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月 | 有了它,人间处处可爱

 天下丛林 2021-03-03

春天里,你最期盼的事是什么呢?

相信答案一定众说纷纭,但对茶迷来说,春天最盼望的,莫过于那一口新鲜的春茶。

经过一个寒冬的蛰伏,茶树在雨水的滋润下冒出千头万芽,碧绿葱翠,鲜嫩欲滴。

此时沏一壶春茶,壶中有久违的云雾山川,有诗意的春暖月圆,更有超脱于浮华之外的真趣清欢。

新火煮新茶,一盏得清欢

春来绿意生,天地皆滋长。

人事纷繁,游园赏花,许多临街的茶铺已经摆上了新茶的招牌。

江南风物,茶为日常,但也是最不能缺的季节筵席,是这春天的第一缕鲜气。

在中国人的心中,茶,俨然已超出“饮品”的单一概念,既可润唇吻,亦可“抵尘梦”。

相较于其它茶类,无论是形、色、香、味,还是意趣,春茶都更像是一个优美季节,一场盛大的春天。

眼下,正是“新火试新茶”的时节,江南茶园已青青,采茶人忙着摘下柔嫩的新叶,赶制今年的头春茶。

春寒料峭,采茶人往往天色微明就得出没在茶树间,腰间斜挎一只小竹篾茶篓,手指翻飞不停。

而当一年中最纤细最嫩绿的茶叶经过火与水的历练后,被重新赋予了生命。

来到古人的杯盏之中,那满腔的诗情也被唤醒了。

于是才有了:待到春风二三月,石垆敲火试新茶。

在诗人魏时敏的笔下,春茶显然是一份美好的憧憬。而在东坡的笔端,春茶却是一股治愈人生的能量。

他说:“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新火煮新茶,一盏得清欢。

风来疏竹,风去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同一片蓝天下,不同的时空中,饮一杯绿茶,和古人心灵相通。

春尝一口鲜,人回草木间

“茶”字从笔画构成上讲,就是“人在草木之间”。

上有草,下有木,人在草木间,得以氤氲、吸收天地精华,是茶真正的秘密。

一盏茶,水里生香,得趣虽不在多,片时清畅足矣。

不曾心与竹俱空,也不曾貌偕松共瘦,一盏香茗,不赊风月,伴我闲时清寂,慰我浮生无常。

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即便窗外满眼是都市的水泥丛林,立交桥上车水马龙,只要一盏清茗在手,人就仿佛蓦然走进了草木之间。

如归远古山林,感受到清风浩荡;如重温日光景,日子舒缓却真真切切。

茶是对时间的收藏。

喝春茶,则是爱茶人最具仪式感的事情,一盏春茶入口,春天才算真正到来。

春茶中富含大量的氨基酸,所以春的味道更加的鲜、爽、甜。那一层白色的茶毫,也清澈可见。

饮一口,身心皆舒畅无比。

茶在春天与我们相遇,是它最美妙的时候和我们相遇。

这一番话不由得让人想起林清玄曾说过茶圣、茶神留下的精神是“永远保持天真浪漫”。

而“浪漫就是浪费时间:浪费时间慢慢走,浪费时间慢慢喝茶,浪费时间慢慢吃饭,浪费时间慢慢思考,把你的生活步调放慢,这就是浪漫。”

那这个春天,最浪漫的事莫过于,沏一壶最好的春茶,和自己最爱的人,慢慢喝慢慢聊……在茶最美好的时候,和她相遇。

我常在想,天地四时流转不怠,让春有春的样子,夏有夏的脾气,所以人间处处可爱。

而人,在草木间真切地活着,享受每一刻的烟火日子,不求大欢大喜,愿尝得幸福真意。

这便是,最好的人间好时节吧。

倾慕于斯,沉醉于斯。

禅茶一味,亦是人生滋味

从神农氏到陆羽,我们的祖先耕茶、饮茶,甚至为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生活体系。

在这个生活体系里,茶味、茶器、茶礼──它们构建了一个以茶为源点的空间,人在这个空间遵循时间的相遇,在这个空间营造自己的想像。

千百年来,在高僧、隐士、士大夫坚持不懈地合谋推动下,茶,终于完成了饮馔美学最高形态的构筑,从此在国人的精神世界里散发幽香。

是的,没有人比我们更爱茶。

因为我们笃信,见茶是见自己,要理解中国,不如先来理解中国人营造的茶境。

茶,它既可以出现在热闹而八卦的茶馆,也可以只是一人独坐时,让生活多些禅意的一味药剂。

我始终相信中国人的骨子里都有一股类似于茶一样的“禅意”,只要心境澄明,做人做事便可势如破竹。

白居易曾赋诗,“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大意是饮茶之人坐下倒一壶清凉的山泉,看着碧绿的茶叶在水中如烟雾般翻动。

茶动,人心不动。

我们深信,能把人生活出茶那般“禅意”的人,往往不愿强求,只是心境澄明地做自己该做之事。
饮一壶春色,消解尘虑。
盛半两清风,漫煮流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