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张辽威震逍遥津,全因孙权太菜?孙十万:这种亏皇太极也吃过

 冷兵器研究所 2021-03-03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明忆

字数:3257,阅读时间:约15分钟

编者按:让孙十万一战成名的合肥之战,一直是许多三国历史和军事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战役。不过对于整个第二次合肥之战的评价,很多人都往往是简单的将其评价为张辽勇武过人,而孙权就是个菜鸡,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合肥之战


首先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是,整个合肥之战和《三国演义》中的“张辽威震逍遥津”还是存在着亿点点差别。逍遥津之战严格来说只能算张辽、孙权合肥之战的一部分。整个合肥之战实际上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是孙权带兵抵达合肥,然后遭遇张辽突袭,第二阶段孙权指挥围城,第三阶段孙权撤军,最后阶段是张辽对孙权再次发动突袭,也就是赫赫有名的逍遥津之战。

▲张辽


其实我们常说的张辽张八百,并不是张辽真的就带着八百人冲出去直接把孙权的十万大军打崩。而且如果真的深扒一下张辽的战绩,虽然在围城前的突袭一举“冲垒入,至权麾下”,但也不是真干掉了孙权,造成的伤亡相较于孙权的十万大军来说,也仅仅只是洒洒水的程度。不过倒也不是说这一战对于合肥守军没有意义,毕竟这一战让合肥城内的守军士气大振,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挫败了孙权军队的士气。加上孙权军“会疫疾”的情况,使得孙权仅仅围城“十馀日”,便选择退兵而走。

▲孙权


换言之,其实真正给孙权一方带来重大损失的,还是孙权在撤军时发生的逍遥津之战。不过就算逍遥津之战,其实也不是像《三国演义》中说的,张辽、乐进带兵把孙权十万军队包围。当时张辽敢于出击的最大原因,实际上是孙权自己军队在撤退时,主力和孙权等高级指挥将领之间,出现了严重的脱节。根据《三国志·凌统传》记载:“时权彻军,前部已发,魏将张辽等奄至津北”。

▲老三国中的凌统


结合后面孙权等人在遭到张辽袭击后,“权使追还前兵,兵去已远,势不相及”的情况判断,整个逍遥津之战的完整情况,很有可能是孙权带领凌统、甘宁、吕蒙等高级将领亲自担任殿后,以确保主力部队安然撤退时。由于这支负责殿后将领团,因不明原因与主力部队发生了脱节,导致张辽趁机出击试图将孙权的殿后部队吃掉。而且从整个逍遥津之战的情况来看,可能孙权带的这些留在津北的兵力还要少于合肥守军,以至于张辽能够一边攻击,一边迂回到孙权军后方,拆除了孙权撤退必经的桥梁。


这里要多插一句,有关逍遥津之战其实很多人还有两个误区,首先第一个是,并没有证据证明,张辽在逍遥津之战中,知道孙权也在殿后的军队中,以至于在战后还要询问被俘吴兵得知孙权也在后,“言不早知之,急追自得,举军叹恨”。第二个是孙权在战斗中,也并非真的是个窝囊废,张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孙权就有“向有紫髯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的评价。

▲《赤壁》中的孙权


总的来说,张辽与孙权的合肥之战,虽说张辽的确是在这一战中,因为他的时机把握和大胆的作战方针,让他在合肥城下大放光彩。而对于孙权来说,虽说在张辽偷袭时,他被打的“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后面又有逍遥津之战的惨败,但从实际损失来说,孙权在合肥之战的损失由于他的及时撤军止损,反倒是损失不大。而这也保证后来他和曹操的濡须之战,能够以平手的结局结束。


说到这,可能有的读者老爷好奇了,虽说最后的逍遥津之战,那肯定时孙权的指挥失误导致的结果。但是之前孙权被张辽八百人给撵到山上,这到底是孙权自己太菜还是张辽太猛?诶,这个问题笔者个人感觉,绝对算得上是整个合肥之战中,最具有军事讨论价值的地方。


