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望安山文学】郑棣繄||《骆驼祥子》读后感(习作)

 望安山文学 2021-03-03


《骆驼祥子》读后感



作者:郑棣繄
    主编:非    


《骆驼祥子》写的是一名生长在乡间,没有父母和田地的十八岁小伙子——祥子在北京城的“三起三落”故事。作者老舍通过对祥子的描写,道出了那时社会的悲哀和底层人民的困苦。
祥子的“一起”是他去买他的第一辆车,老舍先生对他的特征描写很详细。他脸色是“通红”的,“手哆嗦着”,说明他的内心是既胆怯又激动,毕竟十八岁时从乡下出来的祥子,没见过世面,且这大钱,是攒了三年才够数的啊。他的动作是“拍出九十六块钱来”,这动作,又暗含了祥子此时是自信又骄傲的——这九十六块钱是自己的劳动所得,是汗水而来,是清白的。他说的话是“我要这辆车”!多么的斩钉截铁,表明祥子对自己认定的目标快要实现时的热切和期盼,有强烈的幸福感。
祥子想买辆车是认真的,且一直在准备着,在朝着目标努力奋斗着。现在,此时,目标就要实现了。“我要这辆车”五个字,将农村出身的祥子的心理特征体现得明明白白。
而这辆车的结果却让祥子十分地失落,不到半年,连人带车被宪兵抓走,理想破灭。这是祥子的“一落”。
这件事让祥子知道了这个战乱频繁的社会是黑暗又混乱的。为此,祥子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了。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个地步呢?凭什么?!祥子自问,他没办法回答,也无力回答,这个问题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在兵们打了败仗逃走的时候,祥子顺手从队伍里牵了三匹骆驼。经过一个村庄时,遇到一个老者,祥子用它们换了35块钱,算是多少挽回了点损失。这个顺手牵骆驼的动作,表明祥子不是当初那个刚从乡下来北京,什么都不懂的懵懂小伙,而是知道能得便宜就得便宜的世故人了。
回到北京城后,祥子在人和车厂那里租了辆车,还认识了车厂主,一个已快七十岁的老人——刘四爷。刘四爷人老,心可不老实。祥子还和刘四爷的那个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虎头虎脑的女儿——虎妞认识了。在人和车厂租了辆车后,祥子就去被他看作是“孔圣人”的曹先生家中拉包月,想在曹宅里过好日子。这是祥子的“二起”。
可是有一天,曹先生被学生举报了。祥子在把曹宅的人送到安全地后,回了曹宅,却被以前的孙排长捉到了,于是被敲诈去了准备买车的钱。这是祥子的“二落”。
被骗了钱的祥子只好回到人和车厂。刚回去,虎妞告诉祥子说自己怀孕了,要在几天后刘四爷的七十岁大寿时说出来。可是在生日那天,刘四爷对祥子和虎妞的事很生气,还对虎妞说:“有他没我,有我没他。”可虎妞认定了祥子,她租了一间房,和祥子在一起过日子了。虎妞本以为过几天刘四爷会态度缓和,能够和好,可刘四爷却把车厂卖了。这下虎妞没办法,她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让祥子拉。乡下出来孤苦伶仃的祥子,此时有了老婆家室,算是第“三起”。
结果,过了几个月,吃得多运动少的虎妞,因为难产而去世了。祥子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又卖掉了车,这下子祥子又是什么都没有的孤家寡人了。这是他的第“三落”。
经过数次打击的祥子,此时完全堕落了,没有了乡下出来时的淳朴,没有了见到老弱能尽力帮忙的善良,也没有了上进的任何心思。他染上了恶习,吃喝嫖赌,样样都来。老本行的拉车,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勤快了,后来,干脆就不拉车。于是,他开始四处骗钱,借钱不还,甚至为钱还出卖人命,彻底堕落成一具行尸走肉,由“人”变成了“兽”。
让祥子由一个淳朴善良的乡下小伙子,慢慢变成为吃喝嫖赌样样在行、灵魂堕落到十八层地狱里的罪魁祸首是什么呢?我想,是那个黑暗的、剥削阶级的社会。在那个社会上,有的人,勤劳善良,忠厚老实,吃苦耐劳,自尊好强;有的人,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残忍霸道。
在那个潦倒黑暗的社会,好人不一定有好报,恶人不一定有恶报。


(作者:郑棣繄,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第七中学七(10)班学生。指导:郑信平)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郑棣繄,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第七中学七(10)班学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