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故事:兄弟二人争夺田产对簿公堂,贤县令巧分家产一劳永逸

 一枝独秀2603 2021-03-03

一对兄弟因父亲死后留下的七亩田产分配不均而对簿公堂,县令不但解决了遗产分配问题,还让兄弟俩和好如此,一劳永逸,兄弟俩的后人也再无争端。

清朝时期,潮阳县令蓝大人任职期间,有一对姓陈的兄弟因争夺父亲死后遗留下来的七亩田产,提起诉讼。

蓝大人认为兄弟二人应该同气连枝,怎么能为了几亩田产对簿公堂呢?

蓝大人将两人都下狱,命人将二人用一条铁链拴在一起,不管是坐下还是站起都必须同步。

蓝大人让人悄悄观察两人的举动,每天上报一次。

一开始陈氏兄弟都不说话,侧着身子不看对方。两日以后,两人开始转头。

又过了三四天,两人开始说话。

又过了几天,两人开始一起吃饭。

蓝大人觉得时机成熟,两人已经都有悔过之意,便将二人提出来审问,蓝大人问两人有没有儿子?

巧的是,兄弟两人都有两个儿子,蓝大人命人将兄弟两的儿子都抓来,然后对兄弟二人说道:“你们的爹生了你们俩,如今你二人才会对簿公堂,你们俩又各生了两个儿子,他们以后也会争房争地,为了你们考虑,决定把你们俩的儿子各选出一个交给乞丐头子做儿子,这样以后就不会发生手足相残的事情了。

兄弟俩都跪下磕头哭着说:“我们知道错了,愿把田让出来,以后再也不争了。”

蓝大人想了想说:“你们虽然是这样想的,你们的夫人恐怕不会愿意,你们回去跟妻子商量一下, 三日之后再说。

第二天,两人的妻子就把陈氏的族长请来,让他能替两家人做担保。

从那以后,两家人和睦相处,没有再因田地之事发生争吵。

两家人商量以父亲的田为祭产,将田租出去,兄弟俩轮流收租,得回的租金用来祭祀祖先,愿子孙后代,永无争端。

这样一来,兄友弟恭,妯娌之间也如亲姐妹一般。

此案名为《蓝某折狱》是清朝折狱案例中的一起。

此案告诉世人判案除了公平、公正以外还需要智慧,审案之人能灵活变通,达到息诉的效果。

此案要判固然简单,二一添作五一人一半,只是这样下去兄弟俩就会势成水火,后人也会老死不相往来。

为了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蓝大人导演了这出好戏,用锁链将两人的心重新锁在一起,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同根生,什么是手足!

除此之外,蓝大人还想到兄弟二人争夺土地,很有可能和妻子也有关系,为了切除一切导致兄弟不和的外力,蓝大人给了双方三日时间,让他们回家说服自己的妻子,这样才能一劳永逸。

折狱指的是诉讼案件的判决。

息诉是说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让诉讼双方停止争端、诉讼。

表面看兄弟俩是在争夺房产,实际上是兄弟之间不和睦造成的,两人各自成家之后,只记得自己的小家,却忘了两人本是一奶同胞,才会为了几亩田产反目成仇,在他们心中这几亩田产是大于几十年的兄弟情的,蓝大人所要做的就是纠正兄弟二人的价值观。 

息诉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文化,流传至今,对我国的法治建设起到重要意义,但现代跟古代息诉相比,主要是以劝解为主,采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方式,对于房产争夺案件起到谨小慎微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