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里的贾母,到底影射历史上的谁?

 九天揽月123 2021-03-03

贾母,姓史,又称史老太君,贾府上下尊称她为“老太太”“老祖宗”,是贾府的最高统治者,一生享尽了荣华富贵。林黛玉影射的是明朝末年和崇祯皇帝。那贾母影射的也绝对是一位帝王。

那她影射的是谁呢?


好些人说,贾母影射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因为她是老祖宗嘛。

我倒不这么认为,因为朱元璋离崇祯皇帝时代,都有二百多年了。我在解读“一僧一道”那一期说过,茫茫大士,也就是癞头和尚,倒是有朱元璋的影子。

我认为,贾母影射的是明神宗朱翊钧,也就是万历皇帝。

有人一听,肯定大跌眼镜了。因为万历皇帝在历史上的口碑实在不好,哪怕是最铁杆的明粉,也没有几个人喜欢他。史学界也有个定论:“明之亡,实亡于神宗”。这么一个贪恋酒色、穷奢极欲、二十八年不上朝的皇帝,怎么能和慈爱可亲的贾母划等号呢?

这就是我在之前强调过的问题:我们要尽可能站在作者的立场,去看待书中的人物,以及人物背后影射的对象,这样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那么写。如果用现代的眼光去看万历皇帝,那当然不是个好皇帝。甚至有的人认为:整个明朝,都没有一个好皇帝,跟清朝皇帝比差远了。

  • 矮大紧就说:“明朝是个三无朝代:无明君,无名将,无名士”。

  • 号称最牛的历史老师袁老师,说得更狠,他说:“明朝是个王八蛋王朝,明朝皇帝个个都是王八蛋。”而万历皇帝,无疑是王八蛋中的王八蛋。

但对红楼梦的作者和当时的人民来说:故国大明,绝对不是王八蛋王朝,万历皇帝也绝对不是王八蛋皇帝。相反,明朝在万历前二十年,国力达到了最鼎盛,四方宾服,国力鼎盛,经济文化艺术发展都达到高峰。是名副其实的“天朝上国”,明朝人到国外,那都是被奉为上宾的“上邦人物”。与之相反的是,几十年后的清朝人,脑袋后面拖着一根鼠尾,所到之处,受尽了嘲讽奚落。

凡是要讲证据,说贾母影射万历皇帝朱翊钧,有什么具体证据呢?

还是那句话,直接证据是没有的,这种解读,只能尽可能多地列举出相关性证据,很难找到因果性的推断。信不信,您自个儿判断。


第一,贾母是林黛玉的外祖母,也就是爷爷辈;而万历皇帝是崇祯皇帝的祖父,也是爷爷辈。

第二,明朝在万历年间达到鼎盛,又盛极而衰,在他死后,大明一个一个巨大的危机接踵而来,他死后仅仅二十四年,大明王朝灭亡。

而贾母也是在贾府最繁荣昌盛的时候,嫁入贾家,亲身经历了贾府由盛转衰的过程,虽然她本人一生享尽了荣华富贵,没有看到贾府家破人亡。但在她的晚年,贾府已经每况愈下,一年不如一年。可以预想得到,正是贾母死后不久,贾府就“忽喇喇大厦倾、昏惨惨油灯尽”,树倒猢狲散,家亡人散各奔腾。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大观园,也成了陋室空堂、衰草枯杨、蛛丝儿结满雕梁。再后来,物换星移,这一切又成了别人的歌舞场。

第三,在《鸳鸯三宣牙牌令》那一回,贾母和林黛玉都抽到了天牌,其实就暗示了她们的天子身份。但贾母对的诗句非常有气势,特别是那句“一轮红日出云霄”,和林黛玉对的那句“良辰美景奈何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们都知道,“月”代表明朝,其实那是大明亡国之后的象征。在此之前,日,也就是太阳,才是明朝的象征。那时候明朝军队里,或者出海的商船上,挂的都是“太阳旗”。这在仇英 等明朝画家的绘画里,都可以看到。所以明朝的“太阳旗”是早于日本的国旗的。甚至中华民国的国旗“青天白日旗”,也是脱胎于明朝的太阳旗。

公元1644年三月十九日,崇祯自杀,大明亡国,汉人心中的太阳没有了,只剩下“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而郑成功在台湾,还有朝鲜半岛,就把三月十九日,定为“太阳节”。来悼念崇祯和明朝。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贾母说的“一轮红日出云霄”,那红日,正是贾母代表的是万历年间的大明朝,那时候的大明,正繁花似锦、如日中天。因此才有那种豪迈的自信和气势。而林黛玉代表的是崇祯年间的明朝,已是日落西山,面对天灾人祸,无力回天。才会发出“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哀叹。

