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明草根牛人,康熙年间轰动北京,羞杀明朝降臣

 wsyqn 2021-03-03
晚明草根牛人,康熙年间轰动北京,羞杀明朝降臣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一:载入史册的“神技艺”

中学教材里,一篇常叫中学生们读到入神的古文,正是《柳敬亭说书》。

这篇曾经被选入过多版语文教材和练习题的晚明小品文,出自明末文学家张岱之手,以生动明快的笔墨,还原了明末说书艺人柳敬亭的表演现场:此人每天说一回书,就要一两白银酬金,必须提前十天付定金预约。待到表演时,讲“武松景阳冈打虎”一段,那真是“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就连他的眼眉,都是“口角波俏,眼目流利”,叫现场观众听到入神,比看《水浒传》原文还精彩。

如此生动描述,叫这位说书艺人柳敬亭的高超技艺,寥寥几笔就跃然纸上。哪怕放在今天,也堪称功力精湛的顶级艺术家。而放在张岱写下此文的明末年间,这位叫柳敬亭的说书艺人也并非虚构,却是当时红透江南的知名艺人,按现代说法,绝对属于明星级别。

甚至可以说,了解明末的兴衰历史,只看这位“大明星”的一辈子,就是几多唏嘘。

晚明草根牛人,康熙年间轰动北京,羞杀明朝降臣

二:从逃犯到大明星

柳敬亭,万历十五年(1587)生人,以黄宗羲《柳敬亭传》与夏荃《退庵笔记》记载,他原本姓曹,出身泰州北湾的渔夫家庭,却在十五岁时因好勇斗狠犯了死罪,只能仓皇逃跑。途中在一柳树下歇息时,十五岁的柳敬亭回想这一番晴天霹雳,也总算是想开了:既然躲在柳树下,那“吾今氏柳矣”。于是改名为“柳敬亭”,而后流落到盱眙,开始以说书为生。

谁知改名换姓的穷小子柳敬亭,却意外找到了人生目标,别看读书不多,但连书都没钱买的他,只凭听来的《三国演义》等故事,竟能独出心裁“加工”,每次开讲都招来大批听众。可别看名气有了,日子却过得苦,走街串巷讲一天,也挣不了几个钱。赶上隆冬时节,经常连脚都冻裂。这样的日子,一熬就是好几年。他的足迹也走遍江南,日子一如既往的艰难。他也感到,自己看上去颇有天赋的说书本领,似乎还缺什么。

直到在松江地界,柳敬亭结识了当地儒生莫后光,眼光独到的莫后光,一句话就戳中了柳敬亭的毛病:“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想把书说好?只绘声绘色还不够,你每句话都要说出人物性格,你需要了解各地风土人情。你更要像春秋战国时代的艺人优孟那样“可以得志”,也就是作品要有社会意义。小伙子,慢慢练吧。

就像武侠小说里,突然被打通任督二脉的武学天才一样,莫后光的这一番棒喝,叫柳敬亭从此开了窍,之后几个月里,他暂停了所有表演,埋头苦练学习之中。当他再次出现在莫后光面前时,一场精湛的表演,叫素来挑剔的莫后光瞬间拜服:“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这小子现在还没有开口,欢乐悲伤的感情就带了出来,叫听众不由自主沉浸进去。这出神入化的技艺,想不红都难。

在中国古代,说书这种技艺,一直是读书人眼中的“小技”,看上去难登大雅之堂。但柳敬亭却赶上了好时候:那时候的明王朝,正是东南商品经济火热发展时,南京苏州杭州等大城市高速发展,城市生活丰富多彩。说书弹词尤其火热,像柳敬亭这样技术炉火纯青的人物,自然亮相就爆红。

晚明草根牛人,康熙年间轰动北京,羞杀明朝降臣

于是自从被莫后光点评后,柳敬亭就火遍了南京杭州各城市,每次说书都听众爆满,达官贵人家的家庭宴会上,他更常在亭榭间独坐,悠然拍案开讲,只要一张嘴,就是当晚焦点人物。张岱《柳敬亭说书》里,请他演出必须十天预约的规矩,还有他说书现场,决不许听众打哈欠走神的规矩,当时也流传各城市。此时的柳敬亭,也早不是当年寒冬里挨冻的穷说书人,他的收入与日俱增,人气也是一天天旺,堪称江南知名的“娱乐明星”。