这样的战例除了张辽外,还有在接下来几乎是经典复刻的濡须之战中,甘宁对曹操的百骑劫营。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比较类似的,比如明末的松锦之战后期,明军将领曹变蛟趁清军移动营地,而对皇太极大帐进行的夜袭。以及1676-1681年俄土战争中,易卜拉欣帕夏率领奥斯曼军队远征莫斯科和哥萨克联军控制下的奇吉林,结果在扎营时也遭到哥萨克人主动出城袭击。

▲奇吉林围城战


能有这样一抓一大把的案例,某种程度上,倒是说明这种战术是存在某种非常普遍的可行性。究其原因,到不是说自古中外都不乏猛人,而是对于几乎所有的国家地区的军队来说,从行军往驻扎转换,或者是像松山围攻战那样,进行营地移动时,整个军队就像褪壳时的螃蟹一样脆弱。

▲《董卫国纪功图卷》中的清军大营


 对此,古人甚至还有一个专门用来描述军队这种状态的成语——“立足未稳”。如果光看这个成语感觉没啥实感,那么笔者就举些比较实际的例子。在冷兵器研究所往期的文章中,讲过不少古代军营驻扎的问题,虽说一些重体力工作可以由征调的民夫之类完成,但是考虑到一支上万甚至几万士兵数量的营地,而且还是要为了长期围城战做准备的营地,所需要的工作量虽然不比建造城市,但也绝不是一时半会能完成的。

▲明·仇英《中兴瑞应图》中的营帐


 不仅防御工事的建造需要时间,涉及到大军每队士兵自己的营地位置和物资分配,这些对于上到主将,下到基层军官,都是工作量极大,需要消耗大量精力的事情。至于士兵们,军队行军的疲劳和物资分配等问题,都会导致他们出现注意力涣散的情况。在这种种因素的影响下,军队对于突袭的防备机制减弱,也就自然是情理之中了。


不过能不能袭营是一回事,效果会怎么样,这就是另一回事了。为了追求突袭的突然性,守城方肯定不可能携带太多的兵马。除非守城方的士气极端低落,那么想要将突袭的效果最大化,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对敌方的重要设施或者主将进行斩首战。当然,就算是敌军自己“立足未稳”的情况下,这样的要害之处还是会被优先保护,因此这种突袭就像前面举的这些例子一样,大部分都还是在心理上震慑敌军,同时提升己方的士气。


不过这种心理战的成果究竟有多大的作用,这个其实也是要分情况。如果敌方想孙权打合肥那样,根本没打算长期作战,只是想捞一把就跑,那这种心理上的震慑还是比较有效。但如果敌人想皇太极围攻松山那样,已经做好准备要死磕到底,那这样的突袭所能带来的心理优势,在长期围困中还是很容易抹平的。


更关键的是,虽说有着理论上的可行性,劫营这种事风险依然非常巨大。在行动中,将领必须要有非常好的作战节奏和时机的把握能力,毕竟一旦不管之前攻城方处于什么状态,一旦遭到劫营除非本身就已经出现严重问题,否则军队的指挥系统都会迅速运转起来开始迎敌。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指挥劫营的将领,必须在尽量少的损失下,获得一定战果后迅速跑路。一旦劫营部队出现重大损失,或者是指挥劫营的将领战死,那么对城内守军是会带来巨大的打击。


除了围城战前外,另一个实行劫营作战的好机会,就是像张辽的逍遥津之战时那样,在围城一方决定放弃围城,准备撤军离开之时进行突袭。究其原因,这一时期的围城战在指挥调度方面,不仅要面对建造营地时同样的混乱,而且各个方向围城部队的调度、撤退顺序,以及断后部队的安排等等,都是工作量极大,且难度极高的工作。尤其是最后的断后部队布置,如果没有对城中守军现存战力有着清楚的评估,就很容易在最后阶段被守军反蛰一击。考虑到这一时期围城方因为长时间的围城战,大多都会出现士气低迷的情况,这一阶段的劫营战所能达到的效果,往往可谓是成“吨”的伤害。

▲彼得一世第一次攻打亚速要塞时,就因为没有做好断后工作而遭到奥斯曼守军痛击


最后总的来说,合肥之战中张辽的勇猛的确是值得令人称道。但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张辽的成功也是在种钟因素巧合下所达成的,所以拿这件事就说东吴一方的人都不行……这就有点矫枉过正了!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内容。主编原廓、作者明忆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