第四个相关性证据:贾母聪明博学,小时候却很淘气,爬到亭子上玩,掉下去差点淹死。老年后依然喜欢热闹,喜欢年轻有活力的、长得漂亮的围在自己身边。

所以她最喜欢王熙凤,喜欢薛宝琴。不喜欢王夫人、迎春这种木头人,也不喜欢薛宝钗这种太世故的。贾母虽然不怎么管事,但对贾府的大小事宜,都心如明镜。有她在,贾府就算衰落,也不至于家破人亡。

万历皇帝可以说是皇帝中的神童,四五岁就能读书,读的还是《四书》、《左传》这样的经典。所以当时贾母问林黛玉可曾读书,林黛玉说“只刚念了《四书》”。这样可以看出贾母、林黛玉非比寻常,小小年纪就读《四书》。女孩子又不能参加科举,读《四书》有什么用呢?其实还是暗示了她们的身份。

万历皇帝不仅喜欢年轻貌美的,更喜欢聪明活泼的,不喜欢唯唯诺诺木头似的人。尽管在他十五岁的时候,就和李太后身边的宫女有了男女之情,但他并不喜欢这位本本分分的宫女,进而不喜欢她生的儿子。

他最宠爱的是谁呢?是郑贵妃。郑贵妃并非长得最漂亮,但她最聪明、大胆、活泼,只有她敢在万历面前开玩笑,有时候玩闹起来,甚至还敢摸皇帝的脑袋。万历皇帝只有在她那里才觉得最放松、最自在。想想书中的贾母,身边要是没有王熙凤,那得少了多少乐趣?

当然我绝不是说王熙凤是影射郑贵妃。只是说万历皇帝在这方面和贾母很像。毕竟皇帝也是人嘛。

后世对万历皇帝最大的批评,就是二十八年不上朝。尤其是跟清朝皇帝不能比。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

其实早朝越来越是一种形式,就像现在有的公司,要是天天开早会,这公司肯定也不怎么样。明朝处理国家大事,是内阁和皇帝共同处理。清朝则是皇帝在军机处独断专行。所以即便在清朝,也不把早朝太当回事了。反正官员们都是奴才,对国家大事几乎没有发言权,皇帝要怎么做就怎么做。比如乾隆皇帝,一生六次下江南,每次一去就是大半年,每年一半的时间住在圆明园,夏天就去承德避暑山庄,你想想,他一年能有几天上朝?


人比人气死人,万历皇帝跟乾隆皇帝比,估计也得被气死。他二十八年不上朝,不代表他二十八年不办事。人家把国家治理得不错,“万历三大征”,都取得了胜利,文武官员被治理得服服帖帖,既无宦官专权,也无朋党之争。政治清明,社会安定。要是万历皇帝晚死十年,明朝也不至于那么快就败亡。可这样的皇帝,被后世骂作了王八蛋。

而号称十全武功的乾隆皇帝,所谓的十大功绩,其实乏善可陈。六下江南、游山玩水,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还被后世美化成了英明神武的风流天子,这样的神仙日子,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第五个相关性证据,贾母和万历皇帝,都是很偏心的父母。

贾母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贾赦,小儿子贾政。她显然更喜欢小儿子,跟小儿子一家住一起。以至于那年中秋节,贾赦借题发挥,说了个“天下父母偏心的多”的笑话。

万历皇帝可是出了名的“偏心”。上面刚说的,万历皇帝十五岁时跟李太后身边的一个宫女有了私情,结果生下来皇长子朱常洛。按说就得立朱常洛为太子。可万历皇帝只宠爱郑贵妃,一心想立郑贵妃生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可明朝的文官们没那么好欺负,打死也不让万历这么做。于是引发了长达三十年的国本之争。万历皇帝最终屈服,但还是恨不得把天下最好的东西,都给这个儿子,封朱常洵为福王。福王在河南拥有大片封地,还不知足,是历史上有名的穷奢极欲的王爷。后被李自成军队杀害。明朝灭亡,和朱家皇室遭到农民军报复性的清洗,也与这些王爷们骄奢淫逸、侵占大量民脂民膏,激发民愤有关。

第六个重要证据,就是贾母的梯己钱和万历皇帝的内库。

梯己钱,就是私房钱。贾母自从嫁过来时,就有很多私房钱了。据说古人的嫁妆,是女方最重要的私房钱,万一被休了,她起码还能靠这笔嫁妆生活。所以嫁妆并不是夫妻共同财产。贾母当年是金陵史侯家的千金小姐,嫁妆肯定不会少。而贾府当年又是最鼎盛的时候,所以贾母一直存了很大一笔私房钱,还有各种古董,奇珍异宝。

