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培养出26岁攻克世界级数学难题的孩子?

 数学博士贼叉 2021-03-03

最近数学界又出大新闻:来自温州瑞安的小伙陈杲的论文《J方程和超临界厄米特-杨振宁-米尔斯方程的变形》,在世界知名数学期刊Inventiones Mathematicae在线发表。这本学术期刊是数学界四大顶级刊物之一,着实了得。


陈杲在稳定的前提下,解出陈秀雄和唐纳森独立提出的J方程以及丘成桐等人提出的超临界厄米特-杨振宁-米尔斯方程的变形,在厄米特-杨振宁-米尔斯方程和凯勒-爱因斯坦方程之间建立起了桥梁。

在数学中衡量一个工作是否重要的简单标准就是看是否在不同的分支之间建立起联系。分支越重要,建立的联系越紧密,说明你做的东西就越牛叉。

99.99%的人不知道量子力学和相对论讲了啥,但是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俩分支很牛叉,但是有意思的是这两块内容有点水火不容的意思。

现在陈杲的工作告诉你,我们可以在水火之间找到某种联系,使得水就是火火就是水,你说厉害不厉害?

陈杲的履历充分说明了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句话的正确性(当然你可以找更多大器晚成的例子,这里只为应景):12岁读高中,14岁读中科大少年班,23岁博士毕业,考虑到审稿时间,他应该是在24岁左右就做出了这个巨牛的结果!

所以很多家长关心的是:这样的孩子,是怎么教育出来的呢?

如果你长期关注本公众号的话,肯定已经知道答案了:基本无法复制。

哈哈哈哈~~~

那你还写个der啊~~~

还是要写一写的。

其实道理很简单,出这样的牛人,一定是天赋加后天教育,但是99%的娃直接倒在了天赋上。

还有不死心的想知道:后天教育能不能找补一些呢?

理论上当然可以,实际操作。。。

很有难度。

陈杲的父亲陈钱林原来是瑞安当地一所学校校长,现在是碧桂园实验学校总校长,著名家庭教育专家。陈杲还有个双胞胎姐姐,据说没什么天赋,后来去了南科大,再后来也是美国名校读博去了。。。

所以第一步,基础配置好。

这步家长无法控制,接下来我们看家长理论上可以控制的:

陈杲六岁上小学时,陈钱林和儿子商量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跳级,从六年制的第二册跳到了五年制的第四册,又跳了一年直接读第七册。

你以为你爸爸是校长啊,想跳就跳?

可能有家长说:根据浙江省的规定,是可以跳级的啊!

你去操作一遍就知道有多复杂了。就跟所有大学里转专业的规定是一样的:理论上你想转就转,但是实际上?以某知名高校为例,你要转专业首先要排名在本专业前15%,可是转专业本身就是不喜欢这个专业,既然不喜欢你还要在这个专业里考到15%。。。

是不是个悖论?

跳级的规定也差不多,浙江省2005年发的《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中,第八章第三十二条中对“跳级”做出了明确规定:小学和初中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学业成绩特别优异,能达到上一级水平,由学生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提出跳级申请,经学校批准,可予以跳级。跳级应在学年度开始时进行。毕业班学生不予跳级。

啥叫特别优异?啥叫能达到上一级水平?这都很宽泛。一般来说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真要提出跳级,一般都会实力劝退:孩子学业能不能跟上啊,心理能不能承受啊?万一跟不上到时候再回原班级孩子会不会抬不起头?

总之很难。不过爸爸是校长就不一样了。。。 

事实上小学的课本对少数有天赋的孩子来说确实是一种折磨,低水平地机械训练对于大部分刚开始学习的孩子是有必要的,但是对少部分孩子来说完全没必要,这就叫因材施教。

据说陈杲课后可以不做老师的作业,你爸爸不是校长,你一个普通家长跟老师去说,你的作业太简单了,我娃能不能不做?

不说100%吧,九成的老师会给娃穿小鞋,直接让你体会到社会的铁拳。除非是老师真的爱才,主动跟你说孩子不用做我作业了,否则你试试?

当然,在有了这些条件支持以后,以陈校长的社会资源,给孩子找到顶配的师资或者自己上手都不是太大的问题。像陈杲这样的孩子,也不需要天天盯着,关键的时刻有人点一点就可以了。

至于说带孩子游学、培养良好习惯,很多家庭都在做,并没有什么特别稀奇的地方,说到底还是天赋和教育资源占了主导。

所以说陈杲这么成功,一方面是自己的努力,另一方面直接赢在了起跑线:优秀的基因,有个懂教育的老爸因材施教,还能帮他摆平俗世间的干扰(落后的教学对于有天赋的孩子来说确实是干扰)。

怎么样,还想学么?是不是觉得心更扎了呢?所以每个成功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个超级牛逼的家长,有时候是俩;大部分的孩子以后就是普通人,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也挺好。

孩子成功的两条,一条不能把握的,一条虽然可以把握,但是是理论上的。

所以尽人事听天命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