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我养死的绿植

 雁冰与书 2021-03-04
 
17年在深圳上班时,我曾买过一次多肉,那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买多肉、走向社会后第一次养绿植。
 
很便宜,在某宝上,20来块钱可以买到10盆多肉,还是带盆的那种。但当我收到货后,我才明白,那所谓的盆还没一次性杯子大。那也让我明白了“一分钱,一分货”。
 
尽管没买到自己期待的多肉,但我还是希望将它们好好养着,放在那小得可怜的阳台上,早上起床和晚上下班回来就看看它们,偶尔给它们浇浇水,也算是有个伴了。
 
时值冬季,对多肉的考验就更大了。尽管是在南方,但那年的冬季还是很冷的。我个人对寒冷是非常敏感的,上班路上(哪怕在家里),围脖、手套、耳朵帽,一个不能少,我的耳朵和手是极其敏感的,稍微冷一些就会产生反应——起小疙瘩。因为这个原因,我每年冬天回老家,除了睡觉外,我随时都会戴着耳朵帽。以至于我的家人亲戚看到我就说:“整天戴着耳朵帽,夹得耳朵不疼吗?”我笑笑,不语。
 
疼,自然是疼的,有时戴久了,脑袋还疼呢。所以今年我就更新了装备,换了个帽子。
 
但多肉可没有帽子、围脖、手套这些东西,它们唯一能指望的,就是我少开点窗、别在非常寒冷的早晨突然抽风给它们浇水就好。
 
但最后它们还是死掉了。我养着养着,就发现它们开始慢慢发黄,我还自我安慰道:“这不过是它们在适应一个新的环境罢了!”但事实证明,我的想法太可笑了,真正的原因就是我根本不懂得如何养殖罢了。
 
直到后来,我搬了家,也没计划将它们带上,这些多肉就这样被我遗弃了。在我遗弃当天,我还看了下,虽然它们还在挣扎着努力生存,还没死得透彻,但也早已没了活下去的光泽。就这样,我的第一次多肉养殖,以扔掉告终。我很抱歉~
 
有了这次的经验,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我都没再养过多肉。
 
 
年前的时候,我做起绿植行业的好兄弟大力送了我一株兰花,我还特地买了两个大盆、两代营养土栽了起来,放在了我的书架旁。
 
我大概学习了一下兰花的养殖方法,就按照教程上说的做了起来。需要肥料,我就施点肥;不需要太多阳光照射,我就放在阳台门的里面,让窗帘稍微遮挡一下;不需要浇太多水,我就隔个七八天浇一次水……结果,临近过年了,我要提前回家,我估摸着要在家待上起码一个半月,而这个兰花以及另外三盆小小的桌面绿植就没人照料了。
 
我心中唯一的念头就是:它们一定会死掉的。我还设想了一下它们的样子:当我在年后从家中回到这里,它们的叶子已经完全泛黄,一些甚至已干枯,泛黄和干枯的叶子也会掉落在地上、窗台上、书架上,我不得不将它们收拾干净,扔到垃圾桶,结束它们这短暂的一生。
 
我以为,历史的剧本又会再一次重演。但万万没想到,它们竟奇迹般的集体活了下来——除了兰花出现了两支干叶,另外三盆小小的绿植甚至还得更茂盛了一些。嘿,这不禁让我想到那句诗: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真是有点那意思了。
 
但我还是担心,自从我回来之后,兰花的状态一天不如一天,尽管我为她浇了水施了肥,现在又有一支叶子慢慢泛黄、变干。我只希望这是她还没能缓过神来,等到复苏那天,她能给我以及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一个惊喜,我会还之以微笑。
 
 
忽然想起年少时,我曾亲手养活了一棵苹果树苗,那是我从其他地方移植到我家院子里,起初还会时常给它浇水,后来因为学习和自己贪玩,就没再过问。但在一年后,却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它不仅活了下来,长得比我还高了,尽管被牵牛花的藤曼压迫,它却一直没能停止生长。直到后来,我家要盖房子,院子里也需要大的整理,那棵苹果树也结束了它的一生。

end


文 | 徐雁冰

图 | 来自pixabay(基于CC0协议)

注:转发朋友圈或群聊,无需任何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