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州牡丹】高价买苗,无人回收,农业种植骗局为何层出不穷?

 牡丹芍药新动态 2021-03-04

      近年来,不少农民选择返乡创业,希望借着农村快速发展的机遇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财富。殊不知,一些骗子却早已将目光盯向他们,只要稍有贪心或大意便会咬饵上钩。

      相信不少农民经历过或听说过“高价回收”种植骗局,即高价购买种苗并与供苗商签订回收合同,然而销售时供苗商却人去楼空或以种种理由拒绝收购。投入大量的资金、精力,种植出来的产品到最后只能低价卖掉或烂到手里,上当的农民对此是又气又恨,气的是自己的贪心和无知,恨的则是供苗的骗子。

一、咱们先说一下几种常见的种植骗局?

      一些种植项目本身并没有问题,不过却容易被供苗的骗子利用,虚构种植前景、种植技术、种植产量及种植效益等,让农民误以为是一个前景好、易种植、产量高、效益佳的种植项目,然后再以高出市场价格数倍、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价格将种苗销售给农民。

1、绿化树种植  主要以白蜡树、法桐树及国槐树等为主,高价将树苗卖给农民,并许诺3~5年后以30倍、50倍甚至100倍的价格回收,然而3~5年之后能不能找到卖树苗的骗子都不好说。

2、玛卡种植   这几年玛卡被炒的非常火,从默默无闻的“小萝卜”一下子成为“天价”保健品,至于是否具有神效只有吃过的人才知道。玛卡种子2015年最贵时一度达到8~10万元一公斤,不过许多农民种下去之后并没有出苗,即便长成了供种的骗子同样会以各种理由拒收或压价收购,可自行销售却连宣传价格的1/10都卖不了。

3、 冬虫夏草  技术还不成熟,目前成功的只是北虫草(一种类似冬虫夏草的东西)。就连现在最权威的科学家还在实验阶段,别说大面积推广了。而骗子却声称南北适宜,人人可做,不管什么土质,似乎只要你种了,就能致富,简直一派胡言

       4. 灵芝栽培   技术是真的。但是,骗子把收购价格提高了成千上万倍,说什么种植2平方米,年收十几万。还搞个什么回收合同,其实都是幌子。

       5. 月月结果的草莓   不用管理,只要种到土里,你就等着每月采摘果子。这种草莓品种是有,但是完全达不到所说的,纯属炒种行为.

       6. 芦荟种植  确实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但是真正能够回收的单位少得可怜,目前大量使用芦荟的单位大都有自己的种植基地。骗子就是为了销售他们的种苗

       7. 仙人掌种植  称与种植户签订包销合同,往往采用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吸引了广大种植户的参与。其实仙人掌种植还没有达到商业应用的阶段。

8、油用牡丹种植  油用牡丹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能种植,然而供苗商却会隐瞒这一点,甚至说油用牡丹各地均可种植,加上牡丹苗本身便可能有问题,许多种植户将牡丹苗种下后第一年就会死去一大半,到开花结籽时则所剩无几。更重要的是当前牡丹油的需求量并非太大,不少种植户低价都不能将牡丹籽卖掉,一些活泛的种植户已经将牡丹种植基地改成赏花园、农家乐等发展旅游项目。

此外铁皮石斛、文三七等同样属于“高危”种植项目,总的来看种植骗局主要集中在药材种植、保健植物种植,农民创业之前一定要擦亮眼睛才可以。

案例 — 贵州某种植基地

小强(化名)自十七八岁辍学后便跟着父亲一起到城里刮大白,几年下来爷俩加班加点省吃俭用攒下几十万的家产,在村中已算得上富户。然而小强却一心想着创业,平时喜欢看某致富栏目,里面所讲述的创业故事给了他莫大的勇气和信心,最终在25岁那年放弃刮大白的工作开始创业。

对于赚钱少的创业项目小强看不上,然而又不知道做什么项目能赚大钱,一时间陷入了迷茫的境地。经过上网查询,小强选择了油用牡丹种植,并以800元/亩/年的价格承包下50亩土地,亲朋友好友都劝小强谨慎一下,可惜小强那段时间仿佛魔怔一般听不进去任何人的劝。当时据小强说,油用牡丹一亩可以产牡丹籽500斤,按照10元/斤的回收价格计算就是5000元的产值,这要比种植小麦、玉米及大豆等普通农作物高数倍。若能加工成牡丹籽油便可以卖到1000元/斤,按照20%的出油率计算一亩可以产牡丹籽油100斤,这便是10万元的产值。

根据某油用牡丹种植合作社的指导,小强以0.8元/棵的价格购进牡丹苗15万棵,并以500元/天的薪资聘请了一位牡丹种植专家帮助栽种。小强根据指导浇水、施肥,然而两个月后却仅有70%的牡丹苗成活。接下来一些弱苗又相继枯萎,到了第二年春天发芽的牡丹苗不足50%。一直熬到第三年牡丹才结了籽,50亩地共收了差不多一万斤牡丹籽,可当初供苗的某油用牡丹种植合作社却以出油率不合格为由拒收,最后小强只能另寻买家以3元/斤的低价卖掉。

可三年多已经投入五十多万元,就此放弃显然这些钱便打了水漂,小强再次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上榨油设备对牡丹籽进行深加工,为此小强又投资二三十万开办牡丹籽榨油厂。结果不言而喻,小强并没有像某致富栏目中的主人公那样获得逆袭,牡丹籽油加工出来仍旧没能卖一个理想的价格。

耗费五年青春,败光百万家产,如今已到而立之年的小强决定卖掉榨油设备重新跟着父亲去城里刮大白。

那么农村种植骗局为何层出不穷?

1、农民急于求富。农村创业机遇较少,当农民看到此类广告宣传时,则会误以为找到了一个快速致富的门路,即便有所怀疑同样会抱着一试的心态去与骗子沟通。

2、致富栏目鼓吹。不少致富栏目、网站及报刊均在大力宣传特种养殖、种植致富的内容,主要介绍前景和效益,而关于风险的问题却闭口不提或一笔带过,经过鼓吹农民容易跟风这些“成功”的创业者。

由于自己没有技术,就雇了一批村里的农民帮忙种地,结果种植出来的东西,质量参差不齐。

  实践出真知,只有自己掌握了种植的核心技术,才有可能成功,花拳绣腿不顶用。

  种植什么农作物?

  目前该作物的市场反馈如何?

  目标人群是谁?

  如何包装和营销?

  如何进行推广?

  如何把自己种的农产品卖出去?

  在创业的过程当中,最忌讳的就是盲目,在没有一个完善的创业计划的前提下,就开始着手创业。

  这些问题,是最根本的,在项目启动之初就要有一个长期规划。

  要不然,关门是迟早的事。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这位90后农场主在创业之前,就应该先组织好自己的创业队伍,不管是同学、朋友还是亲人,如果大家有同样的目标,就可以一起干。

  搞规模化农业一定要有一定的农业专家人脉,这样一些新技术、新品种才能较早的获得,病虫害才能合理的治理。

  创业是条向死而生的道路,尤其是在农业这块,虽然很有发展前景,但也是一块非常难啃骨头。

往 期 精 选

【市场告急】2018 油用牡丹产业需抱团发展、刻不容缓

【贵州】2018牡丹产业如何实现本土化品牌的持续发展

【必看】贵州油用牡丹产业化发展之路还有多远?

【深度分析】贵州省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技术】油用牡丹示范项目基地建设指南

【策划】牡丹园:旅游+扶贫 ,唱响旅游扶贫新旋律

【牡丹产业】如何选择适合本土发展的长期合作伙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