一条短毛皮围在肩上,头戴皮帽。鞋是皮制的,宽大的裤子用一条皮带在踝部扎紧。弓箭袋系在腰带上,垂在左腿的前面,箭筒也系在腰带上横吊在腰背部,箭头朝着右边。”

  这可能是我们今天影视作品中看到的匈奴人的形象。然而,一个民族的长相怎能是这样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呢?在汉武帝茂陵旁边,汉朝战神霍去病墓前,有一尊“马踏匈奴”的雕像。

马腹下有一匈奴人,左手持弓,右手执短剑欲刺马胁。他面宽多须,头大而后仰,小眼睛,唇厚而鼻平,低额大耳。

这种氛围下的形象刻画,显然有些丑化和夸张匈奴人的意思。

  匈奴人信奉萨满教,他们对祖宗的坟墓很重视,不只相信祖宗死后有神灵,其他人死后也有神灵,也可以降吉凶。他们也相信人死后,需要享用金银衣裘以及女人。

  1927年,蒙古学者在漠北的诺言苏珠克图山口发掘了一座匈奴墓葬。在墓中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匈奴人头骨,可惜没保管好,在蒙古中央博物馆被弄碎了。

在另一座墓的棺内发现了一幅匈奴人像刺绣画,画中人头发浓密,梳向后方,前额宽广,眼睛巨大,目光锐利,上唇有浓密的胡须,面目严肃,略显威严。

近代西方历史学者认为:匈奴人是一些喜欢以马征战与结盟的混合游牧民族,但只是民族集团,而不是同种族群。

从东亚、中亚、细亚、欧洲和俄罗斯等地,匈奴人的血脉仍在流传。

18世纪非常流行匈牙利人就是匈奴人的说法,但匈牙利并没有一件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匈牙利人是匈奴人的后裔。

 匈奴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一个民族联合体,也可以认为它是一个国家,类似于今天的俄罗斯俄罗斯邦联制国家里面有几十个小共和国。

  匈奴联盟内部除了蒙古人种,也会有大量的高加索人种例如丁零人,丁零人,后来发展成了突厥人,今天的维吾尔族和土耳其都是他不同分支的后裔。所以匈奴既不是蒙古人也不是俄罗斯。

在北方草原各部落沒有固定的住所,因而每个时代都是你唱罢了我登场。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1329374678微信删除!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