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粤军三剑客”纵横南方抗日战场,盘点抗战中的广东籍名将

 度度战史馆 2021-03-03

国民党夺取政权的北伐战争是1926年从广东开始的,黄埔军校也是1924年在广州开办的,因此在国民革命军中广东籍将领非常之多,主要包括粤军第一师系统、北伐中的“四军系统”和黄埔一期的粤系学员系统,他们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是在抗日战争中,一大批粤籍将领为捍卫民族尊严而战,尽到了一个军人的本分。

范汉杰

从历史脉络来看,孙中山先生是广东人氏,是故对广东同乡有种异乎寻常的信任感,他逝世后留下的国民党“四巨头”全部是广东籍,包括国府主席汪精卫、代理大元帅胡汉民、财政部长廖仲恺、军事部长许崇智,结果廖仲恺被刺后,浙江人蒋介石在苏联顾问的支持下后来居上攫取了主要权力,确实出人意料,此间汪精卫责任最大。

孙中山组建大元帅府后,又从邓铿的粤军第一师抽调三个营组建了大本营警卫团,以师参谋长、北伐名将陈可钰为团长,三个营长就是号称“粤军三剑客”的一营薛岳、二营叶挺、三营张发奎,都是民国时期名动天下的将领。

抗日战争时期薛岳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主管江西、湖北战事,陆军二级上将;张发奎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第二方面军司令官等职,主管两广地区战事,陆军二级上将;叶挺将军则被国共两党共同认可,出任新编第四军军长,陆军中将,他们都为在抗击外敌的民族战争做出了贡献。

“建国粤军”是孙中山最早依赖的地方实力派武装,因此在国民党内陆位超然,在黄埔系军官成长起来之前,粤系军队有许多高级将领活跃在抗日战场上,比较知名的有:

李汉魂

蔡廷锴,毕业于广东讲武堂,第十九路军总指挥,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奋起抗战,逼得日军三易主帅,是中国第一支整建制抵抗日军侵略的部队,东北军少的就是这股子精神。

罗卓英,黄埔中央军“土木系”灵魂人物,四大金刚之首,陈诚的保定军校八期同学。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司令长官,是经历抗日大型会战最多、任职战区最多的高级将领。

吴奇伟,保定六期毕业,武汉会战期间第九集团军总司令,长江中下游“江防军”总司令。

李汉魂,保定六期毕业,张发奎旧部 ,抗战期间历任第64军军长、第37军团长和第35集团军总司令,是“德安大捷”(万家岭)的主要功臣,别只记得张灵甫。

第三战区参谋长黄百韬

余汉谋,保定六期毕业,抗日战争时历任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七战区司令长官,所部是在粤北与华南日军对峙的主力。

其实,黄埔军校第一期中广东籍学员是各省中最多的,奇怪的是出类拔萃的很少。能令人印象深刻的有余程万、范汉杰、容有略、李铁军、钟斌、李及兰等人,范汉杰算是最后级别最高的,陆军副总司令。

在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除大家比较熟悉的除叶剑英元帅之外,还有一位黄埔一期的广东籍名将被忽略了,这就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120师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的华北野战军第18兵团司令员、开国上将周士第,他的籍贯是民国时期的广东乐会(现属海南)。

八路军120师参谋长周士第

      知史方能望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