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性何以成为“他者”——叶不子领读《第二性》

 稻读公社 2021-03-04

女性何以成为“他者”

新年伊始,稻友来到大隐于市的雾镜堂,推门而入,盛开的雪柳,柔美中自有一份力量,转角处红色茶梅,顾自燃烧,顾自凋零,给人惊心动魄之美。我们相聚于此,围炉而坐,茶香萦绕之中,品一段独特的文学之旅。

本期叶不子领读的主题是:女性何以为“他者”。活动前一个月,稻友们开始一起共读《第二性》,这本书让女性有很强的代入感,阅读时虽有诸多晦涩、难解之处;却让人深陷其中,愤懑女人历史之悲摧;也让人不禁深深陷入沉思,站在当下,该如何思索女性命运的过往与将来。叶不子在帮助我们梳理脉络的同时,结合中国女性文学阅读,鼓励我们一刷、二刷,一起讨论,一起学习。



《第二性》作者是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1908年1月9日-1986年4月14日),法国二十世纪重要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这本书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在《第二性》中,波伏娃以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生物学、古代神话和风俗的文化内容为背景,纵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中,妇女的处境、地位和权利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女性个体发展史所显示的性别差异。

叶不子首先抛出阅读的直观感受:女性的每一步成长都是危机,第一次来月经,第一次发生性关系,第一次生育,女性成长的冲击远远甚于男性,男性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容易和自身和解。而女性“她与自身分裂,远远比男人厉害”。

紧接着,从女人是“他者”这一概念导入了文本,在《创世纪》里,夏娃是从亚当“多余的骨头”中抽取出来的,女人不被看做一个自主的存在。男人是主体,是绝对:女人是他者。他性是人类思维的一个基本范畴,如邻乡人相对村民,土著人相对殖民者,无产者相对有产者来说。往往是少数人受令于多数人,并且两者可以具有相互性。但女人和男人的数量是相当的,为什么女人不质疑男人的主宰地位呢?是什么给女人身上带来了这种屈从感?

《第二性》总共分为I、II两卷:

第一卷,是从宏观的角度剖析女人变成“第二性”的原因以及表现。具体从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历史和女性神话在文学中的体现等方面来分析女性的处境。一章章地拆解,让我们对“女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这一论断,有了较为清晰地认知。在历史和神话的演绎中,更可感地了解女人命运变迁的艰难。

第二卷,不同于第一卷的宏观视角,从微观角度出发,援用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从童年、少女、已婚女人、母亲等不同群体出发,审视社会中各个阶层中的不同女性,存在即为存在本身,从而探讨女性独立的出路。波伏娃提出了女性获得经济独立的必要性,也强调了只有女性经济地位变化才能带来精神的、社会的、文化的等等后果,只有当女性对自身的意识发生根本的改变,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阅读这本“女性圣经”,是一路回溯以往生命中的隐秘,有压抑、混沌、羞耻,童年时期的自卑、性启蒙的耻感、爱情的憧憬与幻灭、人生追求的得失,女性在一生的探索中比男性会有更多的困惑,而这困惑更多来自于对自身的不自知。所以《第二性》这本书依然像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思想灯塔。

叶不子还分享了阅读《第二性》对我们文学阅读的帮助,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剖析文学作品。叶不子说重读张爱玲,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张爱玲小说中体现了她对“第二性”生存困境的思考,如果说波伏娃对女性的分析是理性的,而张爱玲更愿意以感性的思维去描摹女性的悲剧。而在这些感性的悲剧中,是她勇于撕毁男权社会对女性习惯认知的外衣,她用另一种方式引人去深思——女性命运的悲剧性。

用《第二性》来对照阅读女性作品,我们可以更加强烈地感受到“第二性”作为一个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而其消灭应依赖于女性彻底改变自己的弱势地位,正视性别的差异,只有自觉地从女性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存的喜悦,实现生命的价值。
 


稻友马不力在读了《第二性》后,对作者知识的广博和思考的深度以及对自我解剖的犀利深感敬佩和震惊。他认为她是敢于吃螃蟹的人,内心充满勇气。马不力研读波伏娃找到了一个独特的切入点:他发现波伏娃公开发行的照片,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笑的(除了个别和萨特在一起的时候),这张不笑的脸,严肃、冷峻、理性、睿智。和波伏娃的照片对视时,我们会在无形中被她吸引。所以,马不力认为,从她的照片中看到什么,我们就可以从《第二性》中学到些什么。另外,作为男性,通过《第二性》的阅读,了解到女性对自身的思考和看法竟是这样的,增加了对女性的同理心。同时,也可以以此为鉴,让男性反观自己,获得自我的内省。最后,马不力强调,解读波伏娃的《第二性》一定不能忽略其存在主义哲学背景。先期了解一些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对我们解读本书有莫大的益处。

大家在自由的探讨中感慨到,相比波伏娃那个年代,现代女性的地位更接近于男女平等。但是男性和女性在思维逻辑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上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一般来讲,女性的思维相对来得缜密,做事细致,男性往往不局限于细节,他们更以开放的思维、更开阔的空间,不拘泥于生活细节。因此家庭角色也就有了分工和合作。
相对于旧时代,现代女性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她们除了生育、哺育、养育,还需要更大的社会责任。在现代社会的各个岗位上,都不乏杰出的优秀女性。她们在事业与家庭之间如何达到平衡,也成为一个两难的话题。稻友应推荐我们谢丽尔·桑德伯格所著的《向前一步》,这本书指导我们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解开了女性成功密码。


我们当中,不乏独立自主、坚强、勇敢和自信者,能很好得平衡家庭和工作,自律并奋斗着。就如稻友Radmelon,有一份自己满足的工作,有自己喜欢的交际圈,有自我解压的方式。我们从中看到当代独立女性独当一面,微笑面对生活,聆听自己内心,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稻友咖啡喵喵关注对下一代的教育,如果我们把女孩当做女孩来养,或许,我们就加速了男女不平等的产生。不强调性别,模糊性别的角色定位。给孩子不设限的生活,不设限的兴趣,释放他们的天性,女孩子的玩具也可以是汽车和枪炮,男孩子也可以戴发夹、玩洋娃娃,又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人生的窗户。


稻友Joy提到:“因为一般西方男人心目中的理想女性是这样的:自由地接受他的支配,不会不经讨论就接受他的观点,而是巧妙地向他的论点让步,聪明地抵制他,最后被他说服。”如果真的是这样,当下的男人会在女人的如此宠溺下变得自傲和白痴吗?女人和男人都在找寻自己的男神和女神,这种对完美的追求和最终在现实中妥协,在生活中将不断上演。……
 


在叶不子的领读下,三个小时的分享和交流,转眼即逝。通过分享,大家对《第二性》的具体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深化了对性别的认识和交流,学习到了从不一样的视角看待问题。此次阅读分享会酣畅淋漓,意犹未尽,受益匪浅。在依依不舍中,我们结束了本次的分享会。


我们说哲学并不是追求固定的答案,而是对人们所面临的困境和危机找到一个理由。文学作品里也很少为我们提供解决的方案,但私人化的文学体验常常能安慰我们的孤寂动荡困惑的心。

那么《第二性》给了我们解决问题的答案了吗?

答案,需要你自己来寻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