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北人究竟能有多幽默?

 昵称587283 2021-03-02

东北的喜剧太厚重了,看东北喜剧,就像是在看一辆驰骋于县城的保时捷,这辆保时捷的轮胎沾满了因为化雪而变得湿润的泥土,引擎的轰鸣则盖过了街边人群的欢呼与戏谑,它高雅又放肆,奢侈又狂妄,但直到声浪掀翻了被人丢弃在路上的旧杂志,你才彻底看清楚,原来这辆保时捷是隔壁村的。

东北喜剧就是这样,它同时拥有艺术性与大众性,它可以播放于高高在上的电视台,也可以发生在一剪情深理发店的开业典礼上,它是每天早上亲自出门砍价买包子与豆浆的国王,无论高低贵贱,每个人都能找它去攀谈一番。

图片

东北的特产是人参,貂皮,鹿茸,以及喜剧明星。

无论是永远在按摩的乔杉,还是面容俊俏,星眉剑目的沈腾,反正所有人都知道,只要电影里出现了东北喜剧明星,那这部电影的质量多半就是稳了。

图片

还有潘长江,艾伦,张子栋,张小斐……

有人讲,东北喜剧是中国喜剧体系的半边天,东北人垄断了全国至少80%的笑点,如果按照笑一笑十年少的公式来解读,那么东北人就是凭一己之力,将全国人均寿命拉高了二十个百分点。

图片

但是说起东北喜剧人,又永远绕不开赵家班。

我想,没有人不会怀念那个跟家里人一起看《卖拐》的冬天。

即便是很多年以后,你大概仍不会忘记那晚滋滋作响的炉火,桌上无人动筷的酱肘子,充斥着喜悦与黑火药味道的寒冷的空气,还有范伟那张宛如大病初愈的老脸,以及当你让爷爷没病走两下时,你爸狠踹在你屁股上的那一只大脚。

图片

赵家班的小品躲开了那些矫揉造作的精装语录,也没有那些需要翻阅资料才能看懂的隐晦含义,就连讽刺也是直来直去,像是一招拳王阿里的直拳。

它们可以跟所有人成为朋友,它们是那种能够让人一次性就看明白,然后发出憋了一整年笑声的艺术作品。

你,你的爸爸,你的爸爸的爸爸,甚至你家那只八岁零三个月的京巴犬,都能从这些作品中摄取到某种来自不易的乐趣。

图片

《卖拐》,《卖车》,《送水工》,《不差钱》,《昨天,今天,明天》……

这些小品是刺,是剑,是肆无忌惮的子弹,征服了所有企图正襟危坐的观众,就连你那个长期身居中专教导处主任的高位,每年似乎只笑三次的二叔,也会在白云奚落黑土时,露出一个不被人察觉的微笑。 

图片

就在十多年前,赵家班的作品如百米巨浪般吞没了几乎所有地级电视台的黄金时段,甚至有部分海外华侨在南洋私搭锅盖,只为了第一时间收看《刘老根》,他们为此可以忍受中间穿插的,长达半小时的保健品广告。

那是一个美好的年代。

图片

赵家班不是那种令你过目不忘,一见钟情,恨不得马上去打榜的偶像团体。

赵家班的成员,更像是由你的邻居,你的小学体育老师,你家楼下那个整天跟老阿姨吹水的门卫大爷,以及换了三次工作却仍对现状不满意的表哥组成。 

图片

他们给你一种,似乎你再努力一下,你也能去赵家班当个腕儿的错觉——但这仅仅是错觉罢了。

有人讲,他们是那种大隐隐于市的演员,是武侠片里,那种躬耕于乡间,却可以一掌击退少林寺达摩院叛僧,然后大吼一声瞅你咋地的高手。

图片

当年不知道有多少人熬夜观看赵家班的《马大帅》三部曲。

他们在出租房的破沙发上看,在摆放于川菜馆的长虹电视上看,在长途汽车的破败的CRT屏幕上看,在位于上海三十八楼的硕大的独立办公室看。

他们看马大帅在烧烤摊上激情撸串,看辽宁第一狠人范德彪配送煤气罐,他们看小人物的故事。在那个480P分辨率的屏幕中,播放着的是一幕严肃的喜剧。

图片

《马大帅》是底层人物的白描,那时候,在深圳打拼的浪子将《马大帅》当做闯荡江湖的说明书,涉世未深的学生又将《马大帅》视为初入社会的指北针,而社会学家们则用昂贵的金士顿U盘,储存了《马大帅》高清全集,并将其文件名改为《东北农村社会关系与城市化进程的高纬度交互矛盾的影视化体现》。