贾母到底多有钱呢?书中没有直说。但贾府上下都知道贾母有个大金库。

贾琏送林黛玉回苏州奔丧,得了林家好大一笔钱,后来又遇到缺钱的时候了,便让鸳鸯把贾母一些不用的东西收拾出来,结果就能当几千两银子用。

比如贾母见林黛玉房间的窗纱旧了,就让王夫人安排换新的。用的还是连王熙凤、薛姨妈都闻所未闻的绫罗绸缎,叫做软烟罗。这可都是皇家内造之物,在贾母的库房里就有一大板箱。

刘姥姥还说,贾母的正房,都是大箱、大柜、大桌子、大床,果然威武。就是那柜子,比我们那一间房子还大还高。难怪在后院里放了一把梯子,就是用来开顶柜收放东西的。

贾母在薛宝钗房间太寒酸,马上就叫人搬来一些帐子、花瓶等摆设。贾母很多好东西,都多得落满灰尘了。

贾母赏给孩子们的东西,比元春从皇宫里赏赐出来的东西还要名贵。比如给贾宝玉的那一件雀金裘,是俄罗斯国裁缝用孔雀金线编织的。结果被贾宝玉不小心烧了一个洞,拿到街上裁缝店,那些裁缝见都没见过,更不会缝补。最后还是心灵手巧的晴雯补好了。这其中的秘密,等到解读晴雯的时候再谈。

再比如贾母赏给薛宝琴一件十分珍贵的凫靥裘,大家都不认得用什么做的。只有史湘云识货,说:“那是野鸭子头上的毛织的。”想一想,野鸭子头顶上才有多少毛,那得用多少只野鸭子,才能织出一件凫靥裘?有幸的是,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着一件凫靥裘褂,专家考证,一共用720块拼缝而成。

当然最珍贵的,是贾母送给林黛玉的一件衣服,叫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送给薛宝琴的是野鸭子毛,给贾宝玉是孔雀毛,给林黛玉的是仙鹤羽毛……孰优孰劣一目了然了,所以贾母最疼爱的,依然是林黛玉。

贾母这么多私房钱,最后都哪去了呢?

前八十回里王熙凤曾经说过,贾宝玉、林黛玉以后要是结婚和嫁人了,费用都从贾母的私房钱里出。《吴氏石头记》也印证了这一点,同时贾母在临终前,也交代贾政,用她的私房钱来办理丧事。

万历皇帝贪财敛财的本领是历史上有名的。他不但以办各种喜事为名,让大小官员出份子钱,更让地方怨声载道的是,是设置矿监税。这个税可不仅仅限于矿业,而是涉及各行各业,收上来的钱主要进了皇帝的自己小金库,也就是内库。在明朝有内府十库,涉及金银玉器象牙、绫罗绸缎布匹、锦帽貂裘棉布、谷物胡椒香料、还有木料军火等等。

按理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皇帝还弄个私房钱干什么呢?其实皇帝也有很多要花钱的地方,比如赏赐功臣,打赏给儿孙或身边的人,那都是用皇帝的私房钱,而不是从户部拨钱。

|明清对比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万历皇帝是历史上有名的守财奴,但和清朝的乾隆皇帝比起来,还是差得远。

清朝皇帝也有自己的小金库,就是内务府。那个天下第一贪官和珅,自从他掌管内务府之后,乾隆皇帝终于过上了挥金如土的日子。因为和珅非常善于敛财,他设置了两项奇葩的税目:一是崇文门过路税,凡是从崇文门经过的官员、客商、考生,都要留下买路钱。皇帝竟然做起了拦路抢劫的勾当,也是天下奇闻。第二就是“议罪银”。就是犯罪的官员可以通过缴纳一定的银两来减轻自己的罪行。

总之各种巧设名目收敛上来的钱,都进了内务府,还捎带让和珅成了天下第一贪官。这个第一贪官贪污的钱财,是清朝国库十五年的收入总和。那乾隆的小金库——内务府到底有多少钱呢?你觉得会比和珅的钱少吗?

(明神宗定陵出土的金丝翼善冠)

所以万历皇帝虽然贪财,但他那点小金库,跟乾隆比起来,恐怕不够零头。即便这样,万历皇帝内库的钱,还经常被户部划走,在三大征的时候,万历还得自己掏钱,充当军饷。最后还被文官们骂得灰头土脸,还在史书上留下千古骂名。

乾隆皇帝就潇洒多了,一辈子有花不完的钱,还给儿子养肥了的大贪官和珅。更妙的是,在清朝,可没有任何官员,敢对皇帝的所作所为叽叽歪歪!骂皇帝?那更是不可能的!说句“清风不识字”,都要被砍头的朝代,谁还敢骂?

孟子曰:“君视民为草芥、民视君为仇寇”。清朝,中国人最没有尊严的朝代,难怪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候,老百姓都在旁边看热闹。因为烧的是强盗头子的私家园林,关草民鸟事呢 ?

请原谅我的借题发挥,同时为了让我对贾母的影射解读,更能自圆其说,就对万历皇帝稍稍洗白了一下。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欢迎到评论区批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