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联想收购摩托罗拉大败局:一个故事难以两次讲圆

 garyhyz 2021-03-03
联想收购摩托罗拉大败局:一个故事难以两次讲圆

同一个故事两次难以讲圆,事到如今回头看:联想收购MOTO在不合适的时间窗口复制了曾经成功的IBM逻辑。而Google125亿美金收购MOTO,29亿美元卖出却终得以全身而退。


今年3月,已担任联想(Lenovo)集团CEO15年的杨元庆在面对外界质疑联想业绩不佳、自己却拿1.18亿元高薪时,曾以一句“我不能比我美国的员工、美国的下属、美国的高管拿着更低的工资,这个说不过去”引发争议。而在上周联想公布年亏损1.28亿美元的2015年财报后,杨元庆又不得不发声:“去年的奖金我不要了”。

 

面对集团六年来首次亏损,杨元庆坦言公司正面临一些挑战,也低估了与摩托罗拉(Motorola)整合的难度。然而,现实总是如此残酷,外界对联想战略的质疑才刚开始,两年前将摩托罗拉转手给联想的谷歌(Google)又无情补刀,宣布以最多4%的折扣减持其手中联想的3.71亿普通股,套现约2.21亿美元。尽管双方都未对此发表评论,但众所周知,市值5000亿美元的谷歌不太会差这点“小钱”,能解释这一举动的似乎只能是谷歌对联想前景的看淡。

 

毫无疑问,联想今日窘境的直接原因就是两年前那宗并购(接盘)手机界“没落贵族”——摩托罗拉的交易。当时,联想斥资29亿美元从谷歌手中接下了被称为“烧钱无底洞”的摩托罗拉,旨在超过小米跃居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然而,两年过去了,联想手机业务不仅没成为全球第三,其全球市场份额却已经完全跌出前5。这宗交易难道注定失败?我们这就从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的逻辑说起。


联想收购Moto复制收购IBM的成功逻辑?



2014年10月,当联想从谷歌手中接下摩托罗拉的时候,一切似乎都很美好。规模效应方面,根据IDC数据,2014第三季度小米和联想出货量差别只有40万台,而摩托罗拉单季度出货量就超过800万台,两者相加必然超过小米。联想市场主要在中国,而摩托罗拉虽然已退出中国,但在美国等海外市场拥有成熟的国际运营商关系和布局,这种地域上的互补将帮助联想将其产品国际化。

 

产品方面,尽管谷歌与摩托罗拉合并后耗时一年多才推出的Moto X因市场定位等原因没能大获成功,拖累了谷歌当年的业绩,但在2013年底,摩托罗拉复苏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廉价机型Moto G和Moto E席卷了欧洲、印度、巴西等多国市场。第二代的Moto X配置和体验都达到了旗舰标准,而且价格有所降低。联想看到的是一个产品线丰富、出货量不断增长的摩托罗拉。同时,摩托罗拉旗下的智能穿戴产品Moto 360也被联想收入囊中。

 

最后从人才和研发能力角度看,摩托罗拉的团队得以保留。联想还获得了2000项技术专利,使联想在出征美国等海外市场更有一定知识产权的保障。在合并之后,联想品牌主攻性价比机型,而摩托罗拉则走高端路线。联想善于供应链整合和成本控制,摩托罗拉提供品牌号召力和技术研发实力,协同效应可期

 

联想与摩托罗拉的结合像极了2004年联想收购IBM旗下PC业务Thinkpad的情况联想当时的PC业务也是在中国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希望将市场扩大到全球。IBM旗下的Thinkpad电脑拥有品牌与技术的领先地位,只是IBM本身专注于其他业务,导致被戴尔与康柏逐步蚕食市场,该业务出现亏损。

 

在与IBM整合初期,联想先是维稳,保住员工团队和客户,处理好供应商关系;随后,联想挖来了戴尔前高级副总裁WilliamAmelio担任CEO,开始大刀阔斧地重组与成本控制,营收与利润开始高速增长;在金融危机导致公司亏损后,原董事长柳传志再次出山,大力开拓海外低端市场,同时用Thinkpad巩固高端市场,登上了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宝座。

 

然而这宗看似与收购IBM案很有可比性的交易却有一个根本的不同,就是时机。2004年联想计划收购IBM旗下PC业务时,中国的PC市场,尤其是笔记本市场还处于萌芽阶段。笔记本电脑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还不是标配。当时的电脑价格动辄上万,可以说是一座尚待开挖的金山。在那个时代,收下IBM的PC业务虽然充满挑战,但前途无量。正如当时决定收购时,柳传志对联想高管说的:“做得好,一步登天;做不好,打入地狱。”

 