图片

在那些冰棍只卖一块五,兰州拉面尚未开遍全国的夏天,我们又看赵家班的《乡村爱情》。

我们看象牙山首富谢广坤贩卖土特产,看谢永强与王小蒙的爱恨纠葛,看赵四突然就在村里跳起了时髦的东北街舞。

我们看,我们笑,然后我们猛然想起当初那个暗恋自己三年的女孩,于是我们哭泣。

图片

《乡村爱情》是赵家班的代表作,有人说,这是东北的《红楼梦》。

十三岁的小孩只能看到剧中密集的笑点,七十岁的大爷却能看到很多年以前,他的那颗早已错过,进而随风枯萎的爱情果实,看见那个最后的背影消失于城南菜市场的满头青丝的她。

图片

可时过境迁,往事不再。

随着时光的流逝,赵家班似乎沉寂了下来。

现在的喜剧越来越多,但是如铁锤一般,可以彻底击碎你胸口的作品却越来越少。

于是很多人开始期待赵家班的再次出现,他们开始渴望再次看见那个熟悉的火炕,看见那帮熟悉的东北老铁,渴望听见他们谈论村口的琐事,听见他们密谋去城里抢购法国的猪饲料与上海的硫磺皂。

图片

但是好作品永远是好作品,东北喜剧终将在所有人的期盼之中复兴。

至少现在,我们就能在快手@刘老根大舞台所发布的内容中,窥见当年那帮演员的作品。

图片

你可以在快手看到赵家班的拿手活,东北传统的二人转。

图片

也可以看见谢广坤在刘老根大舞台上表演左眼睛转,右眼睛不转这一不知道有什么用的独门绝技。

图片

刘能,文松明,宋晓峰……

你能在快手上看见所有你曾经迷恋过的赵家班成员。

图片

除了@刘老根大舞台这个官方账号,实际上,赵家班的很多人也以个人身份入驻了快手。

例如@宋小宝,就经常在快手上搞个人演出。

图片

@谢广坤,也在快手上继续他的乡村创业伟业。

图片

就连尼古拉斯·赵四,也偷偷在快手上外泄自己的气质。

图片

当然,快手上的东北喜剧人远不止赵家班这几位。

@沈腾,就是东北喜剧杰出代表人物。

他不止是入驻了快手,他甚至还是快手的代言人之一。

图片

越来越多的东北喜剧人选择入驻快手,借着快手这个平台,东北文艺复兴无疑已经指日可待。

为了传递东北喜剧文化,农历正月十六,快手还举办了一场《年味大作战·戏精就位》直播活动。

这次活动还原了七八十年代东北的过年场景,演员都是赵家班的熟人们。

这活动就像是《乡村爱情》的番外,无数人找回了当年通宵追《乡村爱情》时的感动。

图片

在正月十六这天的直播中,你能看见赵大牛与宋青莲模仿的黑土白云。

得益于他们精湛精准的演技,恍若间,观众们仿佛就看见了当年春晚的场景。

图片

你能听见周云鹏情感外露,轻车熟路的演唱《17岁》。

这感觉,就像是刘德华变成了个东北人。

图片

在两件大花袄子的碰撞中,你还能听见球球,王龙那宛如东北歌神般的嗓音。

图片

当然,赵家班的六朵金花也轻歌曼舞,上演了一出绝美的甜蜜蜜舞蹈。

她们把现场跳出了上海滩的气质,也许这就是赵家班的实力。

图片

最后,赵家班全体大合唱,唱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咱们屯里的人》。

当你看见他们一齐涌向镜头,你就会明白,东北喜剧回来了,一切的回忆与快乐都回来了。

快手无疑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图片

实际上,快手向来注重于对于东北文化,对于喜剧文化的承载,这次年味大作战累积观看量1.3亿,同时在线人数283万,直播间互动总量2616万就是最好的证明。

东北喜剧是一块瑰宝,它不应该消逝于漫无边际的时光长河中。

而通过快手平台,东北喜剧也正走在复兴的道路上。这片黑土地上的幽默与故事,必将再次走向全中国,正如很多年前那样。

如果你也如我一样,对东北喜剧有种难以放弃的迷恋,那么我推荐你去快手看看,你绝对不会失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