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戏行业渠道发展史变化:对理解Taptap的一点启示

 Richard红叶 2021-03-03

路演听到几点新东西,凭借记忆写一下:

游戏行业发展脉络

主机游戏——端游戏——手游——云游戏

每一次变化,都会产生大量变化。不过始终不变的是游戏内容对渠道的重要性。

早期主机游戏时代,比如任天堂的游戏机的性能,其实是比索尼差很多的。但没关系,任天堂凭借强大的游戏制作能力——如《超级马里奥系列》、《赛尔达的传说》等等,依然跑了出来。

在主机时代,主机就是渠道方。

这里也给大家讲讲为什么现在分成是——30%。

这主要源于早期:

加上主机游戏机,是要在各大百货渠道上架的。这些推广上架费,非常昂贵。

所以核心:亏本的硬件 渠道销售费用等等,这些导致主机厂,要抽CP方30%的收入。

这是主机时代的情况;但到了端游时代,依然维持这种比例,多少是不合适的,硬件亏钱的逻辑没有,拉新烧钱获客(这种玩法没怎么见过)

也说了索尼游戏机情况,虽然性能好,但毕竟缺乏好游戏,必须差异化。后来,靠着内容CP方丰盛,如《最终幻想系列》,以及规模效应,帮助这一渠道发展。

此外,也有少量自研代表作《战神》,最终成长起来。

微软是三大渠道最弱的一家,不过在推出Xbox之前,也在1999年,建立起了强大的研发和发行业务,如《光环》等。

总得来说,在端游时代,基本渠道方,都是由主流自研游戏的,想凭借硬件是走不出来的,必须靠内容,可以是外部合作,也可以是内部自研的。但核心一定是好玩的游戏,没有这种,做不出游戏渠道。

等到了端游时代,渠道方变成了Steam这些平台。

与Steam有竞争关系的:Epic games(堡垒之夜)、Origin(艺电)、Uplay(育碧)、战网(暴雪)、Wegame(腾讯)、Itch io、Robot Cache

这里面最大的特征,是大部分平台都会有些差异化,尤其是Epic games,平台推出很多创新功能:降低分成、跨平台游戏(能主机、PC、端游等)、特殊独代模式……

这部分是公司研究团队还在分析这些(这里我就不讲了)。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这个行业没办法用Steam的方式,打败Steam

也就意味着,taptap大概率难以颠覆,除非你采取特殊差异化,如果没有差异化,上面列举的平台里面,估计还要很多一样死了的。

当然,像米哈游社区这种,也会凭借《原神》、《崩坏3》等待,会成为Epic式的发行方(当然,只要他们愿意这么做)

手游时代来了,就看TAPTAP怎么做好,听完路演,感觉云游戏完全是一个变革型的玩意,太重要的。

另外,超级理解自研的重要性。

不过对Taptap在创新这块,感觉力度不足,包括商业模式的设计这些,除了零分成这一举措。

由于很多都是内部研究成果,具体就不多表述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