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留学生带着整箱礼物,跨越万公里回家过年,最贵的礼物是妈妈的包

 乙图yiphotos 2021-03-04

26岁的王宇,来自大别山区安徽霍山县,高中毕业于著名的毛坦厂中学,本科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如今在德国留学已有四年,硕士就读于德国TU9理工联盟,自2018年1月起在柏林附近的一家研究所任科研助理。为了回家过年,这次他特意请了一个月假。1月31日凌晨4点(当地时间)从柏林出发,辗转三个国家四座城市,飞行一万公里,耗时32个小时,于2月1日晚到家。

王宇上次回国还是两年前,这两年的留学生活酸甜苦辣,有时候真的很想家,但总觉得要等取得点成绩再回去。图为王宇在实验室工作,导师已经赴国内大学任教,王宇独自一人在实验室坚守了半年。

在研究所工资虽然不高,但是足可以养活自己。读了这么多年书,总算有点用处了。人生第一次拿工资,除了自己花,他一直惦记着给家人买些礼物,略表心意。从挑选礼物到买完,王宇整整花了两个月时间,对男人来说,挑礼物是一件头疼的事。图为王宇在超市挑选酒,在德国,超过30欧元的酒都会锁在柜子里。

回家前两周,几乎每天都在做实验,周末也要加班。出发前一天才开始收拾行李。图为这是王宇给母亲买的包,也是本次带回来东西中最贵重的。

这是给父亲,叔叔带的酒和烟。伏特加是去年世界杯期间在莫斯科买的地道货。之前,王宇曾经问过父亲需要带什么礼物,他只问了句:有酒吗?

这款护手霜在国内很受欢迎,这次王宇总共买了40个,送给家里的亲戚朋友。

王宇今年26岁了,连对象都没有,父母特别牵挂,有时候家里人和他开玩笑说,今年过年带一个洋女朋友回来吧,手机那头,他脸通红。如今老家的晚辈很多,王宇买了30条饼干,15块巧克力,每个孩子只能分一两条。

朋友的儿子喜欢画画,也很有天赋,托王宇带一本画册,这本画册要50欧元,重2kg。另一个朋友托王宇带了一条项链,送给他妻子。此外表哥托王宇带了三支lamy钢笔,这年头,能安下心拿笔写字的人真不多了。


航班很早,凌晨1点,王宇终于把所有东西塞进行李箱, 23kg的额度不太够用,只能给自己带一件外套一双鞋了。收拾完赶紧睡觉,凌晨3点多就要起床赶路了。

凌晨4点,零下3度,王宇从宿舍区出发。每个留学生都有过一些不眠的夜晚,学业,理想,未来,现实,他们让平凡的留学生们每一天都不平凡。图为凌晨的柏林街头,只有王宇一人在等公交。

柏林的机场很小,值机柜台不够用,原本6点半起飞的航班延误了一个小时。柏林的新机场开工已有15年之久,至今未能启用,还是自己的国家好,能集中力量干大事。此次行程,王宇需要从巴黎转机,上午九点半,飞机抵达巴黎机场。机场内到处是中国新年的味道,每个商店都配有华人售货员,就连外国售货员也能说上几句中文。图为布满春节元素的免税店。


等候登机的国人排成了长队,犹如国内春运一般。春节,把全世界华人的心聚集到一起。登上飞机,离祖国只有12个小时的距离了。告别充满阴霾的冬天,回到深爱的南方,王宇有点激动。那里有太阳,有蓝天,还有一张张可爱的脸庞。图为一位年轻父亲抱着孩子睡觉,深切的眼神里充满了对孩子的爱。

2月1日早上7点,飞机安全降落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迫不及待踏上阔别已久的国土,跟祖国母亲道一声早安。托运的行李箱直接转到合肥,在免税店买的酒,香水没法过安检,只能寄回家,没曾想机场的快递都关门了,只好把酒,香水送到同学那里,让他过完年帮忙寄快递。回到机场,又饿又困,已有24小时没好好休息,在餐厅点份腊肉饭,边吃边打瞌睡,眼里布满了血丝。

下午四点半,飞机终于抵达最后一站,合肥。父亲和叔叔早已在出站口等候。图为合肥新桥机场。

两个小时后,看到这霓虹的建筑,我就知道自己快到家了。这是个充满活力、激情的大别山区小城,山清水秀。此刻,王宇五味杂陈,本想永远守着家乡,但在外漂泊,却不知明天的船舶停靠在何方。图为霍山县汽车站。

推开那扇陌生又熟悉的门,看到等候多时的家人,突然眼里涌满了泪水。满屋子等着王宇回来的亲朋打趣说:怎么就你一个人?女朋友呢?王宇和他的父母都笑了,此刻有没什么比儿子回家更开心了。

闻听叔叔回家,小侄女迫不及待地拉开行李箱拉链,透过缝隙看看有什么好吃的。

箱子打开,满箱子的礼物,小侄女第一个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份。

王宇在路上时,家里的母亲已经开始忙碌,烧了一桌菜。儿子已经有两年没有吃到自己妈妈的味道了。

晚上7点多,全家人围在一起吃饭,王宇非常开心,回家的感觉特别好。回家吧,在外漂泊的游子们,不管你成功或者失败,在家人眼里你永远是个宝。(江雨 部分图片由王宇提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