反观如今这个时代,手机不再像10年前那样让人疯狂,已经进入了平价竞争时代,技术突破变得不再迅猛,外观功能同质化现象已经出现。中国华为、小米、步步高等厂商的崛起正是这个时代的标志,联想身为其中一员,意图再通过收购已然没落的海外大牌征服全球市场已经很难再行得通。当前的电子消费品科技前沿已走向智能穿戴设备、VR、无人机等产品,而手机的下一步发展是智能互联和内容生态的“软实力”争夺

 

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的交易已经错过了市场爆发的时间窗口,29亿美元与当时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的125亿美元相比确实像是赚了个便宜,只是现在要把这29亿美元消化掉,不知联想下一步要如何做。

 

财大气粗又拥有强大技术积淀的谷歌虽然欠缺做手机硬件的经验,但在手机界没有一个对手会小看它。当谷歌在收购摩托罗拉时,包括三星在内的世界手机巨头无不心生不安,因为谷歌旗下拥有全球使用最广泛的智能手机系统Android。那么谷歌为什么没留住摩托罗拉呢?


125亿美元买进,29亿卖给联想,但谷歌不亏


2011年8月,谷歌以每股40美元、总值125亿美元的现金收购了功能手机传统巨头摩托罗拉,交易价格较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溢价63%,成为谷歌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那时,诺基亚还是全球当之无愧的第一,苹果已凭借四代iPhone杀到了全球第四,而摩托罗拉则处于加速下滑中,已跌出全球前5,科技巨头谷歌的到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摩托罗拉的救赎。

 

对于谷歌这笔巨额收购,外界反响不一,而3年后当谷歌以29亿美元将摩托罗拉转手给联想时,大多数人确信谷歌在这宗交易中赔了本。然而,谷歌其实没有,至少在联想以29亿美元接盘后,这宗交易对于谷歌来说非常值得。

 

首先,谷歌收购摩托罗拉所获得的最重要资产就是摩托罗拉手握的1.7万项专利这些看似难以准确估价的无形资产能让此前饱受专利诉讼困扰的Android成功上岸。要知道,在这宗交易之前,谷歌刚刚遭遇了苹果、微软等竞争对手联手出资45亿美金抢购重大专利的“恶性事件”。在谷歌与联想的交易中,联想仅买到了2000个专利,其余的专利都只是授权使用,谷歌用钱换耳根清净的做法很难以金钱来评估。

 

其次,从金钱角度来看,一方面摩托罗拉在被收购时拥有30亿美元的现金流在账另一方面谷歌在2012年末分拆了摩托罗拉的家用电视机顶盒业务,又获得现金23.5亿美元。而29亿美元将摩托罗拉转手给联想后,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的成本已降到很低。

 

最后,这也许才是这一交易真正无价的收获,就是谷歌从中真正看清了未来自己该走的路在收购摩托罗拉之后,外界都认为已经通过Android统治智能手机系统的谷歌要向手机的硬件设备进军了,也许谷歌也这么想过,它也推出过自己的Nexus。苹果在这个领域的强势表现让任何厂家都会眼红。而之后,摩托罗拉出现持续亏损并最终被出售后,谷歌招致外界的质疑称其当初就是看中对方的专利,榨干摩托罗拉的价值后就转手了。

 

事实并非如此,谷歌与摩托罗拉的结合是技术宅的“惺惺相惜”,双方合作推出的Moto G可谓谷歌与摩托罗拉两大技术团队的良心之作,产品一经发布便广受好评,在产品配置、价格与体验方面都是一款好产品,无奈叫好不叫座,销量一直无法上升。一部分原因可能是谷歌没有砸够钱做市场营销,以技术著称的谷歌在这方面显然不如传统手机厂商那样驾轻就熟,另一方面原因,其实也是主要原因,就是时间窗口也已落后,高端市场已有苹果牢牢占据,中低端则也有中国厂商逐步蚕食市场

 

谷歌每年都往摩托罗拉输血,还因裁员4000人遭到示威游行。为了摩托罗拉,为了手机业务,谷歌是真的尽力了。然而,这些学费也没有白交,因为这宗并购让谷歌真正看清自己的路,手机业务上谷歌将继续Android的升级进化,而硬件上不再碰手机、平板,而是专研于未来高溢价的尖端产品,包括智能产品、人工AI等。另外毋庸置疑的一点就是,若非谷歌在摩托罗拉产品所做的努力,联想当时也一定不会以29亿美元接盘摩托罗拉。

 

在手机领域,软件商收购硬件商也不止谷歌一例,微软(Microsoft)也在收购曾经手机霸主诺基亚(Nokia)后没能扭转后者的颓势,最终在保留收购的专利后将诺基亚转手给了台湾OEM巨头富士康。现在留给杨元庆的选择应该不多,可能只能将摩托罗拉“死马当活马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