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惊蛰吹起土,倒冷四十五”,是什么意思?古人智慧不容小觑

 刘沟村图书馆 2021-03-02

3月5号惊蛰,此后会不会出现“倒春寒”?看当天刮不刮风就完了

立春以后,各地气温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大地春回,万物复苏,到处都是明媚鲜艳的样子。走在路上,看着泛着绿色的柳树,还有换上春装的姑娘,真是感到一切都那么美好。

每到此时,我的脑海里就会呈现出中学时背诵的古文《满井游记》中的句子: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图片

这时候我、路人、还有路上所见到的小动物的神情,刚好可以用《满井游记》当中的这句话来概括、形容:毛羽鳞鬣 之间皆有喜气。是的,就是这个词——喜气。春天来了,新的四季轮回又开始了,世间万物都喜气洋洋的。

爱美的女孩子们早早地换上了春装,勤快地就随便把厚重的冬季衣服洗干净收了起来。但是,有的时候,暖和了一段时间以后,气温又会突然大幅度下降。这就是富有生活经验的老人们常说的“倒春寒”。

“倒春寒”的危害可不仅仅是冻一下勤快、爱美的年轻人,它的主要危害在农业生产上面。这时候大幅度的降温,连日的雨雪天气,会给果蔬、地里越冬的庄稼带来损害。所以就需要对“倒春寒”进行提前防范。

那么,怎样才能知道春天会不会出现“倒春寒”呢?我们现在科技发达了,有精准的农业气象研究,有什么情况农业气象专家会提前给农业部门提供信息。古时候,没有这项技术,我们的祖先又是怎样预测有没有“倒春寒”的呢?

其实,很简单,古人根据多年的观察,总结出了与之相关的农业谚语,代代相传,以此来预防 “倒春寒”可能带来的危害。

图片

比如,“惊蛰吹起土,倒冷四十五”,就是说,古人想要预测这个春天气温会不会出现先热后冷的情况,就要看惊蛰这一天是不是刮大风。假如惊蛰当天刮起了大风,吹得尘土飞扬,那么,这一年的春天,大概率会出现“倒春寒”的情况,并且低温天气至少会持续一个半月左右——倒冷四十五。

图片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就要做好对低温的应对工作,避免低温给生产、生活带来损失和麻烦。这是我们的先人前辈在实践中得出来的经验总结,是我们的宝贵的财富。

虽然现在的科技发展突飞猛进,这些“老掉牙”的土语已经没有多少用武之地了,但是,作为华夏儿女,我们还是应该记得我们的先辈给我们留下东西。您是否认同我的说法呢?

马上就到惊蛰了,您如果有兴趣,不妨观察一下惊蛰当天的天气状况,验证一下“惊蛰吹起土,倒冷四十五”到底是不是真的。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