从穷逃犯到“娱乐明星”,这一番人生经历,正是明末年间,东南市民经济火热的缩影。

在结识了明末军阀军阀左良玉后,他的人生更骤然蹿到巅峰。左良玉目不识丁,每次公文都要人念,可每次一听念公文就心烦。待到柳敬亭到了他军中后,这事就不烦了,柳敬亭绘声绘色的朗读,把每份公文都当成评书,果然念得左良玉心花怒放,他也就成了左良玉身边的红人。明末崇祯帝上吊,明朝变了南明,柳敬亭也扶摇直上,惧怕左良玉的南明官员们,见了柳敬亭就叫“柳将军”,各种官场宴会,更把柳敬亭请到主座,场面无比风光。

但这风光,终于随着一场国难雨打风吹去:清军南下。

三:大彻大悟的抉择

南明弘光元年(1645),卷入南明内斗的左良玉突然身死,随即清军南下,偏安江南的南明弘光小朝廷瞬间灭亡,左良玉大军也树倒猢狲散,其子左梦庚带着残部降清,顺便卷走了柳敬亭放在左良玉军中的一生积蓄。昔日的“大明星”柳敬亭,虽说早早逃离左良玉大军,却已身无分文,又赶上这兵荒马乱念头,可谓人生骤然跌入谷底。

晚明草根牛人,康熙年间轰动北京,羞杀明朝降臣

不过对柳敬亭来说,他毕竟还有这一身说书技艺,不愁找不到饭碗。但这桩家国巨变,还是叫他彻底理解了多年以前,莫后光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是啊,说书也是一门艺术,不止讲得是娱乐,其中更有家国情怀志向。面对南明王朝覆灭,昔日大明王朝山河变色的景象,柳敬亭,彻底懂了。

从此以后,柳敬亭过上了另一种生活,虽然还是以说书为业,却不再追求多少酬劳薪金,更不再沉迷于讲述各种奇特故事。他的评书作品,开始以《精忠全传》《隋唐英雄》等忠义故事为主,通过讲述岳飞秦琼等英雄的壮烈岁月,寄托对明朝灭亡的哀思。他也不再以收取银两为目的,却是走街串巷,把家国兴亡的哀叹,讲给每一个听众。

也正是因为有了曾在左良玉军中的经历,见过骄兵悍将征战杀伐的柳敬亭,说书技术也更加精进。那把那段时光的记忆,全数融入到评书创作里。于是他描述的战争,有了“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的现场效果,为明朝灭亡满心悲愤的听众们,不知不觉就“亡国之恨顿生”。抗清志士周容听柳敬亭说《精忠全传》,不知不觉就把柳敬亭当成了心目中的岳飞,竟当场就朝着柳敬亭肃然下拜。

就这样,在南明浴血抗争的年代里,昔日的明末“大明星”柳敬亭,就以这样特殊的方式,表达着一个明朝遗民的尊严。

清朝康熙元年,清王朝已经坐稳江山,久仰柳敬亭大名的清朝漕运总督蔡世英,热情将柳敬亭邀请到北京。当时七十六岁的柳敬亭,在蔡世英的船上就慷慨开讲隋唐英雄,把船上一群官宦听众,都听得唏嘘不已。三年后柳敬亭再入京,到了北京刚安顿下,演出邀请就接踵而至。清朝官员曹贞明,听过了柳敬亭的现场演出,感怀于明朝灭亡,竟写下《贺新凉》词,连呼“今昔恨,一搔首”,满是唏嘘感慨。

晚明草根牛人,康熙年间轰动北京,羞杀明朝降臣

甚至当年卖身投靠清王朝的原明朝官员龚鼎孳,也慕名来看柳敬亭演出,亲眼看到七十九岁的柳敬亭,借评书怒骂叛徒奸臣的一幕,听完却是连连叹息,写下“笛床烟月,泪珠盈斗”的名句。自从降清后,他挨了许多年骂,但柳敬亭,却真把他骂出眼泪来了。

在经过了这两次京城之行后,柳敬亭的下落也就成谜,民间更充满着关于他的传说。但若只看这晚年一幕,就不得不感慨明末兴亡的病因:山河变色时,曾风光如龚鼎孳这样的晚明精英,都不如柳敬亭这样的说书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