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千家诗音画(12)
2021-03-04 | 阅:  转:  |  分享 
  
千家诗音画(12)陈李杨小序:本集注音、配画,并附上“文话”,为的是让幼儿能方便准确地阅读,尽可能让他们能把古诗改写成散文,或者说是看图作文
。按照记叙文四要素,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包括起因、经过、结果)这些题材展现出来,让他们自己去连缀成一篇完美得散文。为了能更好
地启蒙,还忱请大家不吝赐教!huà画tánɡwánɡ?wéi(唐)王维yuǎnkànshānyǒusè,jìntī
ngshuǐwúshēng。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chūnqùhuāháizài,rénláiniǎobù
jīng。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文话】这是一首题画诗,也可视作“诗谜”。景物:山、水、花、鸟。开头写的是直观的客观物象。此
乃"静境",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得其有无限的风光。此色含义无穷,可是清秀俊朗红湿绿垂的美色,也可以是寒色苍苍的绝美佳色,更可
以是奇傀峭拔的异色,唯有静心者能品之。第二句有"动境",因为源头活水来。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在动静
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而且诗之所咏既然是画,则所画之物自然是无声的,与"近听"、"远听"有应无关,然而按逻辑说来,
"反"包含有"正",否定命题总先假设着肯定命题。"水无声"写的既是作为画这个客观事实,但同时又表示着画上的水本来应该有声而此刻也仿
佛有声似的,因此才使得观者欲"近听"之,这即是高超的绘画艺术所起的移情作用之故。四句的"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说的是花儿尽管在
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地开放,但燃烧般的开到最美的极致后还是要飘然而去,而只有在画中,花儿美而不谢同样,画中的鸟,永远是那么可爱动人
。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而且同第二句中的"水无声"一样,"人来鸟不惊"也是表示着鸟仿佛应该"惊"的,
所以这说明画家笔下之鸟的逼真了。这里诗人以"近听水无声"来表现水的潺潺可听,以"人来鸟不惊"来表现鸟的可惊的活力,手法是很高明的。
作文时,注意方位转化:"远看"、"近听"、"春去"、"人来"。
献花(0)
+1
(本文系ZBY子不语00...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