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天地立心”,还是“为自己立心”?

 郁土 2021-03-03

随 红摄

在微信群看到一段视频,是名年轻人在演讲:
我仍认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是摆脱贫困的家乡。
身为蝼蚁,我们当有鸿鹄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在我心里,这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手段。只有改变人,才能改变一切。而教育无疑是改变一个人最好的方式。

初听慷慨激昂,细品却觉有点问题。
先看第一句话,“我仍认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是摆脱贫困的家乡”。作为其个人的志向,未尝不可,那是他的选择自由。然却万不可将此作为所有接受高等教育者之目的。

首先,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尤其一线城市的学生,不存在此一问题。

其二,即便是那些来自贫困地区的大学生,只要他不是定向生或委培生,那么,其大学毕业之后,如能够在大城市找到理想的工作,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就也无可厚非,没有谁会强制他毕业后非回到贫困的家乡去帮助村民摆脱贫困的。

第二句,“身为蝼蚁,我们当有鸿鹄之志”。
蝼蚁者,蝼蛄和蚂蚁也,干嘛非得将自己贬作蝼蚁呢?蝼蚁和鸿鹄,一个昆虫、一个天鹅,这之间的差距也太大了吧?陈胜当年所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乎”,燕雀与鸿鹄毕竟都属于鸟类嘛。

这且不去管他,身为蝼蚁,演讲者却有着鸿鹄之志——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北宋理学家张载的名言,表达了儒家的人生理想。有人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 

古代称三十年为一世,万世者极言其多也。老实说,以前我也曾为此四句话所激动。然今日在此语境下再看到它,就觉有些问题。这名自称为蝼蚁的同学,却要为全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所有民众确立生命的意义,继承往圣的学统,还要为万世带来太平。只此最后一句“为万世开太平”,结合中美贸易战,并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以来所引起之大动荡,别说是三十万年了,就是能为眼前的二零二一年这一年带来太平,也大非易事啊。

按理,这名同学有此远大志向,我应该为他点赞才对。这不正是钱理群先生所批评的精致利己主义之反面么?不应该受到赞扬与肯定么?

可正因其太过宏大了,无论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家乡摆脱贫困”,还是“为天地立心”,我从中就完全看不到他自己,而这才是引起我怀疑的地方,尤其他还是一名“蝼蚁”。

胡适在《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中引用了易卜生的一段话:
    我所最期望于你的是一种真实纯粹的为我主义,要使你有时觉得天下只有关于你的事最重要,其余的都算不得什么……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胡适对此的评论是:
“把自己铸造成器,方才可以希望有益于社会。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把自己铸造成了自由独立的人格,你自然会不知足,不满意于现状,敢说老实话,敢攻击社会上的腐败情形,做一个‘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斯铎曼医生……

“这个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一面教我们学娜拉,要努力把自己铸造成个人;一面教我们学斯铎曼医生,要特立独行,敢说老实话,敢向恶势力作战……欧洲有了十八九世纪的个人主义,造出了无数爱自由过于面包,爱真理过于生命的特立独行之士,方才有今日的闻名世界。”

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还是“把自己铸造成器”?以我个人之经历,就觉后者更靠谱,更实在。当然,“把自己铸造成器”也大非易事,但毕竟有个具体的目标,远比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之笼统含糊的大目标更容易实现些。

昨天,黄玉峰老师在朋友圈分享了这样一段文字:
天明步至五浦汇,见一美团小哥将电驴停在桥边,静静地在垂钓,看他气质,似是读过书的青年!突然想到前几天看到的报道,说有好多研究生在做外卖小哥,悬想他父母为他打拼没日没夜,他自己读书也是拼死拼活,希望有一天跳出农门,而今为了一口饭,不得不去做外卖!可以想象他的内心该有多少不平!
然而,他居然天不亮,趁没生意,到河边来垂钓!!
看着他孤独的背影,我不禁潸然!
于是写了这首打油诗:

为了跳龙门
阖家没晨昏
幸而毕业了
无脸见乡亲
做个小哥吧
总得要生存
苦水向谁吐
独钓一江春
 


  此文图一出,反应热烈。乐燎原老师留言:“农家之苦,非独爹妈,乃一家子也。故曰:为了跳农门,举家茹苦辛。”

不由忆起当年在晋南参加高考时,学校里悬挂的大红标语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一种准备是考上大学,一种准备是考不上大学;考上大学就可跳出农门,成为城里人,毕业后分配工作,吃公家饭;考不上大学,就只能回农村继承祖业修理地球。

其实,当时吾等农村学子,都是只抱着前一种准备来做此拼搏的,实在考不上大学,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此标语就是专为安慰高考落榜者的。

今日,有越来越多农家子弟可以去上大学了,然考上大学之后,又当如何呢?

在今日这种情形下,我觉得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所要面对的,不是什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而是先要为自己立心,为自己立命,把自己铸造成器!

假如一时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哪怕先去做外卖小哥,或房产中介,也没有关系。只有先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当你在城市中立稳了脚跟,再图更大之发展。当你把自己铸造成器后,你才有可能帮助贫困落后的家乡,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当然,你大学毕业后选择回乡务农,帮助乡亲脱离贫困,就也是可以的,但前提是先要把自己铸造成器,而不能去啃老。

所以,我想说,与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不如“为你立心,为己立命,学以致用,太平一生”。
二零二一年二月廿六日上午

补:文成,读到朱学勤先生的一段话,表明他对此的观点,特此附录于下: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语出宋人张载,我难以理解也难以接受这样的话,这是中世纪“政教合一”的追求,不穿袈裟的袈裟语言。一个有现代视野的知识分子可以把这些话语当史料来读,但如果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那就可悲了。(朱学勤《一个民族的落后,首先是知识分子落后》,刊“大先生们”微信公众号)
二零二一年三月三日上午
          

郁土微信相关文章

———————

郁土 │ 孟子之水与斯蒂芬之水

郁土:孟子论辩逻辑浅析

郁土:《老子》中的逻辑谬误
《论语》批判:孔子对待盲人的态度(六)
钱大昕“世无孔 子,谁能定是非之真”???
吕思勉“汉武帝并不是真有什么本领的人"
我建议:开设“大学逻辑”与“美国文明史”课
郁土:说理,说理,说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