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进军印度市场 上汽MG有多少机会

 新用户6316uSS7 2021-03-04

随着中国汽车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号召,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了进军海外市场的步伐。由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而且门槛较高,印度这样的新兴市场自然就成了中国车企的最优之选。

近日,上汽集团正式宣布,将以独立在印度建设生产基地的方式,生产和销售MG品牌产品,全面进军印度市场。那么印度汽车市场究竟有多大潜力,上汽MG在印度的前景又将如何呢?

全面押宝印度市场

其实上汽集团很早就看中了印度汽车市场的潜力。早在2009年,上汽集团就曾通过和通用汽车合资的方式收购了原通用印度公司100%的股权,首度对印度市场迈开了步伐,但后来因为经营等问题,通用无奈退出了印度市场。

虽然上汽集团并没有对在印度建厂的细节作出详细说明。但是根据外媒的报道,上汽集团将会接手通用位于古吉拉特邦州的Halol工厂。据悉,Halol工厂的年产量为11万辆,主要生产科鲁兹、Tavera以及Enjoy(即五菱宏光)车型。

此次上汽集团再次押宝印度市场,决定将在印度市场统一使用MG品牌。根据上汽的规划,到2020年前,上汽乘用车在海外市场规划使用的一定是MG品牌。而且源自于英国的MG品牌,对印度这样一个英联邦国家来说,在情感上更加容易接受。

和中国政府一样,印度政府也非常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会享受很多税费上的优惠。上汽集团正是打算用新能源汽车和互联网汽车这两方面的强项来撬开印度市场。

根据印度政府制定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计划,到2030年,印度所有的汽车都将是电动车。上汽集团在新能源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印度政府又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汽携手MG品牌进军印度市场显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机遇与风险并存

众所周知,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而且目前受经济发展水平所限,人均汽车保有量非常低。随着未来印度经济水平的发展,印度的汽车市场增长潜力非常大,甚至可以重现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速。

数据显示,2016年印度市场的新车销量366.92万辆,与上年相比增长7.2%,其中乘用车销售量为296.66万辆。据研究机构HIS估计,2020年前印度有望取代日本、德国,挤身全球第3大汽车市场。

如此大的市场潜力,自然有很多车企看上了印度这块“肥肉”。但是不得不说的是,机会永远都是和风险并存的,毕竟在中国市场风光无限的通用都被迫放弃了印度市场。

这就要从印度汽车市场的特殊性说起了,我们印象中的汽车三巨头大众、丰田、通用其实在印度市场的表现都十分惨淡,反而是铃木、现代以及印度本土的塔塔、马恒达等品牌如鱼得水。

2016年铃木在印度市场的新车销量为139.4万辆,占据了超过40%的市场份额,甚至远超大众在中国的市场地位。排名第二位的是现代,其年销量为50万辆,与铃木差距相当大,排名第三的是印度自主品牌马恒达,为22.5万辆。

大众、丰田、通用这样的巨头之所以在印度市场表现不佳,主要和印度汽车市场的消费偏好有关。和中国消费者喜欢大车、豪车不同,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印度消费者更喜欢廉价又皮实耐用的小车。

以2016年为例,印度全年销量前十的车型全部都是微型车,铃木ALTO(奥拓)和铃木DZire霸占前两名,而在SUV火热的中国市场,像奥拓一类的微型车的生存空间已经被严重挤压,几乎没有任何市场了。

因此上汽MG要想在印度顺利发展,就必须要在车型布局上做出针对性的调整。不过目前上汽在印度市场的具体战略和车型规划还没有被披露,相信在海外市场积累了足够经验的上汽应该能够做出合理的战略安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