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汉人的餐桌

 崔瑞逻辑 2021-03-03

中国人离不开一个“吃”字。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

做一辈子的老饕,要比做一辈子的皇帝还舒服。

1.

早上起床,呷口热茶,拿着蒲扇,游走在江边的街口;

过早的有豆皮、热干面、炸面窝、鱼糊糊,外加一碗白开水冲蛋酒。

2.

中午一盘洪山菜苔炒腊肉、一铫粉藕炖排骨,

蒸江汉平原的桥米,外加一个葱花炒蛋、一个油淋青蔬。

那味道是极好的。

3.

晚饭简单一些,一碟红烧武昌鱼,武昌鱼属鲳鱼类,

鱼身扁狭、刺多,红烧能去土腥,还能软刺。

如果条件好,夏天能捕到长江鮰鱼,清蒸、酱烧,皆可。

江水的鱼,没有土腥,好收拾,都是大刺,孩子也能吃。

武汉人还吃豆腐干子,比豆腐硬,也好收拾,

加一点里脊肉,炒着吃,

或者加一点五花肉,炒着吃,

口味重的放点酱油,口味轻的放点青菜,

都很下饭。

最好是中午能剩下点米饭,江边的人家,

把肥肉焅成猪油和猪肉渣,葱白、姜末,

大火一烧,孩子都抢着吃。

4.

武汉人家的烟火,大体如此。

5.

武汉人家吃饭,也有很强烈的区域色彩。

武汉很大,有多大呢,武汉三环全程顶上了北京五环。

长江、汉江,把武汉分划三镇。

6.

汉口洋气。

100多年前开埠,就有洋行、租界。

汉口这边,河南人多,多是信阳、南阳来谋生的。

大汉口,有一半的人,祖籍河南。

汉口这边,温州人也多,疫情期间统计有20万人。

汉口这边,洋人也多,有很多领事馆、很多跨国公司。

汉口的饭,有传统的武汉烟火,

有码头的江湖气息,重口味,也有中原的面食文化熏陶。

热干面、手擀面、鱼糊面、牛肉面,是很多人的主食。

娶了河南的媳妇,或是嫁了河南的老公,饮食习惯也慢慢被同化。

汉口还有私房菜,其实多是杭帮菜,江浙菜,或是上海菜,

精致、偏甜口,很贵。

也有海鲜,航空发货的。

我有个朋友,是个老饕,宁波人。

她带我去吃海鲜,爱点带鱼,我笑她带鱼也算海鲜?

她讲宁波人、上海人,只吃舟山的带鱼,

在入海口的带鱼,肥美。

生鲜带鱼好收拾,清蒸加酱油,但也最考验厨师的本事。

有几家杭帮菜,要预定,在老汉口的私家别墅洋房里,

很洋气,老外也去。

鸭脖子、鸭掌这些,其实是卖给外地游客的。

好多年前,池莉写了个《生活秀》,女主角叫九九,

一个下岗女工,在汉正街、吉庆街卖鸭脖子。

这个故事,成就了今天的周黑鸭。

7.

汉口是老汉口,汉阳是老汉阳。

汉口人吃饭很宽容,有辣、无辣都可以接受。

汉阳则不然,汉阳接近江汉平原的口感,嗜辣、嗜咸。

因为汉阳造,武汉被称为东方的芝加哥。

汉阳工业时代的很多移民,来自于仙桃、荆州、襄阳,

口感也偏于江汉平原。

汉阳的牛肉面,好吃在牛油上,辣椒煸炒、牛油板结,

直接化水做汤,浓郁、油辣,被称为“重油”口味。

还有重油口味的宽粉、烧卖。

再有就是,腌制的鱼、鸡,用水泡一夜,

或整、或焖、或煮,随便配菜,都好下饭吃。

再有就是,仙桃的蒸菜、米粑,麻城的吊锅,

也迅速融入到汉阳的烟火。

回味着曾经时代的辉煌。

8.

尽管总督府在武昌,

但武昌却是武汉三镇建设较晚的一个镇。

武昌的口感,更复杂:

司门口的老武汉,喜欢吃江鲜;

老锅炉厂的职工,喜欢吃洪山菜苔;

水果湖的新贵,讲究养生、口感清淡;

靠江夏这边的新武昌,喜欢吃河鲜、藕莲。

青山那边,多是老武钢的职工,天南海北:

夏天啤酒、烧烤,冬天白酒、火锅。

武昌、洪山成了大学城后,口味年轻化、零食化了,

油烧虾子,公安鱼杂、牛杂,遍地开花。

多数人认为香帅张之洞是湖北人,

其实他是河北沧州的,南皮县的。

张之洞对武昌饮食的影响不大,武汉也没有正儿八经的官府菜。

但张之洞却把回族菜带来了武汉,

武昌有几家清真的馆子,很好吃。

9.

蔡澜喜欢带着朋友,满大街地找大排档。

老先生讲,大排档的菜香,香在“镬气”。

这个“镬”,和“火”同音。

人生很短,就这点烟火气息,

也就活在这烟火人间。

喜欢汉口万松园、二七路一排溜儿的“苍蝇馆子”。

来武汉的朋友,我就带着她,

一条街吃几家叫不上名字的店子:

烤凤爪、铫锅子煨藕汤、豆皮、油炸猪蹄子、鸡蛋油条。。。

城市的“镬气”,

滋养着城市的每个人,

烟火熏染着这个城市的每个人。

我爱武汉。

我们坚信“逻辑改变生活,理性铸造梦想”的初心;

我们秉持“公益知识传播,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