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26日,是苏宁的30周年庆。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重点提到:“企业小了是个人的,大了就是国家的。苏宁每一步发展都要服务于社会需要和国家政策。” 两个月后,原本是民营企业的苏宁易购将拥有国资背景。随之而来的,则是一封深交所的关注函。3月2日晚间,苏宁易购收到深交所关注函。对于市场关注的苏宁易购股权转让一事,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交易对手方深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国际”)和鲲鹏资本是否构成一致行动关系。此外,深交所要求苏宁易购说明认定苏宁易购将处于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状态的原因及合理性;并说明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状态,是否会出现控制权不稳定的风险。早在2月25日,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张近东及股东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拟筹划本公司股份转让事宜,预计转让比例20%-25%。三天后,靴子终于落地。2月28日晚间,苏宁易购公告称,拟将转让23%的股份给深国际(即深圳国际全资子公司)和鲲鹏资本。其中,深国际拟购买7.45亿股,持股比例为8%,鲲鹏资本拟购买13.97亿股股份,计划股比例为15%。公告显示,该笔交易分别作价51.54亿元及96.63亿元,合计148.17亿元。本次股份转让后,苏宁易购前五大股东分别为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张近东及其一致行动人、鲲鹏资本、深国际和苏宁电器集团,持股比例分别为 19.99%、16.38%、15%、8%和 5.45%。可见,苏宁易购不存在持股50%以上的股东,不存在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30%的股东,因此公司将处于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状态。公开资料显示,深国际为深圳国际的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国资委通过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间接持有深圳国际约43%的权益。而鲲鹏资本是深圳市国资委全资持有的孙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以股权投资管理为主业的战略性基金管理平台。深圳市国资委直接和间接持有鲲鹏资本100%权益。针对引进国资战略股东,苏宁易购表示,公司将聚焦零售主业,协同线上线下销售、深耕和挖掘近十年的布局,以期实现未来三年每年20%的销售收入增长和归母净利润从亏损30多亿元到盈利30多亿元的目标。3月2日,张近东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表示,要大力推进技术赋能,实现农村零售业态升级。不过,有关为何苏宁易购23%股份的受让方是深圳国资,以及苏宁下一步的发展计划等问题,张近东并未回应。受股权转让消息影响,3月1日,苏宁易购复盘后一字封板涨停,封单一度超过230万手,最终收于7.7元/股。3月2日,该股继续上涨,报收7.82元/股,涨幅为1.56%。苏宁易购公布的2020年度业绩快报显示,2020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1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39.75亿元。在大幅亏损的同时,苏宁易购还面临巨额的短期债务压力。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三季末,苏宁易购总资产为2211.93亿元,总负债1361.40亿元,资产负债率61.55%,其中需要在短期内偿还的流动负债为1099.67亿元。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12月4日,苏宁控股的全部股权质押给了淘宝,此外,苏宁置业集团的6.5万股股权也被张近东出质给了淘宝。2020年12月31日,苏宁易购第三大股东苏宁电器将刚刚解除质押的3.7亿股份进行再次质押,同时补充质押4600万股;2021年1月15日,苏宁电器新增质押5000万股;2月1日,张近东新增质押8500万股;2月10日,苏宁电器向申万宏源补充质押3300万股;2月19日,苏宁电器向浦发银行南京分行质押5757万股。针对本次融资能否解决大股东的债务问题,苏宁易购此前表示,本次股份转让方获得的资金,将优先用于通过增资苏宁电器等方式来提高股份转让方的资本实力,优化财务结构。(提示:上述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具体操作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