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思与无为

 临观山水 2021-03-03

《易经》六十四卦中,第三十一卦为泽山咸卦():“亨,利贞,取女吉。”其意为畅通,和正,娶女吉利。《易经·咸·彖》曰:

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可见,咸卦之意象为无心之感。《庄子·天道》曰:

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得心应手,实际上即无心之感,虽说“得心”,但已成为潜意识。正如木匠劈料、石匠砌墙、人们骑自行车一般,有了得之于手的精湛技艺,操作过程中便无需太过留意。

(北宋)欧阳修在其《书梅圣俞稿后》中曰:

乐之道深矣,故工之善者,必得于心应于手而不可述之言也。

此之谓也。

咸卦是如何成就无心之感的呢?其《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咸卦拆成两个八卦,上为兑卦(),表示泽;下为艮卦(),表示山。泽柔而山刚,故曰“柔上而刚下”。深山大泽之中,常有氤氲之气;柔刚并济,方可阴阳调谐。故曰“二气感应以相与”。《易经·系辞下》曰: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

可见,咸卦之意义十分重大,无怪乎其能与乾、坤二卦合为天地人三才之卦。咸卦“山上有泽”,意象为在上之水泽滋润着山体,而山体亦无欲无求地承载着水泽,这一形象象征着山水潜意识地相互感应。咸卦要求“君子以虚受人”,即君子应当向大山一样安忍不动,从而达到虚怀若谷之情境,兼容并蓄。

彖辞中“止而说”一句耐人寻味。止,《易经》中明确指明其为艮卦之行为,即将山喻为止。若放纵思维,不妨如此想象:大山万亿年“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阅历无数,旁观天下沧海桑田、人世变幻,一切前因后果,尽入其法眼,故可“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正如人在顿悟后必然欣喜一般,因知足、知止而感通,因感通而喜悦。此外,兑卦之形象为开口大笑,其本身就有“悦”之意。

《大学》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可见,止之意象也十分深刻。知足不辱,止于至善。人能知止,方可无思无为;若欲求不止,则无一日不在思求有所作为,无一日不在算计他人或贪图公共与公家财物。日常生活中,人们能感受到自己的心,那是因为欲望将其扰动;若仅仅满足于日常需要,则将心“安”理“得”。心“安”之后,便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此方能达到无思无为之境界。故《易经·系辞下》中有言:

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

因欲望而引起的有所思与心动,很可能令人后悔莫及。可见,一动如一静,是很有道理的。

无思体现的是一种得心应手,而非真正的不思不虑。咸卦所体现的无心之感,亦为此意。心之篆体为

是一种象形,像心脏也像花瓣,心花怒放一词可能正出自于此;思之篆体为

也是一种象形,其上为囟、下为心,因为囟门长在头前顶,畅通于泥丸宫,故表明思想需要脑与心相结合。这比西医与西方心理学所认为的思想只靠大脑这一说法可能更合理。

《坛经·机缘第七品》曰:

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说,穷劫不尽……”

六祖惠能认为,真心无念即无妄念,即心不动,故前念不生即心;佛即觉,觉即无妄,觉念一灭,佛亦不在,故后念不灭即佛。此所谓即心即佛,不生不灭。从世俗的角度来说,“前念不生”即向前的念头不妄起,表明做人不可对未来之事患得患失,要以平常心去面对未知前途;“后念不灭”即向后的念头不强按,表明做人不要对过往之经历耿耿于怀,要以无常心去接受既成事实。一个对过去与未来都念念不忘之人,必然是个心里有负担之人。如此境况,要想做到无思乃至无为,实不可能。有道是:

白云漫青山,青山依然在。

青山自青山,岂受白云碍。

青山比喻自性,白云比喻妄念,妄念虽会有起有灭,自性但应不动不摇。青山原不动,白云任去来。正如我们仰望天空时,看起来只是日月星辰在动,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当风吹幡动时,有人认为是风在动,有人认为是幡在动,而六祖惠能却认为是“仁者心动”。

故修行最忌心动,心动则不能进入无思状态,不但不能达到无心之感,甚至可能会造成难以弥补之过错。《八仙全传》中有多处篇章提到神仙“动心”之害,如:

他自度出何仙姑回至泰山,一去一来刚刚六天,李玄(即铁拐李)在途中只觉心弦震动,似乎有甚心事一般。原来神仙最怕动心,心一动,必有甚事情发生。也有因一念之微竟酿巨祸、遭天谴的。李玄这时虽也能够前知,但非经过推算未必就能明了。此时便在空中站住,收敛心神,默默运算。可煞煞作怪,平时事无大小,一算而知的,这时觉有些模模糊糊的,不甚弄得明白,似乎他本身有甚祸事一般,又似没甚妨碍的光景,正是俗语说的:“事不关心,关心者乱。”李玄因事属切身,心思先已纷扰,自然神魂不能归一。此也一定之理,除了几位天仙领袖,谁也不能跳出这个圈儿。佛家以“无人我相”为最上功夫,亦正为此。(第二十五回“说偈语老君示因果  遭火劫李玄失法身”)

铁拐先生听玄珠说出这话,不觉十分惊讶。因运转神目朝他注视了一会儿,喟然叹息道:“言为心声,心为事主。道兄好好从公,为何有此疑虑?易经说:‘吉凶悔吝生乎动。’道兄此言,也一动也。修道之人,最忌动心。道兄前途确不甚平安。好在弟辈中人与道兄将来还有一段香火缘,尽可前来相救。……”(第六十八回“受官法了结偷桃案 炼秽镜打破遮眼球”)。

当我们有心作为时,必将改变现有之状态与规则,花费无数心思,或许成功或许失败。当所在单位经常发布新文件时,这肯定是某位或某些领导要有所作为,但通常会令不少员工大为反感、大厌其烦。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在接受采访时曾被问及他在中科大任期内最大的贡献是什么,他回到道:“我最大的贡献是我什么也没做。”“治大国若烹小鲜”,无为而治,总是如此地令人神往!当今有多少大学校长,特别是名校校长,能真正达到这一境界呢?而无为比无思更难实现。古往今来、古今中外,能无思无欲之贤人达士并不少见,但真正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之人,除老庄外,还有几人?

美国心理学家William James在其《心理学原理》(1890)一书中曾提出一个经典的自尊公式:

这并非没有道理。较少的抱负无疑会消耗更少的思考,也就会更少地发现自己的不足。想想那些逐鹿中原者、成王成侯者,其抱负很大,成功或许也很大,自尊却未必过于常人。而那些山林隐士,其抱负很小,成就却或许不小,故可不卑不亢,甚至可笑傲王侯。

美国经济学家Paul A. Samuelson也曾提出一个公式:

即物质消费越大,或欲望越小,快乐则越大,这也正应了中国的古话:知止不辱,知足常乐。

《易经·文言》曰:

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君德也。”

不易乎世即不因世俗而改变自己,不成乎名即不为名利而追求成功,遁世而无闷即远离尘世不会感到郁闷。要真正做到这些,不无思无为怎么可能呢?庸言之信即平常的言语也要讲信用,庸行之谨即平常的行为也要持审慎态度,闲邪即防止邪念,善世而不伐即有功于世间却不居功、不争功,如此则可德博而化。这实际上为无思无为提供了一个可具体操作之方向,即“不争”。

正如《老子·八章》所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水总是居于低洼之处,但正因为此,其才能无忧无虑。老子关于“不争”之描述在《道德经》中共出现了五次:

二十二章: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六十六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七十三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应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八十一章: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由这些描述可知,老子以为,唯有与世无争,方可无欲无求,方能无思无为,方能“天下莫能与之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