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蜀汉灭亡后,刘禅的后代结局如何?只有一儿一女躲过“团灭”

 剧透历史 2021-03-02

蜀汉景耀六年(263年),掌握曹魏实权的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大军大举伐蜀。蜀汉大将姜维收缩汉中防线,将兵力聚集于控遏汉中前往蜀中盆地的咽喉剑阁关,牢牢堵住了魏军的入蜀之路。

打破僵局的是邓艾这路万把来人的魏军偷渡阴平,进入蜀汉腹地连续突破多道防线,最终刘禅只得放弃抵抗出城投降,蜀汉宣告灭亡。此后,刘禅迁居洛阳做起了安乐公。那刘禅这一脉的后代,在曹魏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刘禅一共有七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太子刘璿、次子安定王刘瑶、三子西河王刘琮、四子新平王刘瓒、五子北地王刘谌、六子新兴王刘恂、七子上党王刘虔。此外还有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关兴之子关统。

那就让我们一一来看这九支后人,分别过着怎么样的人生吧。

先说刘禅的两个女儿,其中一个嫁给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皇帝的女儿,嫁给首席功臣的儿子,倒也符合古代封建王朝政治联姻的常规操作。

刘禅晚年,大将军姜维与宦官黄皓互相攻击,姜维外出屯田避祸,刘禅又提拔诸葛瞻为行都护、卫将军、平尚书事,成为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不过诸葛瞻似乎并无驾驭全局的能力,拿他自己的话讲,就是“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完全没能阻止蜀汉内部的分裂。

魏灭蜀之战,邓艾偷渡阴平,诸葛瞻率军在绵竹与邓艾交战,与长子诸葛尚一同战死,算是替父亲诸葛亮再一次报答了蜀汉对他们家的恩情。

诸葛瞻还有一子诸葛京,蜀汉灭亡后迁徙到河东,在西晋入仕,官至江州刺史。诸葛京成为诸葛亮后人中仅存的一脉流传至今。不过,诸葛京是否为刘禅的女儿所生就不得而知了。

刘禅的另一个女儿嫁给了关统。关统作为关兴的嫡子、关羽的嫡孙,在关兴英年早逝后继承汉寿亭侯爵位。不过他也和父亲一样,没过多少年就去世了,史书记载关统无子,死后由其庶弟关彝承袭了汉寿亭侯爵位。

由此看来,嫁给关统的这位公主必然无后。其实有后代也很难存活,蜀汉灭亡后爆发钟会之乱,随魏军前来平乱的庞德之子庞会,憎恨当年关羽在襄樊之战时斩杀其父,乘机将关羽一族阖家灭门。

接下去,继续说说刘禅的七个儿子,我们按照他们去世的顺序一个个来看。

第一个去世的是第三子西河王刘琮,他在景耀五年(262年),也就是蜀汉灭亡的前一年病故,没熬到父亲投降,他的儿子后来也跟随蜀汉王公大臣们,一起到了洛阳居住。

不过有趣的是,刘禅的后代偏偏就只有这一支运气最好。

西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赵汉政权创始人、南匈奴贵族刘渊之子刘聪派兵大举攻晋,攻陷洛阳,俘虏晋怀帝,屠杀晋太尉王衍及王公士民三万余人。

或许因为刘琮早逝,他的后代不在必须清楚的贵族之列,也有可能是因为家道中落需要自己劳作,让刘琮的子孙比其他叔伯堂兄弟们更擅长奔跑,总之刘琮有后代在这场大动乱中逃出,躲到了广东汕头,之后辗转到江苏镇江、湖南浏阳,又分别到了山东和四川。

这些情况,被完整记录在了四川郫县犀浦刘氏族谱中,也算是那段历史动乱时期的第一手资料吧。

之后是蜀汉末年最有骨气的人之一——北地王刘谌。刘禅投降时,第五子刘谌虽竭力劝谏但无力回天,只能到祭祀刘备的昭烈庙痛哭,先杀妻儿,而后自杀,自此刘谌一脉断绝。

后世为了纪念他,编写了传统戏曲《哭祖庙》、《北地王》等,在成都武侯祠内,也有刘谌的一尊雕像,供后人祭祀。

接下来去世的是太子刘璿。刘禅的两任皇后都没有诞下子嗣,无嫡立长,本为敬哀皇后侍女的王贵人所生的长子刘璿,就这样成为了太子,只不过这太子之位,最后竟成了他的催命符!

刘禅投降后,邓艾准备把他们父子送往洛阳。此时,领兵在外的大将军姜维不甘心国家就此灭亡,便假意向魏军主帅镇西将军钟会投降,实则怂恿钟会自立,借机复国。灭蜀之后,钟会晋升三公之一的司徒,封县侯,食邑万户,他自诩战功无双,果然生了不臣之心。

钟会先诬告邓艾谋反,再以郭太后遗命之名,在成都起兵矫诏讨伐司马昭,结果遭到部将胡烈等人的反抗,双方爆发激战。大乱之后,钟会与姜维死于军中,刘璿也和众多蜀汉大臣一起被乱兵杀死。

剩下的四人:安定王刘瑶、新平王刘瓒、新兴王刘恂、上党王刘璩结局都是一样,他们都在永嘉之乱中丧身,子孙也都无一幸免。其中,刘恂在西晋泰始七年(271年)刘禅去世后继承了他的安乐公爵位,不过富贵荣华都是过眼云烟,最终都成为一抔黄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