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梦史手札·托梦之三

 临观山水 2021-03-03

除了心理意象之外,托梦也可能带有其生死哲学方面的意象,尤其是在生死疗愈这一方面;托梦也是一种灵知,涉及性命观与死亡观;中国自古就有“天人感应”之学说,也常被普通人拿来解释一些神异事件;托梦的刻板印象是一种外来指示性的梦境,在梦境中或许会梦到自身宗教信仰的神灵、祖灵或一般人常说的怪力乱神。
所以托梦的现象带给人的经验是很多样化的,有此经验的人在梦醒后可能会有许多心理及情绪上的反应,如梦见已经往生的亲人,会感到震惊及悲伤等,梦见神灵则会欣喜以及感到有一股神圣的力量。
台湾学者余德慧(2006)提出共现型时光重演这一概念,认为托梦自有其现身的偶然性(涉及文化的给出与布置)和必然性(涉及人受苦求助的心理动力)。
在托梦的梦境中,梦者会梦到自身已故的亲人,已故者和梦者的关联重新被连结,重演追思来弥补对于已故亲人的存在,例如:梦到先人吃不饱穿不暖而举办功德法会等,以弥补梦者未尽的孝道以求心安,在很多时候对于已故者的不舍与怀念,都在梦显后展现出来。不仅只有梦到亲属才有疗愈的作用,在梦到神灵也可能有同样的功效。在神灵梦启方面虽然占了很大宗教因素,但是信仰也是一种疗愈的途径。
或许,托梦类似于一种象征治疗,一般的催眠、观落阴、牵亡等情境,而梦中的象征物代表着平时与自身所处在不同世界中通过梦境来传达出不同境域的连结。托梦会让梦者觉得梦中的指示是必须达成的,安顿故者,就是安顿悬念,如此才能达到圆满,也能让自己的负面的心理压力减轻,同时达到疗愈的效果。
可能,托梦并不代表直接处理悲伤,或直接疗愈梦者;托梦或许借着梦中的指示,作为中介,并藉此达成一种心灵的展演,如共处关系的重演,再一次的和对方的生活相连接。
在亲人往生的时候,总是会有家属梦见亡者回来托梦告别。或许,在生与死之间,梦可能是一个中介站,让已故者能够与生者相互传达讯息,故对于生者来说,梦境就是一道接近已故者的桥梁。在生死交界的地带,梦境与现实的交错、交会、交织会更强烈。虽然托梦不只是在生离死别时候才有意义,但在面临生死问题的时候,托梦的频率比一般时候更高。因此,托梦所展现的深层意义以及其疗愈价值都是值得探讨与研究的。
伊本西那(1963)于《论灵魂》中提到:灵魂在清醒的状态下,把各种感官知能或运动机能使用到外界,而在睡眠中,灵魂又由外界而转向内部。由此可知,灵魂包含所有自身的全部,无意识、梦境、本我、自我等等,都包含在自身的灵魂当中。H.Spencer Lewis(2006)则认为,灵魂就其本质和具有生命的天性,乃是一种源于上帝意念的精神物质,且从超自然领域中释放出来。因此,或许也可从灵魂学中寻找到托梦的一丝线索,灵魂是存在于生命体中一种深层意识,从中国古代梦文化也曾提出梦是灵魂出游所致。虽然灵魂看不到、摸不到,似乎是无稽之谈,但却是奠定托梦的基础之一。灵魂本身是有意识的,普通的情况下只有在梦中最容易感受到那超自然的存在,而存在的感觉及体认只有梦者自行才能体会。
灵魂在梦中所要传达的语言可能是一种符号,或者是种意念的传输,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那么强烈的感应。例如,祖先托梦就是一种传达灵魂讯息的指针,但并不是家族中每个人都可以体验得到,而是某几个或特定的人才有特别敏感和深刻的梦境体验。在祖先托梦的梦境中,梦者似乎都扮演着被寄予期望而必须改善的一方,往往是被动者,所以为了证实托梦的真实性,梦者往往做了梦中所提出讯息的回馈,如果证实回馈有帮助或确信回馈的真实,那么托梦基本上就是一种真实的存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