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三国志.方技传》

 为什么73 2021-03-04
芃澜 腔调中医 昨天

图片




1、《汉书.艺文志》是班固整理西汉刘向、刘歆内秘府校书成果,并有所补录和删转,以纪西汉藏书之盛的。这也是保存至今的最早的中国图书目录。该目录中,将数术与方技分开,为两类。称,“数术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而“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 就此将其二者分开,目为两个“学科”。

2、《史记.扁仓列传》称,扁鹊一派强调,“信巫不信医者不治”。此为医巫分离之实际存在。而《艺文志》乃于学术上特使其明也。留存至今的《黄帝内经》则宣传:“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可见当时已经清楚地将或同使用方士(方术士)这个名称的两种技艺的两类人区别了开来。

3、象司马迁那样的家族是世代执掌太史职务的官员,其作为最重要的工作,不仅仅在于负责对史的整理和记录,更在于其根据传统执掌着明堂、羲和、史卜之职,数术正是家学训练。在《史记》中,为医家作传只选了扁鹊和仓公,此外另有《日者列传》和《龟策列传》,三者并列,则《扁仓列传》即为《方者列传》。可见也是分开来认识的。


4、但是先秦两汉一直到魏晋,世俗中,方士和方术士却是常常混视,而不加以区别的。尽管作为医技的事方者,有时也被称为方士,而将以数术为主的称为术士,如《六韬.王翼》称:军中设有“术士二人,主为谲诈,依托鬼神,以惑人心;方士三人,主百药,以治金疮,以痊万病。”这里分得很清楚,但也只是这里。而用方术士或方士混同,恐怕仍然是世俗观念的惯性。比如曹植和曹丕都把他们混称为方士,但无论如何,在《艺文志》中,数术和方技已然是分开的两个类别。


5、但是陈寿,这或者是因为他缺乏象司马迁那样的家学训练,而观察不到二者的区别,在《三国志.魏书.方技传》却将持这两种不同技艺的人和他们各自背后的学科于不顾,混为一谈。这其实是思想史上的一个退步。这样写出来的华佗就只好戴上了和其他几位立传者一样的面纱。而这个面纱不是医(方技)家的,而是数术的。同传的除去弟子二人吴普、樊阿以外,还有协音律的杜公良、擅长形法相术的朱建平、占梦的周孔和、以卦象占卜的管公明。陈寿最后评述说他们,“皆玄妙之殊巧,非常之绝技矣。”并称这么做能够“广异闻,而表奇事也”。将其看作是异闻奇事。


6、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写法,并不能够深入反映医家如华佗的特点,而失去了如司马迁所述扁仓医案那样珍贵专业的内容。不得不使我们遗憾。尤其是,所为史不过是皇帝的家史尔,与皇帝无关的人,则不会留一席之地。比如仲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